APP下载

试析两岸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语言差异

2016-11-26杨晓玲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用词英美海峡两岸

杨晓玲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试析两岸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语言差异

杨晓玲

我国两岸对英美文学的翻译有很大不同,研究二者的语言差异,可以为两岸翻译提供借鉴参考,吸收对方的翻译优点,实现优势互补。本文将以两部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原著及两岸译本为研究材料,具体分析两岸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语言差异,希望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文学翻译 两岸差异 英美文学

一、用词的差异

以《双城记》为例,可以看出海峡两岸进行文学翻译的用词差异。

大陆的译本用词华美,讲求声律和韵味,台湾的译本则用词简洁,追求直白和浅易。比如原文中的“The curtains were long and white,and some of the thunder-gusts that whirled into the corner”这一句,张玲和张扬的翻译是:“窗帘又长又白,阵阵狂风夹着雷雨呼啸而入,闯进这个街角。”而文怡虹的翻译是:“洁白的长窗帘被吹入街角的风掀到了天花板上。”

通过这二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海峡两岸在翻译作品时,用词有很大差异。大陆用词多采用结构式,如“又…又…”,使整个句子带有一种文人气息,使画面更加生动可感;而台湾在用词时多采用平白简单的词汇,传达原著小说的内容。翻译是创造性的工作,它需要调动读者的感性思维,为读者打造一个虚构的空间,大陆的翻译可以为读者创造符合情境的氛围,台湾的翻译却稍显单薄。

二、翻译策略的差异

以《理想丈夫》为例,可以看出海峡两岸在翻译作品时策略的差异。戏剧性有文学性和表演性,要求作家在翻译时一方面要还原原著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突出作品语言的可表演性。大陆翻译这部作品的学者是文心,而台湾翻译这部作品的是余光中。

大陆在翻译作品时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语言模糊;而台湾在翻译作品时采用了意译的方法,语言流畅。比如原文中的“love gives one an instinct to things.”文心的翻译是:“爱能使人对事情产生本能”。而余光中的翻译是“爱情给我们处事待人的本能。”再比如说原文的“We have all feet of clay,women as well as men.”文心的翻译是:“我们都有一双泥脚,男人女人都一样”;而余光中的翻译是:“我们都是血肉之躯,女人和男人一样。”

经过对比可以发现,大陆的翻译只是将原著内容进行直接翻译,没有进行语序的恰当调整和情感的融入,使语言比较晦涩难懂,但是台湾在翻译时把原著的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使原著更符合读者的审美需求,因此台湾的译本在这一方面更具优势。

三、修辞的差异

以《双城记》为例,可以看出海峡两岸进行翻译作品时对修辞处理的差异。

大陆在对作品中的修辞方法进行处理时,偏向于突出作品的审美价值,保留原来的修辞方式,而台湾在翻译作品时则只是进行了意义的简单贴合。比如“eyes of fire”这一结构,大陆将其翻译成“冒火的眼睛”;台湾则将其翻译成“满腔怒火”。再比如原著中的“in the snow and frost of winter”这一句,大陆将其翻译成“冒着冬天的霜雪”;而台湾则翻译成“在冬天的霜雪里”。

从上述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大陆在翻译作品中更加注重修辞方式,还原原著的修辞内容,凸显文学价值。台湾在翻译时只是传达了原著的意义,没有对修辞方式予以应用的重视,一定程度上折损了原著的美学价值。

四、语言风格的差异

以《理想丈夫》为例,可以看出海峡两岸在翻译作品时语言风格的差异。

台湾在进行翻译时,语言风格比较活泼,更具表演意味,而大陆在进行翻译时受到直译方法的影响,风格稍显晦涩。比如原著中的“that bores me dreadfully”一句,大陆将其翻译成“可我就受不了这个”;而台湾则将其译成“烦死人了”。再比如原著中的“Romance should never begin with sentiment.”这一句话,大陆将其翻译成:“浪漫故事永远不应该以感情开始”;而台湾则将其翻译成:“风流韵事绝对不能以柔情开始。”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台湾在进行翻译时语言风格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话语中流露出俏皮和活泼,但是大陆的翻译比较中规中矩,语言风格更为严肃,容易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1]。

五、文化意象的差异

以《理想丈夫》为例,可以看出海峡两岸在翻译作品时对文化意象处理的差异。

在对戏剧的剧本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两岸的翻译各有千秋,互相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原著中的“He reflects every credit on the institution”一句,大陆将其翻译成:“他对那个组织情有独钟”;而台湾则翻译成:“那会社的一切好处,在他身上都看得出来。”再比如,原著中的“Without the dreadful disadvantages of having a Penelope waiting at home for him”一句,大陆将其翻译成:“可惜没有意味珀涅罗珀为他守候家门,这对他是一大缺陷”;而台湾则翻译成:“却不像那位希腊人那么碍手碍脚,回家还有个贤妻在等着他。”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大陆的翻译直接突出了文化意象,而台湾的翻译则将文化意象的内涵延伸,二者各有千秋,可以互相借鉴。

六、结语

海峡两岸对英美文学的翻译各具特点,二者应该取长补短,吸收各自的优点,从而推进我国翻译文学的繁荣。

[1]付吟璐.专有名词汉译规范化问题的探讨[D].天津:天津大学,2012.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杨晓玲(1979-),女,云南昆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用词英美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大事记2020年4—5月
张英美:授人以渔共同致富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相似的内容,灵动的表达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追问文本,捕捉文字背后的声音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