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考查 凸显特点 重视能力

2016-11-25成金德

物理教学探讨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考特点实验

成金德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高考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纵观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其中物理实验试题均占全卷的15%以上。因此,实验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就高考实验的特点及题型作些探讨。

关键词:实验;高考;特点;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0-0048-5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中,实验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实验考试虽是纸上谈兵,但也能将学生的实验水平考查得很到位、很全面。本文就2016年的高考实验试题的特点及题型作些分析和探讨。

1 老——考查实验技能

2016年高考实验题中,通过对课本上的学生实验,考查学生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主旋律。考查中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会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对学生有没有做过实验,做实验的效果如何,都能有效地进行考查。

例1 (2016年天津9(2)题)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 )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课本上“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的常规题。由于这套实验装置可以用来完成多个力学实验,所以,要特别注意“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等两个实验的区别。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要求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和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但对于“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是不必要的。

对于第(1)问,在本实验中,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以减小实验的误差,选项A正确;实验时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选项B正确;此实验中没必要要求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选项C错误;此实验中不需平衡摩擦力,选项D错误。

第(2)问,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由逐差法可得

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

2 细——考查操作技术

近年来,在实验考查中,考查的内容不断细化,尤其重视对实验细节的考查。如果学生没有认真做过实验,没有亲身体验过实验的操作细节,在实验题的考试中,根本就无法解答这样的问题。这类实验题虽然不难,但如果没有做过实验,就无力解答。这样的考查能促使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实验,让学生真正走进实验室,认真完成每一个学生实验。

例2 (2016年上海28题)“用DIS描绘电场的等势线”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

(1)(单选题)该实验描绘的是( )

A.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周围的等势线

B.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等势线

C.两个不等量同种电荷周围的等势线

D.两个不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等势线

(2)(单选题)实验操作时,需在平整的木板上依次铺放( )

A.导电纸、复写纸、白纸

B.白纸、导电纸、复写纸

C.导电纸、白纸、复写纸

D.白纸、复写纸、导电纸

分析 这个实验是用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所以,“三纸”放置秩序很讲究;即导电纸必须放在最上面一层。若导电纸只有一面有导电物质的,则有导电物质的这一面应朝上,这样才能形成电流场。这是实验的细节问题,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问题是无力解答的。

(1)在该实验中,将A、B两个接线柱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使得接正极的金属柱带正电,接负极的金属柱带负电,由此来模拟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等势线。所以,选项B正确。

(2)导电纸必须放在最上面一层,接着,依次是复写纸和白纸。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

3 活——考查设计能力

设计型实验题是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关键题型,这类题型往往被命题者所青睐。设计型实验题一般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提出的目的、要求和给出的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在设计中,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相关的物理规律;能熟练地将课本中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背景中。设计时应遵循科学性、可行性、精确性、简便性这四条基本原则。

例3 (2016年天津9(3)题)某同学想要描绘标有“3.8 V,0.3 A”字样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测量数据尽量精确,绘制曲线完整。可供该同学选用的器材除了开关、导线外,还有:

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等于3 kΩ);

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等于15 kΩ);

电流表A1(量程0~200 mA,内阻等于10 Ω);

电流表A2(量程0~3 A,内阻等于0.1 Ω);

滑动变阻器R1(0~10 Ω,额定电流2 A);

滑动变阻器R2(0~1 kΩ,额定电流0.5 A);

定值电阻R3(阻值等于1 Ω);

定值电阻R4(阻值等于10 Ω);

定值电阻R5(阻值等于1 kΩ);

电源E(E=6 V,内阻不计)。

(1)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该元件的符号旁。

(2)该同学描绘出的I–U图像应是图4中的______。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实验“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由于小灯泡的规格是“3.8 V,0.3 A”,因此,此题中所给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都不适合;所以,电流表和电压表都需要改装。

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为使绘制曲线完整,尽可能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范围大,因此,滑动变阻器应接成分压式,且选择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R1。所以,电路可设计成如图5所示的实验电路。

(2)由于小灯泡的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该同学描绘出的I-U图像应是图4中的B选项。

4 变——考查应变能力

以课本中的学生实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物理实验特点,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控制条件、测量对象、实验仪器、实验图景等,提出新的实验课题,这类实验题称为拓展型实验题。解答这类实验题,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实验理论、实验方法去解决新情景下的实验问题。由于这种拓展性实验题是在原有学生实验中拓展而来的,渗透了新的实验思想方法及情景,因而考查了学生对原有学生实验的应变能力。

例4 (2016年四川Ⅱ题)用如图6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 V,内阻约2 Ω),保护电阻R1(阻值10 Ω)和R2(阻值5 Ω),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A,电压表V,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主要步骤:

(i)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

(ii)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

(iii)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U–I图线(U、I都用国际单位);

(iv)求出U–I图线斜率的绝对值k和在横轴上的截距a。

回答下列问题:

(1)电压表最好选用_____;电流表最好选用_____。

A.电压表(0~3 V,内阻约15 kΩ)

B.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

C.电流表(0~200 mA,内阻约2 Ω)

D.电流表(0~30 mA,内阻约2 Ω)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两导线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连接情况是_____。

A.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接线柱

B.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接线柱

C.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左端的接线柱

D.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右端的接线柱

(3)选用k、a、R1和R2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表达式E=______,r=______,代入数值可得E和r的测量值。

分析 该实验题是课本上的“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改进实验;与课本中的实验不同之处,就是增加了两个保护电阻。此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故选择电压表时要尽量用内阻较大的电压表。

(1)电压表应选择内阻较大的A。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求出电路中可能达到的最大电流为I==≈0.18 A。

所以,电流表应选择C。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滑动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则说明外电路的总电阻增大,也即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增大。则只有在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左端的接线柱的情形下才能实现,故选项C正确。

(3)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在U-I图像上的斜率等于电源内阻r和电阻R2之和,即电源的内阻r=k-R2。在U-I图像中,U轴上的截距即为电源电动势E,则E=ka。

5 新——考查迁移能力

有这样一类实验题,它们并不是课本上现成的学生实验,而是以某一物理现象或某一演示实验作为基础,来实施和完成某一物理实验。这类实验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实验方法、用过的仪器进行新的实验,从而达到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迁移能力的目的。

例5 (2016年江苏11题)某同学用如图7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细线系住钢球,悬挂在铁架台上,钢球静止于A点,光电门固定在A的正下方。在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为d的遮光条。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时由计时器测出,取v=作为钢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记录钢球每次下落的高度h和计时器示数t,计算并比较钢球在释放点和A点之间的势能变化大小ΔEp与动能变化大小ΔEk,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1)ΔEp=mgh计算钢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式中钢球下落高度h应测量释放时的钢球球心到___________之间的竖直距离。

A.钢球在A点时的顶端;

B.钢球在A点时的球心;

C.钢球在A点时的底端。

(2)用ΔEk=mv2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图8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_cm。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0.0100 s,则钢球的速度为v=____________m/s。

(3)下表为该同学的实验结果:

他发现表中的ΔEp与ΔEk之间存在差异,认为这是由于空气阻力造成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4)请你提出一条减小上述差异的改进建议。

分析 此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但没有选用课本上的学生实验,而是选用小球向下摆动这个现象来验证。虽说实验的情景新了,但实验的原理并没有变化。

(1)小球下落的高度应是初末位置小球球心间的竖直距离,所以选B。

(2)由图8可读出测量值为1.50 cm,小球的速度由v=计算,解得v=1.50 m/s。

(3)若是空气阻力造成的,则应该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克服阻力做功,即ΔEk小于ΔEp;由此可知,表格数据的差异不是空气阻力造成的。

(4)由v=计算出的速度实为遮光条的速度,而遮光条的速度与小球的速度有误差。可分别测出光电门和球心到悬点的长度L和l,由于遮光条与小球的角速度相等,则计算ΔEk时,将v折算成钢球的速度v'=v。

6 用——考查应用能力

以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某一实际问题为背景立意命题,要求学生能够从题给的文字、图表和器材中捕获有效信息,从中找出适合的物理规律,通过联想、等效、类比等思维方法建立与新情景对应的物理模型,并在旧知识与物理模型之间架设桥梁,将旧知识迁移并运用到新情景中去。

例6 (2016年全国I卷第11题)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 ℃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0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0 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约为18 V,IC约为10 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 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60 ℃时阻值为650.0 Ω。

(1)完成如图9所示的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

理电路图的连线。

(2)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

(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①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将开关向_______(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______。

(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分析 本题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等效替换法的应用。应用等效替换法时,先用电阻箱代替热敏电阻调节电路,然后,再接入热敏电阻时,就可以直接工作,这种做法灵活、方便、安全。

(1)调节电路时,应调节电阻箱的阻值等于650.0 Ω,即等于温度为60 ℃时的热敏电阻的阻值,使报警器处于正常报警状态,因此,电路图可设计为如图10所示。

(2)通过报警器的电流应控制在10mA≤Ic≤20mA内,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C=代入数据求得900 Ω≤R≤1800 Ω,故滑动变阻器选R2。

(3)①本题需应用等效替换法。先用电阻箱代替热敏电阻,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节到热敏电阻的临界电阻,也就是温度在60 ℃时的阻值650.0 Ω;调节时,为防止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 mA,将损坏报警器。因此,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b端。

②先将电阻箱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调至报警器开始报警时,再保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然后,通过单刀双掷开关将热敏电阻接到电路上,当热敏电阻的阻值是650.0 Ω时,也就是温度达到了60 ℃,报警器开始报警。

总之,当今的高考实验考查侧重于实验原理的掌握、器材的选择、器材的使用、数据的处理、实际的操作、简单的设计、方法的应用等方面,其中对实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有越来越热的趋势。因此,在高考实验复习中,必须以掌握常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规范操作程序、数据处理方法等为本;注意从常规的实验中,善于总结、提取和积累有效的实验方法,注意常回家(实验室)看看,从而实现准确、快速和灵活解答高考实验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祖荣.2014年高考物理江苏卷实验题的考查及对物理教学的启示[J].物理教师,2015,36(3):74—76.

猜你喜欢

高考特点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