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评论的创新之策

2016-11-26周明华

中国记者 2016年7期
关键词:评论员日报党报

□ 文/周明华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评论的创新之策

□ 文/周明华

党报是一张新闻纸,创新尤为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十多年党报评论写作和责任编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及亲身试水并坚持新媒体评论创作的心得体会,力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新时期党报评论写作和编辑工作的创新路径。

党报 评论 新媒体 升级表达

一、在“新”字上做文章

新媒体,之所以能攻城掠地,主要还是其传播新、传播快,而且互动性强,参与度高。在新时期,党报要继续引导主流舆论,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新”字不松手。“新”就是要有新创意和新思想。

旗杆有多高,就能把旗帜拉升到多高。《四川日报》评论理论部始终如一地重视打造这根旗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紧跟中央和四川省委的精神和政策,积极快速发声、有效发声、响亮发声,扛起了党报评论的旗帜。准确把握省内外的经济政治形势发展动向,言人所欲言,言人所未言,言人未尽言;聚集社会热点,发出自己声音;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

只有策划先行,才能出新出彩。2013年3月27日,《四川日报》在第6版理论创新版推出“新时期,怎么看党员干部形象”的深度评论专题。《从怕亮身份看干部形象》《从不雅视频看干部道德形象》《从吃喝往来看干部社交形象》等文章,以富有理性和思辨色彩的新颖笔触,引导读者正确看待干部的网络形象、为民形象、廉政形象等。这组评论刊发后,引发读者关注。

其中关于“网络形象”一稿,在策划创作之前一个月时间,部门多次召集媒体评论员、四川大学和四川省社科院相关专家召开专题写作研讨会,定下基调,强调文章写作与表达的影响力和张力,最后留足时间分头撰写。文章刊发后,受到主管部门领导表扬。

二、在“透”字上下功夫

新媒体改写了当前和今后颇长一段时间的传媒格局,尤其是近年来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的方兴未艾,这种格局的变新与排序仍在深度重构之中。面对微言形成的大义、构成的“长尾”,如果漠视不理或绕行躲避,不及时介入,主流舆论就有看不到的舆论盲区。除了党报的新媒体矩阵的战略规划和抢位之外,作为省委机关报的评论文章,如果不在“透”字上下功夫,那么,就会在浩如烟海的碎片化阅读中迷失方向。党报评论必须在认识上高人一筹,分析上深人一层,见解上越人一步,表达上新人一截,才能做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评论文章。

通过精心组织专门的写作小组,《四川日报》评论理论部主导和参与策划并撰写了《人民至上: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2014年1月25日)、《一定要把四川建设好》(2014年8月22日)、《作风建设:跨越时空的永恒接力》(2014年10月11日)等署名“蜀平”的长篇政论文章。

这些政论文章,或总结经验,或探析路径,或弘扬精神,或提振信心,代表报社发出最响亮、最厚重、最权威的声音。既扬《四川日报》评论高端、宏大叙事之优长,又富关照现实之民生情怀。让省委机关报评论从整体上看,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又贴近群众心声。这些大评论一经见报,通过四川日报官方微博长微博转载,使主阵地延伸到新媒体阵地,被大量网友转载、评论和点赞,扩大了主流舆论的宣传效果,受到大家的好评,被全国多家媒体转载。

有人说,党报党刊的一版或扉页“本报评论员”文章,除了无比正确就是面无表情。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变读者心中的这一意识,近年来,《四川日报》在第一版的本报评论员文章的策划与撰写过程中,大胆探索、革故鼎新,在深、精、透上做文章,在号准群众脉搏上做文章,让引导主流舆论的战斗打得更漂亮、更见实效。

新媒体时代,一篇评论文章要获得较高关注度,必须加强文章的多渠道推广互动。评论作为党报的旗帜和舆论引导的排头兵,更应具有高度敏感和自信力,积极主动去抢占“融合化生存”的先机。看到新媒体阅读率不断上升之时,也应该看到自媒体明显存在“深”不下去的短板。而拥有长期主流舆论工作思想和经验积累的党报评论员,由于占有权威的资源信息,拥有调研采访的优势,比一般非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评论更有附加值。一些自媒体或许可以从表达技巧上穷尽一切办法,从标题制作、图文编辑上取悦读者一时,但如果获取价值信息的地位不变,撰写的原创评论文章便不可能超越党报评论员的深度文章。作为党报评论员,不宜妄自菲薄,不妨紧紧抓住“深”这个优势,再补齐表达上的短板,是能够在深度评论上独占鳌头的。

换一个角度看,还可以将新媒体作为党报评论文章扩大影响力的“传感器”。2015年,《四川日报》评论理论部为川报观察客户端独家供稿20余篇。这些文章,实际上是一个核心观点,在报纸上和客户端上采取两种途径的表达方式。笔者还在四川在线开设“明话”专栏,2015年发表独家首发评论近100篇。由于是网络评论,语言更加灵动、轻快,一针见血,麻辣味重。有网友评价,这个专栏是有话直说,明舌如刀,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其中《“地铁哺乳”引发的丰富想象力》一文获《四川日报》好评论奖,并被全国数十家报纸网站转发。

三、在“活”字上动脑筋

网络时代,各级党政部门的干部职工接受信息的方式日显多元。党报如果继续以固化的语言发声,终究会将包括党政干部在内的读者一块儿丢失。要留住这些读者,会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和成本。

2013年1月8日,《四川日报》在一版开设“巴蜀小议”专栏,定位于“小、新、情、真”,带点麻辣味,评说巴蜀事,讲些身边事,道说论短长。篇幅短小、观点鲜明,贴近四川,观照民生,以小见大。《过节考量“守节”》(2013年9月18日)、《放下官架子才能抓住金点子》(2013年11月2日)、《让群众“暖和一辈子”》(2013年11月23日)等一系列小言论,不断地扩大了栏目的影响力。

当月第二版推出“天府时评”专栏,刊登川内题材的评论文章,每篇文章大约800字左右。另外在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四推出的“天府新论”评论专版上,大量刊发精短有力的短评论。《与群众打交道要过“语言关”》(2014年5月29日)、《挂断的不仅是电话,还有常态监管》(2015年1月5日)。这些评论文章都不长,最长的也就一千多字, 文章轻松活泼,富于创新,旁征博引,入情入理。因为在“活”字上做足了文章,自然能喊响新观点。

(作者是《四川日报》评论理论部主编,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 @qq.com

猜你喜欢

评论员日报党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2020,化工跃上风口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灵感日报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