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微课(ML)对翻译教学模式的影响及效果评测分析
2016-11-26李璐
李 璐
建构主义视角下微课(ML)对翻译教学模式的影响及效果评测分析
李 璐
【摘 要】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复合型的英语人才,而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课上讲授为主,直接束缚了学生在英语翻译学习中的主动性,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因此,英语翻译教学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许多教师利用了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解决了英语翻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他们通过科学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微课就是其中之一,很多教师开始微课引入到教学领域,从而有效的将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合理改革。
【关键词】建构主义 微课 翻译教学 影响及效果评测
一、建构主义与微课之间的关系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主要是强调学习者自身的自主建构、探究、发现,并将情境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问题解决研究性学习进行合理的结合,从而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运用了建构主义,通过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对具有清晰结构的内容进行学习。在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中微课主要是对一个知识点内容进行课件设计,因此针对性较强。
因此,建构主义指导下,将传统英语翻译教学课堂转变成建构学生知识体系的三维教学。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翻译课程是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翻译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翻译教学改革中的启示
(一)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调整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
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学生英语翻译的自主练习,教师从旁起到讲解辅导的作用,对于取得进步的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以肯定,从而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二)英语翻译教学的评价体系的改革
我国的大学生和教师受到了国家应试教学的影响比较深,对学生主要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为主,考试则成为了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改变以往的评价标准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因此,我们在英语翻译教学中需要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从而改进英语翻译教学的模式,这样做能够降低应试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实现自主的学习。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微课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影响
(一)把握主次,提高教学效率
将微课程运用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对传统英语翻译教学起到了补充作用。微课虽然具有传统教学方面难以超越的优点,但同样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及时的改进。英语翻译教学接触到的语法和知识点比较复杂,很难只通过微课程进行教学,这样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微课程还不能完全满足英语翻译教学的要求,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二)发挥教师指导和监督作用
制作微课过程中需要的知识材料必须符合教学要求,并且还要结合课本中的知识结构,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必须将学生放在教学中的主要位置,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设计适合的教学微课程,将微课程的教学效率最大化。在播放微课程之前要采取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时候注意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学生在观看微课的时候出现对知识产生疑问的情况我们可以占时的停止播放,通过提问的方式将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然后再继续播放。
四、建构主义视角下微课在英语翻译教学中产生的效果
(一)微课对学生的产生的效果
微课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将音频和视频结合,微课的训练形式也很多,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教学、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的方式展开教学,还可以根据要求设置相应的教学情景辅助教学,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英语翻译的课堂。
微课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将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难点进行详细的深化,让学生更加便于理解,因为微课在教学时的多样化,我们应大量的运用其这一优势,对难以理解的语法结构通过多样性方式展示出来。
(二)微课对教师产生的效果
微课授课模式的引入,将转变以往英语翻译教学的传统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对于教龄较长的教师,为了设计出更好的微课,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学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教学,让微课成为英语翻译教学课堂的创造者和设计者。由于微课主题鲜明,能够将逻辑较强的知识变得简明扼要,在无形之中提高了教师的讲解能力。
五、结语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微课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现今社会的授课中被大量运用。所以在现今社会教学中,应对微课加大重视程度,同时为了使微课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更大功效,促进教学发展,应对微课的应用与设计进行加强。目前分析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借鉴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微课翻译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达到了教学改革的要求,增强了教学效果,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穆雷,郑敏慧.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设计探索[J].中国翻译,2006(5).
[2]吴楠.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教学改革的启发[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4).
作者单位:(大连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