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生态意蕴与现实挑战

2016-11-25徐勇志

关键词:生活方式生态文明

摘 要:岭南民俗文化富含厚重的生态基因, 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的融合塑造了独特的文化地域性格。这一文化形态,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注重生态平衡,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岭南民俗文化渗透到百姓的生产生活领域,构成了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独特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判断以及实践行动。 其中,潮汕民系建筑、广府民系建筑和客家民系建筑具有代表性,将生态价值诉求融入建筑理念、建筑取材、建筑装饰等方面,在理论层面概括为“两观三性”,即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但在现代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等力量的裹挟下,岭南建筑文化中的生态文化被阻断。从建设路径上来看,须将生态取向纳入整体的城乡建设规划,重点突出生态建设的指标和引入立法实践;须适应时代发展的形势,不断发展出适合时代需求、满足现代生活功能的现实需要;须严守文化底线和生态红线,强化专业人才培养;须超越工具理性主义,增强科学性,拓展科技融入岭南建筑文化的实现路径,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科技支撑体系,真正实现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将岭南建筑文化的生态意蕴推向世界。

关键词:岭南民俗文化;传统建筑文化;生态文明;文化形态;生活方式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曾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可见“住”是抒写历史和文明的重要基石,诗意地表达则为“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建构。对此米斯·范·德·罗厄坦言,“‘建筑是用空间术语构想出来的时代意志”3,对“‘精神生活也有深刻影响”。4这无非是要说明和强调, “衣食住行是人类基本的生活需要,具有逻辑先在性”5。岭南这一片改革发展的热土之上,以现代化为支点的消费文化正高歌猛进,但不能否认的是,传统民俗文化也不甘示弱。在此背景下,对岭南民俗文化中富含的生态基因进行挖掘和阐释,便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岭南建筑文化的生态意蕴

(一)岭南民俗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广东在古代中国行政版图中因地处东南沿海,远离中央王朝,缺少有效的开发,往往成为流放刑徒或贬谪的理想场所(如韩愈流放潮州、苏轼流放惠州)。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勤劳智慧的广东人民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积极吸收和借鉴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学习和掌握主流文化思想,积极将其融入百姓生活,经过数千年的经营,打造出了融合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岭南文化及其多样的民俗文化形态。

这是文化生态学应该加以研究的对象,从而“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内在联系”1。因此,文化研究要避免地理决定论的立场和判断,但必须指出,岭南民俗文化之所以独树一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深受地域、气候、环境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文化的地域性格)以及各种文化的丰富和滋养,在多元文化对冲中得以传承。首先,从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来看,广东珠三角、粤东和粤西均为南海所包围,常年高温湿热,台风暴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很大,靠天吃饭是常态,但与此同时,人们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自然的选择,而是因地制宜地加以开发,将农耕文明发挥到了极致。如赛龙舟、人龙舞等独特的节庆民俗文化,石狗、妈祖等众多的民间信仰民俗,广绣、潮州木雕等传统的民间手工艺艺术形态,饮茶、粤剧等悠闲的生活娱乐文化。其中蕴含了开放、包容、敢为、务实、自强等文化特质和“和谐”的精神理念。2而“和谐”精神,既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即注重生态平衡,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由此可以看出岭南民俗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即吻合了“天人合一”儒家文明精神,也彰显了“和实生物,同则不济”的辩证逻辑。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建筑思想富含有充盈的生态思想,表现了这一特定区域内的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第二自然”,这就是《老子》第25章中所言明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理。这一传统中国文化固有的演进逻辑在传统建筑创作之中得以体现并流传。而从审美情趣的主观感受性来看,岭南建筑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正是要表达出“人与自然一体、在自然中获得精神解脱”的自由状态、人生理想和追求。

(二)岭南民俗文化的建筑形态向度

岭南民俗文化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独特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判断以及实践行动。其中,“住”即建筑是这一文化形态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而由此彰显的生态意蕴在当前历史语境中更应引起重视和充分的挖掘。为诠释岭南民俗文化这一文化气韵,本文以岭南建筑文化为例略作说明,以此管窥岭南民俗文化中的生态价值诉求。

1.潮汕建筑

如果说中国传统建筑饱受儒家文化的侵淫是毋庸置疑的话,那么建筑风水则是传递儒家文化尊卑秩序等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因为地处沿海,土地稀缺,资源匮乏,所以百姓多以宗族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美学观念就自然融入民居建筑。一般而言,在追求生态平衡的营造理念时,无论贫富贵贱,房前屋后、室内室外多设有花园,有条件则种上芳草嘉木,营造叠石理水,普通人家则种有各种花草树木,置身于一个幽美的近乎自然的环境之中,以获得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潮汕园林更与苏州园林等并称中国四大园林。这些都是追求与自然和谐,追求好的生活环境、好的生活质量的体现。

通常说来,潮式民居源于中原古风,吸收了北派风格,结合地方的环境、天象,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四合院的改进型的下山虎式、四点金式、驷马拖车式等组合的村落。它的抗风、防震能力强,形式美观大方。从营造的生态价值来看,潮汕民居的选址必须宽敞平整,屋前有宽阔平地;屋外地势东下西高,前低后高;屋前有水,屋后有山;住宅四周的植物生态良好。这正是人的自然属性的自然流露。

2.广府建筑

通常而言,“广府”多指珠三角这一区域,“广府”建筑则通常指大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的建筑。广府民居通常符合通风与阴凉的要求,是岭南建筑的共同特点。典型的广府民居还有一个很大的“镬耳”特征,其屋两边墙上筑起两个像镬耳一样的挡风墙。典型建筑有广州西关大屋、广东清代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等。

该民系建筑的建筑特征和文化特征有别于潮汕建筑和客家建筑,因此也成就其独特的生态文化底蕴。从历史史料以及田野调查可以发现,广府民系建筑多以聚居的形式出现;因为地处低纬度地区、东临南海、常年高温多雨,所以对建筑物的通风及绿化的要求很高,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潮、防晒;还有就是由于近代以来深受西方建筑思想影响。在这些主客观、内外因影响之下的广府建筑最突出的生态表达就是窗户朝南,背面较少开窗,一楼架空,这样就很好地规避了雨季湿气的侵入,保持了较好的取暖和通风效果,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广州上下九的临街商铺、开平的骑楼等。

3.客家建筑

“客家人”是汉民族中生活方式最为独特的一系,他们大多善于耕读,对大地、对人生都特独到的见解。他们为躲避中原战乱,一路南迁,从故土辗转颠沛,途径江西、福建、湖南等地,最后一次大迁徙将根基落脚在广东的梅州、河源、惠州和深圳等地。因为他们均为从外地流入南粤,相对本土居民而言他们是“客居”的状态。出于安土重迁的文化理念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利用,客家人发明了奇异的建筑夯筑方法,有围龙屋、土楼、四角楼等。

这些客家建筑形式,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以坚固为例,客家民居依山而建,墙胚厚实;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墙体多以黄土、碎石和石灰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类似“三合土”的方式夹板浇筑而成,必要时还浇灌米浆,使得墙体更加坚固,同时具有良好的防风和抗震效果。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论述中不难发现,岭南建筑文化它本身就有充足的空间展现生态取向,成为解读岭南建筑文化构成的一个向度。

(三)“两观三性”的建筑哲学阐释

关于岭南建筑文化的生态意蕴,我们认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教授提炼的“两观三性”是一个准确地概括。“两观三性”中的“两观”,本质上而言,是对岭南建筑文化中的生态性征的学术表达。所谓“整体观”,何院士认为“建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社会学、生态学、工程学等学科,包含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融汇和整合。就一幢具体的建筑而言,它涉及城市规划与景观营造、文化传承与创新、建筑功能与造型、内外空间布局和科学技术的应用等方面”1。即是说建筑规划或建筑语言,向世人所传达的思想要体现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文化和载体的关系等等,也即岭南建筑文化十分注重整体的协调性,每一处规划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添加,而是反映了建造者、房屋拥有者对宇宙、世界、四时、人生的态度。就中国文化的气质来讲,整体性(“大一统”)恰恰是其最显著的文化个性。因此“整体性”的表达就不可能忽略生态环境因素,相反,这一主张和理念却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广州的陈家祠、佛山的梁园、河源的四角楼都是经典案例。

所谓“可持续发展观”,用中国话语来说,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观。作内涵丰富和外延拓展,可持续发展观还扩充到自然和人文领域,提出融通研究视阈,重点挖掘人文生态问题。对此,何院士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和凝练,使之渗透到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中去,从而成为建筑创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当代岭南建筑创作探索》一文中,他们提出“建筑创作要体现生态观、科技观、社会观和文化观等”,“要创造条件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2。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贯穿在建筑的全过程中,包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建筑空间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节能技术”3等方面。

可见,不论是传统岭南建筑创作的实践还是当代岭南建筑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生态取向贯穿始终。而如果说在传统生活世界中,生态诉求处于不自觉的“自在”状态,那么现阶段,则是生态意识的觉醒“自为”状态。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生态价值在建筑领域的生存空间和话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拓展,相反,随着人口增长,人口住房需求和规划设计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危机,而为了缓解这种紧张状态,在建筑创作及其实践中,“生态”这种非实用性的功能或价值理性诉求就必须让位于经济理性了。这种源自岭南建筑文化本然状态的理念在当下的实践中成为一件奢侈品,以至于在时下被拿出来叫卖。从文化反思的层面来看,这种状态恰恰反映了“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焦虑”,“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存在方式、生活样式”1。

二、岭南建筑文化的现代性境遇

当前,岭南建筑文化领域正在发生迅猛的变化,促使岭南建筑固有的文化地域品格渐失特色,从而宣示了一场深刻的建筑文化危机。

从感性层面来看,近年来从沿海到内地、从大城市到小乡镇,各种奇葩建筑拔地而起,一种是攀比高度,追求建筑高度的排行,这一态势不但没有在批评声中减弱,反而成为一种另类时尚;一种是攀比奇异度,一味谋求建筑设计的新奇怪异,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和少数病态建筑美学群体与个体;第三类则是在部门利益操控之下,无视建筑文化建设的规律而大拆大建。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批评为“奇奇怪怪的建筑”,从现象上来看是经济问题,因为不可否认,后面的资本、金钱和价格因素在左右人们的选择能力。但从国家发展政策的层面还是可以断言,相关领域存在专业人才缺失问题。2沿着这一分析思路,在理性思维的指引之下,我们发现,导致岭南建筑文化中的生态文化被阻断的命运,至少涵盖了内外因五个方面:

第一、市场化洗礼。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型塑了生活方式,从而也深刻制约或影响了岭南建筑文化的生态取向。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从事经济活动是小农生成之外的狭小领域,而面向自然则是每天的必修课,人们必须向自然索取一切必须品。“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但随着商品经济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自然和生态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经济理性。这堪比一次伟大的十字军东征,目前我们所处的阶段,岭南建筑文化的时代境遇只不过就是这一趋势的缩影和代表。

第二、城镇化“围城”。我国历史上很长一个时期处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阶段,但随着现代化大潮如洪水猛兽一样席卷中国大地,古老的土地上正在上演着一曲曲文化的悲歌,从而也导致了岭南建筑文化的宿命。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大量人口涌向城镇的同时,人们遗弃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故土,“十室九空”虽说夸张,但在城镇化趋势下注定是挥之不去的“囚笼”。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即开风气之先河,但也未尝不是自饮一杯文化的苦酒。

第三、西方建筑理念冲击。广东地处东南沿海,自古以来开放较少,偏僻和封闭,曾一度成为政治犯流放的最佳场所。但自鸦片战争以来,出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批有识之士掀起了西学东渐的热潮:一是办新学、习西文、学礼法;二是大量翻译和引介西方文化典籍,其中当然包括西方建筑思想及其文化;三是主动输入西方建筑理念,从理论走向实践,一大批西式建筑拔地而起。对此,只要漫步于江门、佛山、广州等城市就不难发现这些建筑文化特征。直至当下,建筑学界言必称西方,更有甚者愿意将内地市场拱手相让,于是有人悲观地指出,中国已成为西方建筑设计师们的试验田。很显然,岭南建筑文化也深受其害。简单列举一下可以管窥一二:“铅笔大楼”广晟国际大厦、“橡皮擦大楼”广州珠江城大厦、“积木大楼”南丰国际会展中心、“铜钱大楼”广州圆大厦。其实,从现代化的文化气禀而言,一个城市可以现代甚至后现代,但它并不排斥传统,而是能实现不同文化视阈的融通,比如法国巴黎就是典型。

第四、功能性缺失。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也就是说建筑既具有观赏的美学性质,更具有坚固的防水防风防震的使用性质。在岭南区域,因濒临南海,常年温润,所以建造房舍时必须强调通风、节能,而且要很好地融入地理自然环境。其中的生态文化诉求,既具有文化的务虚性,也具有实用的功能性。比如潮汕传统民居建筑,厅堂和各居住空间之间的通透性很好,走廊是关键因素,既保持了较好的通风效果,门廊修建时还施以精雕细琢,外形很是美观。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建造手法在传统社会条件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城市化和人口高度集中的条件下,这些固有的创作手法和诉求就很难实现,而在寸土寸金的市场法则面前,坚固性和美学性的空场随处可见就更不足为奇了。

第五、理念自新滞后。任何一种人类活动的载体,都在一定意义上传递了人类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后的积极成果,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手法,旨在使其固化下来,从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以说,思想一定是被意识到的存在,所表达的就是人们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状态。但是,思想意识或思想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它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生产力水平和基础,换言之,必须反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一旦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会过时淘汰,从而成为新思想、新事物生成和发展的阻碍。我们看到,其实不管是广府民系传统建筑还是客家民系传统建筑,抑或潮汕民系传统建筑,在整个建筑创作哲学思想层面其实是一致的,一是追求天人合一,二是丰富的儒家文化观念,三是超厚重的家族思想。而在现代化的历史境遇中,“大一统”式的追求和存在,已经让位于创造性、灵活性的单门独户,从而导致岭南建筑文化中的生态诉求不能很好地实现。

三、岭南建筑生态文化发展的路径

首先是要强注生态理念,提升生态建筑意识。建筑作为当地文化与环境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形式之一,其建筑文化的发展必须以当地的环境为依托,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脱离当地环境与文化的“高端建筑”都影响着当地生态文化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激流中,“不恰当的房屋形式和方法的引进,使得人与社会分离。这种分离是当地对经济与文化力量广泛失控的一种症状,并进而影响到这些地区环境的所有方面”1。马克思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但同时环境也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来改变的,因此,要注重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改造。国家十三五规划明文规定,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强化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加快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但建筑人居环境尤其是生态取向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问题,而是要纳入整体的城乡建设规划,重点突出生态建设的指标,尤其亟需纳入立法实践,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约束,从而打造有利于岭南建筑文化的生态取向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要拓展表现形式。辩证法的视角认为,一定的内容须借助一定的形式加以反映,而一定的形式则须有一定的内容作为承载,这一原理对于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承同样适用。岭南建筑的创新,需结合当今绿色、生态、环保、节能发建筑理念,因地制宜,通过规划布局和空间组织手法适应炎热潮湿气候,在建筑全寿命过程中,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实现与自然的共生;鼓励被动式节能,侧重遮阳、隔热、通风和理水等方面。总之,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生态取向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发展出适合时代需求的、满足现代生活功能的现实需要。

再次是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在当下中国不遗余力的经济建设背景中,文化发展既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气象,但也深陷“资本”的泥沼而不能自拔,文化产业化、市场化、资本化等异化状态凸显,文化GDP的“囚笼”已然降临。目前,从政府到百姓,普遍存在着对岭南建筑文化的生态意蕴的认知滞后,城市建筑风格缺乏统一规划,新建筑岭南文化特征不明显,现有历史建筑保护政策乏力、利用方式单调,大拆大建现象屡禁不止,缺少文化敬畏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内生问题。因此,必须结合实际,在互联网+的时代,可加大网络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引起舆论和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要加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继承性和文化性,毕竟一定的文化是反映了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坚决遏制住拍脑袋式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严守文化底线和生态红线;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是景观园林人才的培养,有关部门可与建筑类高校建立岭南传统建筑文化见习或实习基地,联合培养人才;同时,兴建岭南传统建筑文化博物馆,重点推介其中的生态文化意蕴,使其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形成持久的感性认识。

最后是要强化科技投入。建成形式是当地文化和材料的结合,在强化科技投入时,应该注意,我们应吸收适合当地条件的技术,而不是“越时尚、越高端”越好。合适的技术选择才是生态文化与环境发展的正确路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必须辩证地理解。如果从纯粹工具理性的角度出发,那么这样的生产力恐怕还不能叫做生产力,顶多是有实现向生产力转化的可能;而工具理性不受伦理道德和文化礼法的约束,必定成为脱缰野马并肆意践踏我们的生活世界。所以,像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记得住乡愁,留得住青山绿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撑。岭南毗邻港澳,面向世界,是先进的科学技术集散地,同时还有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大学等高校的智力支持,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建筑+生态+技术的传统岭南建筑文化生态意蕴保护与传承的道路。首先是规划的思路要融入现代科技精神,其次是建筑选材科技含量标准要高,第三是积极拓展科技融入岭南建筑文化的实现路径,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科技支撑体系,从而将岭南建筑文化的生态意蕴推向世界。

四、结语

城镇化已然成为后发国家特别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的主要路径,由此必然带来大量人口向城镇的集中。从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证经验来看,这一趋势势必刺激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不可忽视的是,迅速流动的人口中绝大多数还是农村背景,他们面对现代化的整合,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地适应和追随时代潮流,纷纷从传统生活世界中脱离出来,嵌入城镇空间,从而形成了人类有史以来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即对传统的坚决拒斥,但却受累于“现代性”的匮乏。于是造城运动、拆迁运动成为当下国人和舆论争相谈论的话题。如果说我们必须“绝对地现代”是断言现代性为“未完成的规划”,那么我们必须守护和继承传统,而不必以文化的阵痛为代价,进而实现发展,这样的愿望是奢侈的吗?本文不想也不能武断地做出定论,但却坚决认为,传统文化中一定蕴藏着治疗现代城市病的强大基因。因此,“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1。而岭南建筑文化的流传和发扬光大,恰好是对生态文明价值诉求的时代脚注。

[作者简介:徐勇志,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朱凯)

Abstract:Nurtured by marine and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Lingnan folk culture is genetically full of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which values the harmony among peopl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ecological balance by 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nature. Lingnan folk culture is spread in various fields of local peoples lives, constituting unique ways of living, aesthetic tastes, values and practices. In Lingnan folk culture, Chaoshan architecture, Guangzhou architecture and Hakka architecture are exemplars of infusing ecological value into building mentality, material selection and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integrity and sustainability with regional, cultural and epoch features. But the forces of modernization, market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have been hindering the spread of eco?culture in Lingnan architecture. To restore and further develop Lingnan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value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becological indexes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regulations, and the demands in accordance with modern era development and modern life functions should be expanded. The cultural bottom line and ecological “red line” should be strictly observed, instrumental rationalism be transcended and professional talents be trained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support. The expansion of employment of sci?tech in Lingnan architecture culture is expected to harmonize city with nature and spread the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Lingnan architecture culture across the world.

Key words:Lingnan folk culture;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e;ecological civilization;culture form;way of living

猜你喜欢

生活方式生态文明
我国奢侈品市场营销策略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能量消耗的调查分析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肥胖青少年开放式运动减肥模式的理论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