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科研项目档案特点与分类管理初探
2016-11-26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魏万霞
文/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魏万霞
水利科研项目档案特点与分类管理初探
文/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魏万霞
【摘要】梳理水利科研计划体系构成,分析水利科研计划项目档案特点,提出水利科研计划项目档案分类方法与管理对策,对完善项目档案体系,加强科技档案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利科研;体系构成;档案特点;档案分类与体系;管理对策
项目作为科学研究的载体,在科学研究活动过程发展、变化与完善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水利科研计划项目数量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的现实,在档案管理中,熟悉项目体系框架与构成,掌握项目性质与特点,准确进行项目档案分类与管理,是做好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水利科研计划体系构成
我国科研计划项目类型多样,构成复杂。纵向来看,现有的科研计划项目主要有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横向来看,国家层面主要包括“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和包括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在内的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以及国家重大专项、其他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等,部级层面主要有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计划、“948”技术引进与推广计划、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省级层面主要有省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与创新能力建设计划、基础研究计划、创新引导计划等。
二、水利科研项目档案特点
水利科研计划项目除具有其他科研项目具备的共性特点外,同时还具有非常突出的成套性、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一)成套性。首先,在现行的水利科研项目计划体系中,往往在一个项目下包含有多个科研课题,这些课题分别形成了自成体系、相对完整的科技档案;其次,有的课题还需要分设子课题分别开展研究工作,也有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技术文件;再者,针对某一区域或流域开展研究时,需要借助底图开展工作并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成果。所有这一切,均成为形成水利科研项目档案成套性特点的主要因素。
(二)系统性。系统性是指水利科研项目档案材料内在构成、自身结构的完备性以及对项目涉及的相应区域、流域、范围或专业领域的涵盖程度。无须质疑,任何一个水利科研项目从项目建议、立题论证到立项审查,都十分注重研究任务构成的内在相关、相互印证和互为支撑,注重对研究范围、类似科技问题的尽可能涵盖和包容,这为水利科研项目档案的系统性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专业性。水利科研是针对水利建设事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水资源、水环境、水工程与水管理问题而开展的专门性研究。在此过程中,需要依托水利专业知识,开展一系列试验观测、系统分析、模拟计算等工作,形成与之相关的专业技术文件,支撑和印证科研项目成果。
(四)科学性。水利科研项目档案记载了研究过程的始终,集中反映了项目内在的自然规律和变化特征,见证了水利科研从立项到鉴定验收各环节严谨、求实、创新、发展的历程,在彰显了科学性并为水利实践抉择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同时,也为项目档案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
(五)创新性。创新是科研的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水利科研活动将创新作为保障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始终坚持把探求与水相关的科技问题、创新水利发展实践放在首位。由此可见,作为记载和见证水利科研创新实践的项目档案的创新性不言而喻。
三、水利科研项目档案分类及体系
准确进行项目档案分类,构建合理完善的水利科研项目档案体系,是加强水利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有效开发利用项目档案资源的前提。
(一)水利科研项目档案分类。一是按项目来源分。如前所述,水利科研项目档案可划分为国家级、部级、省级、厅级和其他5个子目录。
二是按形成时间分。一是直接按档案的形成年份划分,同一年度形成的档案划分在同一子目录内;二是将档案形成的时间系列划分为多个区间,将同一区间的档案划分在同一子目录内。
三是按计划类别分。水利科研项目档案可划分为20个子目录,主要包括国家级层面8个,部级层面3个,省级层面7个,厅级层面1个,其他渠道来源1个。
四是按研究方向分。水利科研项目档案可分为水文水资源、节水灌溉、防洪减灾、水利工程、水利管理、水土保持、水环境保护、水利信息化等8个子目录。
(二)水利科研项目档案体系。在梳理水利科研项目体系构成,进行水利科研项目档案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由项目来源—形成时间—计划类别—专业方向4级子目录组成的项目档案体系。其中,一级子目录为项目来源属性,二级子目录为执行时间属性,三级子目录为计划类别属性,四级子目录为研究方向属性,可按具体项目的研究方向确定。
四、水利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面对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加强水利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注重档案管理工作硬件设施建设。根据本部门档案工作目标和要求,足额配备满足档案管理要求的设施设备,如足够面积的档案室、标准规范的密集柜、配置合理的计算机、满足档案卷宗制作的打印机、复印机以及其他相关硬件设施、设备等。
(二)加强档案原始资料数据收集工作。一是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增强全体水利科研人员的档案责任意识;二是加强研究过程各环节的资料积累,重点留存原始观测和记载资料,确保档案的原始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三是要注意全方位搜集和积累项目档案,高质量整理项目档案,及时、全面、准确移交水利科研项目档案。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能力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专业技能、水利专业知识的培训,努力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提高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切实从事好水利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水利科研项目数量越来越多,项目来源与构成越来越复杂,项目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因此,在理清水利科研项目来源途径,梳理水利科研项目体系构成的基础上,结合水利科研工作实际与项目特点,分析提出水利科研项目档案特点与属性,准确进行水利科研项目档案分类,构建层级分明、种类齐全的水利科研项目档案体系,对加强水利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加快水利科研项目档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魏万霞.加强利用实效分析,完善科技档案体系[J].甘肃农业,2014(1):28-29.
[2]王光越等.档案分类标引规则[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