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辅导员角度浅究新媒体视阈下的大学生行为特点
2016-11-25姜苏芮
姜苏芮
摘要:了解新媒体视阈下的大学生行为特点,是更加长远、有计划地开展高校学生工作的必要需求。当下的高校教育理念虽然已经根据时代推进而产生了一定的创新,但依旧有些跟不上变化,往往会有先发生问题、后开始反思和总结等情况出现。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干力量——辅导员,需要将目光关注到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成长环境当中来,在熟悉大学生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矛盾减到最小,不断提升自身开展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行为特点
大学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之一,需要将身处其中的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学校当中,不仅仅需要“成才”,更得“成人”,才能够符合社会需求,这也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而了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可以起到辅助教学、发现问题、提升工作效果的作用,这不仅仅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同时也是辅导员所需要的。
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师,每个辅导员在工作当中都要接触少到一个班,多到一个学院的学生。辅导员这一岗位,从1961年出现至今,肩负着思政教育的重任,如同十六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所指出的那样:“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既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坚定理想信念;也需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时教育引导等。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不同以往,他们的童年与成长伴随着电子信息化和网络发展的脚步,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较大,这也使得他们拥有这一时代大学生独有的行为特点。
在讨论行为特点之前,首先对所谓“新媒体”进行一番简单释义。广义的新媒体包含了大量的新兴媒体,指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新电子信息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既包括网络媒体,也包括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以及新媒体融合而产生发展出来的新媒体形式,例如电子书、电子纸、数字报、IPTV等。这里暂时不对“新媒体”究竟是什么进行学术讨论和探究,仅以以上广义含义为出发点定义新媒体的意义,从当前新媒体的几种类型——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的综合角度,对于生长于此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新媒体传播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自主性和参与性、个性化和信息多元化的特征,它能够兼容文字、图表、声音、动画、影像,展示内容完全由用户的个人喜好决定,是当下新的人际传播模式。它“点对点”、“多对多”的新传播形式,让每个人都有了听和说的机会,而作为一个开放、平等和可以互动的空间,可以自由进行交流和抒发情感。在这种视阈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通常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他们的行为特点。
一、三观是否“早熟”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家庭成员和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可以较为容易的发现大学生在单一环境中的成长规律,反而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可能会产生“早熟”的三观,体现在其行为特点上,从而引起一些问题。
(二)理想“空洞化”
我国传统教育坚持的是马克思“一元主导”的理念,但新媒体的环境加大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大学生身处网络环境中,必然要面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冲突,这在对“一元主导”的理念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使得当代大学生出现理想的“空洞化”现象。
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思想引导的过程当中表现出来就是,部分大学生被提及学业规划等理想目标时,常表现出拥有一定理想建构,但完全未做详细计划的思想行为状态。有以上情况的大学生,其行为特点表现在盲目跟随其他个体的目标,并且在个人规划上仅有目标而无具体实施方案,容易出现目标不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空等目标实现的过理想化情况。
(三)心理“成熟化”
传统教育中普遍坚持“教师主体”的理念,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前,教师掌握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则属于在社会经验、专业信息、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的群体,所以教师被公认为是教育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当下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信息,导致教师的信息优势弱化,所以现在的高校师生普遍处于平等交流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普遍拥有一种“成年心态”,即认为自身对社会经验、思想行为等方面已与老师、长辈处于平等地点为,可以对任何事情自行做决定。有以上情况的大学生,其行为特点主要表现在,不接受长辈和教师的经验传授和建议劝解,倾向于以自身主观意识做决定,容易出现因社会经验、人生阅历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受骗等。
(四)现实人生“虚无化”
新媒体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伦理决断能力和道德意志力面临着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中,有用和的无用的信息同时被生产,在道德意志、伦理决断不坚定或不成熟的人群中,与新媒体建立的链接可以使人不自觉的逐渐丧失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中国传统伦理中“亲人伦理”、“熟人伦理”的发展规律被新媒体打乱,社会交往模式逐渐从“人——人”为主到“人——媒介——人”为主,受其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当代大学生。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行为中出现的问题与隐患,往往源自与此。在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有时会将媒介交互的重要程度置于传统伦理之前,将现实中的人生“虚无化”,将虚拟环境的人生“现实化”,同时,智能手机使得网络环境几乎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大学生,也就导致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当中,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工作有了一定的难度,
三、行为意识是否趋同社会正能量
新媒体同时还对大学生的行为意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在社会普遍提倡的“正能量”意识形态中,处于正在降低的趋势。
(一)正确的自我关怀
新媒体环境下,伦理相对主义的强化、无政府主义泛滥,使伦理基本矛盾的冲突容易导致大学生伦理认知上的冲突。由于新媒体传播中言论控制较难,这种现象给大学生的主流道德建设增加了很大的麻烦。新媒体环境中人际情感的缺损、人际交往的间接化导致了大学生情感交流的疏远与隔阂,在人机关系和谐亲密、人际关系冷淡的状态下,他们在进行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时,常表现出经验缺失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以通过观察大学生的自我关怀体现出来,大学生应具备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但在落实到辅导员工作当中,以经济困难建档为例,在面对学业困难、家庭贫困的双重压力下,即便学校拥有奖助学金等一切奖励和鼓励优秀学生、贫困学生的方法,却总有学生选择在学业提升、遵守校规校纪等方面放宽要求。在他们看来的“自我关怀”并非是自尊、自爱、自律、自强,而是伦理相对主义所讲的“你想怎样就怎样”或“怎样都行”。这与社会普遍提倡的意识形态正好相反。
(二)坚定的精神状态
大学生作为社会构成的重要部分,需要锻炼自身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经受考验的能力,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如何处理和解决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才能够在未来成为一个可以独立工作的社会个体,即我们所说的“成人”、“成才”。
但有鉴于大学生在新媒体发展的成长环境中,在人际情感、伦理意识等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当下大学生面对挫折和考验的表现并不乐观,“公民所需要的是某种丰富的品质,包括自律、义务、礼貌、宽容、公平和慷慨等德性。”而这些,都是大学生们亟待提升和收获的优良品质。
理想、心理、现实状况、自我关怀、精神状态,以上几点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尽管不能一以盖之,却切实构成了一些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下的行为特色。新媒体时代,对教育队伍的现代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辅导员,首先要确保能够与时俱进地了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才能更好滴进行思政教育。如何根据大学生行为特点开展教育工作,使教育工作切实有成效则是目前最具重要性的问题。
在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时,首先需要使学生明确虚拟的空间代替不了现实的空间。
“虚拟空间从某种含以上可以理解为它来源于柏拉图主义,网络虚拟空间的物体正是从柏拉图想象力所构造出的理念出发,但那些完美的立体或抽象的思维在意义上却不同于柏拉图所构造的理念,相同的则是网络虚拟空间的信息(information)秉承了柏拉图形式(forms)的内涵”,“虚拟空间的本质就是其虚拟性,是指人的活动从以往以物质实体和能量载体为基础的活动平台,转移到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活动平台后所实现的一种生存现状。”而与虚拟相对应的现实性则“是指人的活动在以物质实体和能量载体为基础的物理时空(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现实空间)所表现的生存性状”。需要使大学生明白的是,虚拟的成就,不能与现实的成就混为一谈,人类毕竟生存于物质世界当中,不论意识形态如何改变、交互媒介如何进化,个人成长的最终目标绝对不是在虚拟中走向人生巅峰,而是在现实世界有所成就。
另外,教育工作需要谨记,“实践”始终是教育的归宿。陈秉公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是由‘三体(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一要素(媒介——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组成的。”在未来很长时间的工作当中,“三体”的组成不会发生变化,但组成“三体”的社会环境一直在改变当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合力。并使这种合力“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条件下,实施综合教育所产生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作用,并不是综合作用中各个但相较于作用的加和,而是比单项教育作用大得多的新教育力量。”我们需要重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和行为特点,使用新媒体提升这种教育合力的合作方式和最终效果,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切实有效地作用到学生中去。
参考文献:
[1] 教社政[2005]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第1条第1句。
[2] 《新媒体发展的全球视野与中国特色》,《中国媒体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3页。
[3] 【美】罗伯特·那什著,李菲译,《德性的探寻: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4] 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5] 霍福广、刘社欣等著,《信息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6] 霍福广、刘社欣等著,《信息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7] 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8] 郑永延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