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红楼梦评论》有感

2016-11-26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红学叔本华王国维

童 曼

(湖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 湖北 武汉 430062)

读《红楼梦评论》有感

童 曼

(湖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 湖北 武汉 430062)

王国维是我国在哲学、美学、历史学等多方面有成就的国学大师,一直被后世所爱戴和景仰。上课听老师介绍了这位名家大师的生平,课后我即兴拾起王国维的经典之作《红楼梦评论》,读完后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回想87版的红楼梦电视剧,那曲红楼蕴含人间的悲欢情愁,令无数人留下了惋惜之泪。曹雪芹著作的《红楼梦》通过塑造一系列性格鲜明、姿态各异的女性形象,讲述了一个“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颜薄命的悲剧故事,无奈这些女子最终都沦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是借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采用了现代方法论的手法,拥有与以往文艺批评不同的批评思维、批评方式、批评视角,对《红楼梦》的精神进行了独特评论。

全文一万四千余言,共五章:第一章,人生及美术之概观;第二章,《红楼梦》之精神;第三章,《红楼梦》之美学上之精神;第四章,《红楼梦》之伦理学上之价值;最后一部分是余论,主要是针对红学研究中的“考证派”以及“索引派”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进行批判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篇有理论之阐发,有作品之解析,亦有证明和结论,纵横捭阖,自成体系。

《红楼梦评论》开篇引用以老子的“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和庄子的“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表达了对于人生忧患色彩的认识,给整篇文章奠定了一种凄凉的感情基调。然而,就我看来,庄子的愿意要表达一种对生老病死的达观与洒脱,而王国维似乎有点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着重突出“人生不免于劳苦”,认为出生是一切苦难的源头。他反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局限性,而提出“人之有生,既为鼻祖之误”,贾宝玉的出家不但不是对父亲的不孝,而相反只有这样才是尽了孝道。因为人的生存是祖先一时的失误所犯下的错误,如果子孙能够出家便是替祖先弥补了罪过。评论中指出贾宝玉的出家是整部作品的结尾,宝玉从“痛苦”中得到了“解脱”,是人的无功利取向的最高审美境界。这种超脱欲望的艺术观,正是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美学和伦理学价值之体现。

读到这里,我不禁思索,“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知鱼之乐焉知鱼之痛”,在封建统治下贾宝玉看破红尘出家是真正的解脱。但是,一旦联想到现实生活中那些悲观主义者,竟埋怨父母当初为什么生下自己“祸害”后代。难道这真的是被父母生下来的错吗?显然不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美德都强调“以孝为先”,现在的社会很太平,没有封建统治包办,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的确应当孝敬父母。所以,只有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人生才会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幸福。

王国维说《红楼梦》一书是“彻头彻尾之悲剧也”,是“悲剧中之悲剧”,这既阐明了《红楼梦》的美学价值,也向我们阐释了悲剧的普遍性。虽然我认同王国维的经典评论,也欣赏叔本华和王国维这样忧郁又理性的天才,但是王国维的悲剧思想并未使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美好的青春年华,需要我们挥洒奋斗的汗水,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落寞,这些都是人生珍贵的经历和体验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哲学告诉我们,悲与喜是会相互转化的,我们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伤春悲秋之时,会在忧伤感怀中孕育出许多经典的艺术文学作品,但悲剧的是有些文人抑郁过度最终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求解脱。试想,我们学习中文专业的学生也不乏感情细腻,内心敏感之人,我们该怎样做呢?我认为可以将各种灵感幻化成文章,一写为快,然后该做什么做什么,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许有人反驳说,现代社会压力太大,人们生活得很压抑,很难平心静气。那么,就要找到合适的方式来释放压力,高效地学习工作,痛痛快快地玩耍,去除浮躁之气。比如我们可以多像那些会安排时间的人学习,在规律的作息时间里安排好学习、工作和消遣。

学习工作会让人过得很充实,那闲暇时间呢如何打发呢?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探寻美妙的大世界;可以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让心灵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可以去学一项新技能,提升自己以适应社会竞争。人都逃不出生老病死,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应该懂得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父母健全,知己两三,挚爱相守,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我们要多看我们所拥有的,学会提醒幸福。王国维如果能知足、惜缘,在漫漫人生路上,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那么他或许就不会选择投进昆明湖了。

这部经典评论也给我们解答了人生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正如叔本华所说:“生活的本质不是爱,不是奉献,不是神恩,而仅仅是欲望。”叔本华的“钟摆理论”道出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欲无止境,得陇望蜀,欲望的根源就是不满足,不满足的状态就是痛苦。人生的欲望无法超越于生活之外,生活的本质又不外乎痛苦,那么生活、欲望、痛苦,这三者就浑然一体了。《红楼梦》的精神,也就是一种解脱精神。王国维是既有哲学的理性,又有诗人的情感,虽然没有苏东坡《水调歌头》的豁达,但却为人们指出了摆脱悲剧的路径。王国维有一个天才梦,天才为什么会忧郁呢?原来,天才之所以伴随忧郁,一般来说,是智慧的灯愈亮,愈能看透生存意志的原象、本来的面目,反过来一看自己,我们人是这一副可怜相。艺术需要天才,天才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可以摆脱生命意志的奴役,进入超然的审美和艺术境界。《红楼梦评论》在形式方面所具备的结构艺术价值成为一个闪光点,这正好映衬了王国维的艺术与哲学天分。

红学的研究著作有很多,但就是这寥寥的一万三千字,却成为了红学史上谁都绕不开的一座里程碑。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从美学、哲学、价值论的角度为红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也让后人在研究红楼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我们今后的学习道路上,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和生活时代,不可一味批判或盲目崇拜,而要汲取精华,积累文学涵养,学思行相结合,才能越走越远。

童曼(1990.5-),女,汉,湖北武汉。硕士研究生,湖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

1043

A

1672-5832(2016)10-0024-01

猜你喜欢

红学叔本华王国维
吴宓档案中的“红学”资料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20世纪上半叶加拿大《大汉公报》“红学”资料钩沉
新中国红学第一人——追忆李希凡老师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张雪明《王国维·集宋贤句》
王国维??《人间词话》??李敬伟书
“毒舌男”叔本华
《王国维未刊来往书信集》辑注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