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趋势下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思路
2016-11-26沈正君
沈正君 王 磊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五年一贯制校区) 四川 成都 610000)
“互联网+”趋势下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思路
沈正君 王 磊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五年一贯制校区) 四川 成都 61000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实现了大爆炸,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性逐渐增强。社会对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性一直以来有增无减,对于优质的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更是尤为迫切。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时代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作为技术发展和经济融合的产物,能够实现在多个领域中的融会贯通,能够碰撞出新的技术火花。本文以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在“互联网+”大趋势专业发展思路为研究对象展开现实性的思考,旨在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面向就业市场开展创新型学科建设。
互联网+;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
1 “互联网+”的界定
“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下技术创新的新思路,“互联网+”能够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中创新实践,为社会经济建设带来动力支撑。“互联网+”重视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广泛的应用于新兴业态和产业中,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带来了性的发展思路,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互联网+”其现实意义尤为深刻,对于我国产业智能化发展、经济创新性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带来极速助推力。培养“互联网+”新型人才能够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因而,对于高校教育体系,职业院校教育体系而言,实现对计算机专业的创新拓展是势在必行的行为选择。
2 “互联网+”对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启发
2.1 “互联网+”丰富了职业院校计算机学科内容的设计
“互联网+”渗透于社会经济建设多样化形态当中,因而涵盖了极为丰富知识体系。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模式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以技术范畴的学科融合形成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在“互联网+”模式的推动下,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科建设在内容涉及上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实现和行业的融合,以“互联网+”的技术模式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成为了新的教学内容体系的要求。“互联网+”教学模式,以目前就业市场的行业需求,形成系统的学科规划,以较高的实用教学价值为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
2.2 “互联网+”扩大了职业院校计算机学科应用的范畴
“互联网+”模式能够为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创造更多的条件,能够提升学生的互联网思维模式,通过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多种行业领域的渗透,把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性。围绕计算机专业学习基础掌握,职业院校的学生开拓和发散思维,为企业、用人单位带来更多的创意,通过对“互联网+”的创新思考,为就业获得更多的砝码,实现计算机展业应用范畴的逐步扩大化。
2.3 “互联网+”拓展了职业院校计算机学科建设的思路
“互联网+”思维方式的引导下,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必须要面向就业市场、面向学生学习喜好,适时地更新科学建设的内容体系,以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教育眼光,积极的开拓计算机学科建设的道路选择,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于社会接轨。不仅如此,通过职业院校的“互联网+”思维创新引导下的计算机专业学科建设创新,还能够带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的教学改革创新,不断的完善和更新教学体系,诠释教学改革的真正内涵。
3 “互联网+”趋势下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实践对策
3.1 增设“互联网+”相关的学科内容,深化学科应用价值
“互联网+”以经济领域为出发点,逐步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行业领域的应用。在职业院校范围内,计算机教育实践更重视专业性和职业化培养,因而应该保持和时代发展趋势相一致。在“互联网+”的支撑下加强学科建设,融入“互联网+”相关的课程内容,为学生们传授较新的计算机专业学习理念,为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拓展创造环境。重视对现实成功经验的解读,帮助学生深化对“互联网+”模式下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实例的认识,以专业性理论学习和应用实例的教学延伸深化学科教学的价值。
3.2 丰富“互联网+”教学手段,推动校企合作办学
“互联网+”模式下,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应该以应用型为主,以实现学生充分就业为目标,增强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竞争力。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习有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但是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因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校企合作办学方式更能够推动学生的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互联网+”行业领域相关的企业,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应采取积极的合作,以在校阶段的全面培养,为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做更好的准备和过渡,从而为企业、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
3.3 加强“互联网+”创业扶持,注重优秀项目孵化
“互联网+”模式兴起到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充分说明其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互联网+”能够机会行业创新的潜能,带动行业创新发展的可能。以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为例,可以采取积极的创业扶持建设。以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学生的“互联网+”思维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创业项目的实现。以学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和专业技术的支持,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实现“互联网+”创业项目内容的实践探索,在计算机、金融、物流、市场营销等学科的专业指导支持下,保证创业孵化项目的稳步发展。
总之,在“互联网+”的带动下,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其未来发展也存在着无限的可能,以职业院校的计算机的教学实践创新探索为开端,必然会带动互联网相关行业领域的积极发展。为此,职业院校教育应作出更多的探索和努力,为“互联网+”趋势下的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1] 杨闱元.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构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2:143-144.
[2] 李晓琳.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对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的研究和探讨[J].才智,2015,34:134-136.
[3] 范新刚.高职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06:144-147.
[4] 李光辉.浅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发展[J].职业,2016,11:68.
沈正君(1981.8-),男,汉,四川省邛崃市临邛镇,本科,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五年一贯制校区),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王磊(1988.5-),男,汉,四川省邛崃市临邛镇,本科,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五年一贯制校区),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
G633.67
A
1672-5832(2016)10-00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