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
2016-11-25花文宁
花文宁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此时,让小学生爱上阅读,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终身受益。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情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关心的,并且也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努力着,怎样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121-01
读书会影响孩子一生,其重要性不用多说,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情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关心的,并且也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努力着,怎样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我也一直在摸索着,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少年时期不仅是人的身体发育期,也是人的心灵发育期。这一时期读书对于少年心灵的成长十分重要。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如一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依靠老师在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多的要依靠学生课外阅读去采集。此时,让小学生爱上阅读,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终身受益。
1.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小学生而言,培养阅读兴趣,扩展阅读量,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塑造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气质。
小学生有了语文阅读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寻求阅读的机会,从阅读中获得能力和心灵上的双重满足,产生愉悦的阅读体验。而他所主动获得的知识和愉快的阅读体验又会反过来增加他阅读的兴趣,形成良性的循环。而这种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他们未来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使他们终身受益匪浅。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茁壮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对于外界的好奇心正是最浓郁的时候,而他们好奇心的满足,除了靠老师和家长的传授外,更需要他们自己依靠课外的阅读去获得。
2.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措施
2.1 教师要多指导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一种休闲活动,才可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各种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诵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这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在个人朗读过程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集体朗读时,要求学生做到协调统一,才能产生和谐的美感;分角色表演读,让同学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
2.2 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以课本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要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不可急于求成。其次,对学生的各类阅读读物进行分类和阅读技巧的指导。从分类上来说。比如小说类、童话寓言类、作文类、科普类等。从技巧上来说,比如哪些适合粗读,哪些适合精读,哪些适合速读等等。但这并不是要束缚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而是要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来提高些校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高效的语文阅读习惯,以不使其阅读效果大打折扣。
2.3 让学生与书交朋友,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2.3.1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2.3.2 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太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 "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
总之,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与书为友,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诸多方面都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