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2016-11-26李离长
李离长
(作者单位:长治文化艺术学校)
基本功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李离长
基本功在戏曲表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的规范动作,需要表演者具有精湛的技艺。同时,戏曲基本功也是一种传承的戏曲艺术,对戏曲的发扬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本功 戏曲表演 作用
一、基本功是戏曲艺术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
就戏曲演员的基本功而言,歌舞表演就是其“歌舞”基本功,一名戏曲演员的塑造过程,就是一个人从普通的学习开始,由不会演戏到具备能够演戏的能力,再到掌握娴熟演戏的技巧,最后能够融会贯通,进行二次创作的成长过程,也是其基本功的训练过程。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无法精准的塑造人物形象,在舞台的表演也就不会达到生动、准确、动人的效果。
二、基本功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涉及各方各面的因素,从灯光音响、色彩布置到特设机关等,都需要精准的操作,同时演员的声腔、形体艺术的结合,也是戏曲表演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在塑造特定人物时的特定表演动作,都需要基本功做支撑,因此,在戏曲表演中,基本功是其自身艺术特征的需要[1]。
歌舞基本功主要包括声腔艺术和形体表演,但在近千年历史的发展变化中,一些戏曲先驱们对戏曲的基本功进行了革新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戏曲基本功,即四功五法,四功指唱、念、做、打,五法指手、眼、身、法、步。四功是戏曲表演的主要手段,唱功,主要指演员根据故事剧情的转换以及故事人物情感变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唱功在戏曲艺术表现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念白,念白主要以朗诵为主,节奏感和音乐性比较强,训练时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的变化。做功主要指演员根据人物塑造的需要表达人物内心活动时的表演,包括水袖、翎子、甩发等。而打功是武术基本功,主要训练演员的腰、腿、把子等基本功,有些戏曲剧目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就需要借助武打动作来完成,让戏曲艺术的表演更加丰满。在戏曲表演中,只有将四功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更加丰富的戏曲表演[2]。
“唱功讲究同时并用口、手、眼、身、法、步,唱戏的时候,需要结合唱词,用眼神传达戏曲情感,表达戏剧人物的喜怒哀乐,另外,身、手、法、步也需要配合唱词,协调肢体动作。
通过对这些基本功进行有效的学习与继承,并将其进行巧妙的设计与运用,不仅能够发挥出不同功夫的不同效果功能,更能够表现出戏曲艺术中独特的艺术特性,将相关的戏曲情节真实的再现,对人物的形象进行更好地塑造,由此来增加戏曲艺术的魅力与感染力。我国戏曲艺术的很多前辈们为了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戏曲艺术及魅力,都是从小就对相关的基本功进行反复、刻苦的练习。例如:我国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将相关基本功的练习总结为“苦、勤、学、思”这四个字[3]。其中的“苦”就是指拼搏的精神;“勤”则是事业第一,不二法门;“学”有着孜孜以求。继承传统的意蕴;而“思”就是融会贯通,探索创新。正是这种精神对盖叫天的支持,才能够帮助他获取其中的真谛。
三、掌握戏曲基本功是戏曲观众的需要,有利于戏曲观众更好地了解戏曲艺术
戏曲这种艺术形式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就必须根据时代的具体需求来审视自身,并去了解广大戏曲观众们的审美需求,从而在继承这一基础行,不断地去进行改变,并融入现代化科技的表现手法,来培养出能够满足戏曲观众们实际需求的新型戏曲人才,并使得戏曲事业在此繁荣昌盛。因此戏曲的形式在进行改变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增加精品意识,并去实施精品战略[4]。在进行剧目的建设上面应当主动地去新编一些历史剧,并要求戏曲的创造人员能够在继承了其良好的表扬技巧以及人物塑造基础上,创造出一个满足广大戏曲观众审美需求的优秀剧目,只有这样,戏曲才能够在不断激烈的艺术形式竞争中去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繁荣。
其次,戏曲行业应当将重点放置在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上面,并需要培养出来的戏曲艺术工作者们能够与时俱进,并在延续了戏曲自身艺术特性的前提下来进行不断的形式创新,从而满足广大戏曲观众的艺术需求。因此从事戏曲行业的艺术工作人员,应当在学习文化以及文艺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加强自身基本功的练习,并借此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并为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们也相信,戏曲这一中华民族艺术长河中的瑰宝,在经过精雕细刻与创新之后,也能够在现在这个时代彰显出自身的艺术魅力。
四、结语
在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发展积淀过程中,戏曲艺术越来越成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优秀的戏曲艺术不仅需要良好的曲目作品,还要有优秀的戏曲演员运用精湛的戏曲技艺来展现,基本功是戏曲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论是唱、念、做、打,还是手、眼、身、法、步,都是一个戏曲演员具备技能,也是戏曲艺术自身所不可缺少的。因此,戏曲演员要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传承戏曲事业。
[1]郭瑞青.传统戏曲与武术关系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戏剧文学,2014(05):78~82.
[2]姚晓婷.论戏曲演唱行为习惯对民族声乐演唱的影响[J].音乐天地,2014(09):49~51.
[3]吕珍珍.戏曲艺术传承为何必须口传心授[J].戏曲艺术,2014(03):55~59,63.
[4].海上艺坛·纵论中青年戏剧家淮梦绕梁——梁伟平表演、唱腔艺术研讨会[J].上海戏剧,2014(S1):48~68.
(作者单位:长治文化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