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助推器

2016-11-26孙恺鄢少为

今日海南 2016年1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专业

文|孙恺  鄢少为

让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助推器

文|孙恺鄢少为

当前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

一是高职院校的布局、规模不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全省仅有14所高职院校(含开设高职专业的3所全日制本科院校),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地区布局也不合理,除琼海和文昌各有1所以外,其余的12所均分布在海口、三亚两地,广大的中部、西部地区没有一所高职院校。此外,在独立设置的11所高等职业院校中,在校学生数量最多的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有9439人,而数量最少的三亚城市职业学院仅有956人。

二是定位不清,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我省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与经济发展、产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2013-2014学年,全省高职院校共开设317个专业,每个专业在校生平均规模仅为172.81人。专业人数超过1000人的仅有13个,其中居前五位的依次是会计、工程造价、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传统专业。此外,一些高职院校片面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能满足学生实际技能发展的要求。

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办学资源仍然相对紧张。虽然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了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在职业教育改革大潮中后发优势明显。但总体上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与发达地区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2013年,我省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投入99022.3万元,仅相当于广东的7.88%,江苏的8.08%,山东的10.7%,位列全国倒数第四。从经费来源构成来看,学费收入为36453.5万元,占到收入总额的36.81%。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说,这一占比则要更高。全省6所民办高职院校中,除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外,其余5所高职院校的学费占比均在70%以上,其中,三亚理工职业学院甚至达到了92.13%。

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当前,我省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还很突出。据统计,我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中专任教师2583名,其中双师素质教师占36.70%,高级职称教师占22.91%。聘用兼职教师858人,专兼职教师比例为3∶1。而从2015年上半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对十省市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的情况来看,有四省市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在40%以上,其中,浙江省达到60%。山东省、黑龙江省“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分别达到67.33%和67.1%。

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是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发展理念。高职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我省教育欠发达的省情,我省应该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既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扩大规模,又要面对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实际,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牢固树立规模与质量一起抓,以质量提高带动规模扩大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走内涵、外延并重之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

二是以“多规合一”为契机,优化高职院校发展布局定位。在重点办大、办好、办强现有高职院校的基础上,新建1-2所专科层次职业院校,搬迁地域分布不合理院校,依法撤并不达标学校,整合医药卫生类学校,优化商科和工科类学校,稳定农科类学校,做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让每个学校都有发挥的舞台,都有出彩的机会,加快形成与全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相适应的办学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

三是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快设置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和12个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建设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热带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专业,做精做强旅游酒店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会展服务与管理等传统优势专业,稳步发展养老护理、现代物流、现代种植养殖等专业,以教育部批准建设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契机,积极培育发展海洋养殖、海洋捕捞、海洋交通和海洋生物制药等专业,建成一批服务我省特色经济结构、重点产业发展的骨干专业。

四是保障经费投入,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完善经费政府稳定投入机制和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高职教育的比例。完善财政拨款办法,对具有一定规模、办学规范、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民办高职院校要予以重点支持。制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政策,调动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高等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推动公办、民办高职院校协调发展。同时,加快健全完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高职教育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建立职业院校助学金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促进教育公平。

五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完善高职教育体系。目前,我省的高等职业教育绝大多数停留在专科层次,本科层次较少,研究生层次仍是空白。建议着眼于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引导2-3所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适度发展研究生高职,建立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高职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形成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使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六是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科技成果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支持鼓励高职院校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深化与地方产业、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开展有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推动学院科技人员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紧紧围绕我省12个重点产业的人才、技术、成果需求,整合高职教育资源,加快建设集生产、教学、研发于一体的产学研共同体,开展社会化服务,以带动我省重点产业领域内高职教育资源的市场化发展,促进高职教育与就业企业、行业、社会共融共通。

七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应有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要抓紧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一方面要抓内部挖潜,有计划地组织现有专业课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或实训基地锻炼,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抓外部引进,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技能人才到高职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拓宽高职教育师资来源渠道。

八是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同时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在推动高职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议加快制定完善中外高职教育合作机制,支持教师互派、学生互换,支持高职院校引进高水平专家从事科学和教研工作,吸引国(境)外学生来我省学习。探索与企业和产业“走出去”相配套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培育符合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化人才。

九是注重少数民族教育,加快脱贫致富。由于历史、自然、文化等多种原因,我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扶贫解困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是最重要的扶贫方式。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扶持力度,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使之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能力,帮助贫困家庭稳定脱贫,使少数民族地区能够同全省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作者单位:海南省政府研究室)

本文责编/钟瑜邮箱/zy200928@qq.com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专业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