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过保护传承工作八载的鞍山评书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传承文化

王 旭



走过保护传承工作八载的鞍山评书

王 旭

【摘 要】评书,曾经是一个时代主要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一桌一椅的方寸之地,表现的是千军万马的恢宏气势;一人一扇的字里行间,述说的是千百年来的尘世故事;一块醒木惊堂一响,仿佛叩开的是另一扇世界的大门,让听者随着说书人领略人世沧桑、感受悲欢离合。评书的魅力往往在于此。

【关键词】鞍山评书 文化 传承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少书曲名家汇聚钢城,为鞍山的曲艺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听书也成为那个时期包括钢城百姓在内的全国民众最为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之一。杨田荣出神入化的口技,刘兰芳四海皆知的《岳飞传》,单田芳舌动百年风云的气概,成为一个时代、一代人记忆中永不磨灭的文化记号。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袅袅茶香的书馆中聆听说书人的故事的场景已经远去,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曲艺艺术,鞍山评书经历了辉煌之后的平寂。2008 年6月鞍山评书被确立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作,沉寂过后的鞍山评书艺术以崭新的姿态重回人们的视线。

至今,鞍山评书保护传承工作走过了8年的时光,各项工作开展的灵活多样,广获各方好评,赢的广泛关注。

一、保护传承工作落实在“实”处

鞍山评书虽然声名远播,名家辈出,且一直有“评书之乡”的美誉,但流传下来的资料却没有专业的部门和人员收集整理,导致很多珍贵的鞍山评书资料大量流失。2008年后,鞍山市艺研所作为项目的责任单位,认识到鞍山评书资料的珍贵性,和现有评书档案工作的缺失和漏洞,责专人负责鞍山评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几年间,在评书艺人的捐赠支持下,在各方热爱评书艺术的爱好者的帮助下,在档案负责人的辛勤收集整理下,鞍山评书的档案已经建立了40余卷,其中包括单田芳、刘兰芳等在内的20余位鞍山评书艺人档案;图片资料1000余张;文字资料百余万字;音像资料100余盘;此外还有扇子、醒木、旗袍等实物资料。鞍山评书的档案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二、用活动使鞍山评书“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或者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根本上是要使项目本身活起来,获得人们的认同,能够传承发展下去是我们从事保护工作的目的。为了能够使这项本为人们所熟知的传统曲艺项目再次焕发活力,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保护传承活动。

从2009年开始至今,鞍山评书举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鞍山评书专场演出”、“弘扬中华曲艺打造评书之乡——迎新年鞍山评书专场晚会”等多次专场演出;评书进校园、进社区形成常态化;整理出版《鞍山评书》、《鞍山评书故事选》、《鞍山·评书之乡》等书籍;邀请知名曲艺专家学者召开多次专题座谈会,为鞍山评书的保护发展探索指路,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

众多的活动中,尤其要提到的是“弘扬中华曲艺打造评书之乡——迎新年鞍山评书专场晚会”和“与单观今——单田芳评书艺术研讨会”、“《鞍山评书》出版发行暨传承工作座谈会”,迎新年专场晚会中阔别舞台20载的评书大师单田芳再次登台,为喜爱他的书迷献上一段精彩的演出;单田芳评书艺术研讨会不仅在鞍山是首次举行,就是在全国也是第一次,这是鞍山曲艺界的荣幸;鞍山评书出版发行座谈会上,刘兰芳老师的侃侃而谈让众多的非遗工作者茅舍顿开,看到了评书艺术发展的明天。

这些活动的积极开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关注鞍山评书,鞍山评书的社会价值逐渐被人们认同,使鞍山评书走向“活”路。

三、保护传统与创新形式相结合

在保护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创新,是非遗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鞍山评书有许多珍贵的传统书目,像人们所熟知的《岳飞传》、《百年风云》等,特别是单田芳、刘兰芳老师的许多传统大书已经出版发行,或者刻录成光碟发行,但我们看到仍有许多传统书目还有待整理,这些传统书目还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存在于老一辈评书艺术家的脑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珍贵的传统书目必将失传。为此,鞍山评书的项目责任单位加强对传统长篇大书的整理。在整理传统书目的同时,认识到保护鞍山评书传统的东西只是保护工作的一个方面,却不是这个时代与社会娱乐消费方式的主流,适度的创新能够使鞍山评书更易为人们喜爱和接受。为此适时推出了根据纪实文学《郭明义之歌》改编的评书《郭明义》,这部评书,在继承传统评书基础上有所创新,在版头版尾加入了音乐,在整部评书的结尾加入了对真人的采访录音,从细节加丰富了评书的艺术魅力。

四、保护工作的根本在于对人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技艺的传承保护,归根到底是对人的保护。鞍山评书同样如此,只有培养出新人,优秀的评书人才,鞍山评书生存的命脉才能得以延续。为此我们一方面注重保护老一辈的说书艺人,加大对项目传承人的保护和技艺挖掘;另一方面加强对说书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包括评书创作型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加强鞍山评书的人才梯队建设。为此,鞍山评书的两位国家级传承人单田芳和刘兰芳都致力于收徒培养传承人。鞍山评书在项目传承人和众多学员、爱好者的努力下开始开枝散叶,日渐繁茂。

走过保护传承工作八载的鞍山评书艺术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但从项目的长远发展来看,鞍山评书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仍旧任重而道远,它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工作,而应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振兴像鞍山评书一样的传统曲艺文化。在呼吁传统文化回归的今天,像鞍山评书一样的传统曲艺艺术应该抓住机遇、适时而动,让人们记忆中的评书重回视线,在年轻一代的心中播下一颗传统曲艺艺术的种子。

(作者单位: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

猜你喜欢

传承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