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王刘德对沧州“文化之城”建设的意义和影响
2016-11-26李艳
李 艳
(作者单位:沧州师范文学院)
献王刘德对沧州“文化之城”建设的意义和影响
李 艳
西汉时期献王刘德对中国古代典籍及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献王在其封地河间国广泛搜集上古典籍,聚集名儒,设馆授学,使得丰富的文献资料在我们沧州大地上代代传承。献王刘德对当代沧州“文化之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献王刘德 沧州 文化之城 意义 影响
沧州,是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一座地级城市,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古老的京杭大运河蜿蜒而过,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沧州历史悠久,2017年是沧州建州1700周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圣人先贤留给我们的灿烂文明滋养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这里是《诗经》文化的源头,这里有纪晓岚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举世闻名的杂技文化、武术文化、运河文化等等。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位对中国历史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献王刘德,献王文化对当代沧州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献王其人
献王刘德,是西汉时期景帝刘启的第二个儿子,其母栗姬。栗姬本来是景帝早年比较受宠的妃子,她为景帝生下三个儿子:刘荣、刘德、刘阏。刘荣是皇长子,19岁被立为太子。后来由于栗姬在后宫中不辨形势,推拒了景帝长姐馆陶公主刘嫖借联姻以巩固势力的好意,得罪了馆陶公主;加之景帝病重时曾托栗姬照顾好自己其他的儿子,栗姬不知掩饰,明确表示不愿意照顾景帝其他子女,触怒了景帝。之后,栗姬逐渐失宠。公元前150年,太子刘荣被废,景帝改立王娡的儿子刘彻为太子。刘德在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以皇子身份受封为河间王(今河北省沧州市河间、献县一带)。后来因为母亲失宠,哥哥被废,异母弟弟汉武帝对其疑心重重,导致刘德一生远离政治权利中心,在自己的封地河间国安心搜集古书,研读古籍,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德因遭武帝猜疑而终日愁闷,竟郁悒成疾。公元前130年,病逝于封国。汉武帝念其献书有功,赐谥号为“献王”。
二、献王刘德与中国传统文化
刘德的一生,因为汉武帝的猜忌防范,始终没有卷入王权争夺的政治漩涡中,而是将其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对中国上古时期典籍的搜集与整理中。刘德为上古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中国文化史、中国文明的传承功不可没。如此重要的人物,必然会是我们沧州历史文化名片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在文化政策上推行“挟书律”和“焚书令”。“敢有挟书者族”,对民间收藏违禁书籍的人一律处以灭族的酷刑。“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1]通过这样的举措,禁毁了民间收藏的大量先秦典籍,百姓手中只能留存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秦朝末年项羽攻入咸阳后一把大火烧毁了咸阳宫,将官方唯一留存的上古典籍付之一炬。这就造成了汉朝立国后天下无书的局面,很多典章制度无从可考。于是从汉朝的第二位国君——汉惠帝开始,废除了“挟书律”,鼓励天下百姓向朝廷献书并重赏。从此之后,开启了民间抄书、藏书、献书的热潮,百姓开始重新认知学习上古典籍文化。
在这样的学术风气下,刘德被分封到河间国之后,终其一生,都在做着搜集、整理、传承上古文化典籍的工作。刘德研习古籍,喜好古事,以收藏典籍为嗜好,用重金广泛征求好书。从民间得到好书之后,会认真工整地抄录副本给书主,留下正本。刘德藏书的名声远近闻名,很多人都不远千里来献书。因此,刘德的藏书堪比汉朝中央政府的官方所藏。刘德所得的典籍都是秦以前的古文旧书,如《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等书。刘德对所搜集之书亲自组织参与整理,并且专门修建了日华宫,聚集上百名儒学之士,日夜校理编辑,诵读研习。设立《毛诗》、《左氏春秋》博士,招毛苌、贯公等人为河间国博士,让他们加工整理、并系统传授《毛诗》、《左传》。并专为毛苌设立了君子馆,习诵《诗经》,《诗经》文化便在我们古老的沧州大地上代代传习下来。
三、献王刘德对沧州“文化之城”建设的意义和影响
沧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在环渤海经济体、京津冀一体化的带动下正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正朝气蓬勃地发展着。在市政府打造的“五城建设”中,“文化之城”建设是这座古老小城的灵魂精髓,是“五城建设”的文化根基。在我们沧州打造的“文化之城”这张名片中,献王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张标识。
献王刘德对沧州历史文化的传承作了根基性的奠定。河间国当年的儒学研究中心,让儒家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发扬光大。大小毛公对《诗经》的传播,使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诗的底蕴。今日的河间还有个“诗经村”,相传就是当年毛苌开馆传习《毛诗》的地方。后人为纪念他,就在村旁修建了毛公书院和毛公祠堂。在沧州河间市三十里铺村以北,还有毛苌墓冢。毛苌能够传播《诗经》跟献王刘德是密不可分的。中国诗经学会会长王长华教授曾说:“如果没有河间献王,就不会有河间儒学;没有河间儒学,就不会有《毛诗》和《毛诗》学,那么中国两千年的学术史和经学史就真的要重新刻画了。”[2]
献王刘德“实事求是”的精神传承影响深远。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这个词最早就是来自于献王刘德。《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3]刘德在搜集典籍、研习古书的过程中从不臆测附会,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从学术上说,汉代朝廷官方设立的“五经博士”讲授《易》、《书》、《诗》、《礼》、《春秋》,这些书都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经”。今文经按照当时为政治服务的需要,穿凿附会的东西较多。相对而言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古文经书更可靠一些。刘德广纳贤士,网罗古书,对古文经书颇有研究。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传承,塑造了我们敦厚朴实的民风,自古燕赵之地民风质朴豪放,多慷慨悲歌之士。
献王名片对提升沧州的综合实力意义重大。在今年年初刚刚结束的中央电视台文化娱乐节目《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的四强冠军争夺战中,中央民族大学知名学者蒙曼老师在谈到成语“卓尔不群”的时候,指出“说这个成语必须强调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们的河间献王刘德,蒙曼老师解读了刘德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贡献。这是在央视这样高级别的平台上,国内知名学者对我们沧州历史文化名人的一次无意识的绝佳宣传。献王刘德、献王文化对沧州“文化之城”的建设意义重大,对提升沧州的知名度、打造我们独有的文化品位、提升我们的软实力居功至伟。宣传献王刘德、献王文化、进而提升我们沧州的城市综合影响力,是我们本土人士不可推卸的责任。
根据《嘉靖河间府志》记载,献县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当年河间献王封国,献陵在此。献县之名是到了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才开始使用的,当时隶属河间府。该名一直沿用至今。今日的献县,修建了献王文化园,以更好地纪念和弘扬献王文化。2015年4月18日,首届献王文化节在献县纪念园开启,吸引了全国多家媒体的关注。献王集团邀请著名填词人方文山为本届文化节创作颇具民族风的歌词《献王谣》,并在现场宣读。这项活动无疑是在全国媒体面前提升了献王刘德的知名度,提升了沧州的知名度,为沧州“文化之城”的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进而为沧州城市建设、综合实力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迄今为止,在学术界,对献王刘德的关注还不够,研究成果寥寥。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搜集整理和献王刘德相关的文献资料,大力弘扬献王文化,为沧州本土“文化之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王长华,易卫华.汉代河间儒学与《毛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53~58.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作者单位:沧州师范文学院)
本文系2016年度沧州市社科联课题“献王刘德对沧州‘文化之城’建设的意义和影响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102。
李艳(1979-),女,河北沧州人,沧州师范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汉语、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