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科技发展的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2016-11-25孙越

关键词:协调性环境

摘 要:区域科技是立足于社会系统的特定空间中自然条件、物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差异,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与科技管理者和使用者互动后,形成了该空间范围内相较于其他地区所独有的科技特点。区域科技的本质是在特定社会系统中,基于人类已有认知方式和经验的系统,它表现为特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实际过程。区域科技反映了人类在特定社会系统中关于该系统各要素的认知经验和实践方式的总和,是人类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中介和手段。在实践中,区域科技的发展必须考虑其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以保证科技持续稳健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构建区域科技发展的环境评价体系,为区域科技的发展提供思路和依据。区域科技发展的环境评价体系的重要核心内容是区域科技和区域环境的协调性发展,协调性评价包含了四个主要原则:一是各种科技投入之间的协调性,即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性;二是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之间的协调性;三是科技投入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协调性;四是科技产出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协调性。在这四个原则之下,区域科技发展的环境评价主要通过区域科技创新指数、区域文化支撑能力、区域环保支撑能力和区域体制创新能力加以落实。

关键词:区域科技;环境;协调性

长期以来,环境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对自然的干预超过了自然本身的“度”,而对这个“度”的把握和认识不足导致了人类一直以来的一个错误的认知,那就是环境和科技是天生的冤家,只要科技发展,环境问题就不会终结。然而,如果能够对科技和环境分别做一个深层次剖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科技和环境本身存在的并不是对立不可解的关系,相反,它们实际上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我们可以通过很多事实说明,科技对环境的普罗米修斯悲剧实际上可以得到修正。

一、区域科技发展的支撑要素

要了解科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首先需要选择依托特定区域的科技作为研究对象。以往人们关于区域科技的理解和阐述主要依托于特定的环境来理解,这个环境既包含了区域科技的自然环境系统,也包含了区域科技的社会环境系统,但是不管是区域科技的自然环境系统,还是区域科技的社会环境系统,在具体研究中,我们都将区域科技看作是独立于区域环境的独立系统加以研究,这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区域环境要素对于区域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构建区域科技发展的环境评价体系。

区域科技是在科技基础上关于某一特定空间概念强化的结果,它是由于社会系统的特定空间中自然条件、物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差异,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与科技管理者和使用者互动后,形成了该空间范围内相较于其它地区所独有的科技特点,这种独具区域特色的科技便被称之为区域科技。默顿曾经在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他不仅把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一种社会建制,而且从科学与其他社会体制(如经济、军事、宗教等)的相互依存关系的角度, 探讨了近代科学首先在英格制度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仅把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体制,研究了科学与其他社会体制(如经济、军事、宗教等)之间的互动作用。可以说,默顿的科学社会学为区域科技的界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事实基础,区域科技与其所承担的社会和经济等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某一特定时空下区域科技的发展与该区域内的社会组织模式、管理者偏好、经济发展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业或者体制,它对社会的依赖性远远大于你的想象,科技是社会的科技,尽管它也是一个单独的体系。”1

在上述关于区域科技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区域科技的几个特点:首先它的本质是在特定社会系统中,基于人类已有认知方式和经验的系统。其次,它表现为特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实际过程。最后,区域科技反映了人类在特定社会系统中关于该系统各要素的认知经验和实践方式的总和,是人类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中介和手段。

但是在具体的区域科技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区域科技系统实际是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生存环境等多要素协调发展、互融互生的有机整体。这就决定了区域科技系统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渗透的关系,这种关系同时也包括了区域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虽然也可以依照区域所在而相对划分。但自然系统本身的存在形式往往具有超区域的特点(大江、大河、山脉、气候、大气层等)。区域自然环境的状况这样那样地直接关系到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的状况;所以区域科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能只是从本区域的意义上去理解, 而是应该从更大的范围、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去理解,这也是环境评价对于区域科技在时空上都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进而这种意义规定了正确处理这方面的关系在区域科技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这方面战略我们便可以相应地称为区域科技发展的环境战略。“适宜的地理环境对良好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十分重要。过去,企业进入新领域需要接触原料和市场。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有技术的劳动者选择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不是必须去的地方。硅谷地处美国加州旧金山湾以南,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环境良好。硅谷的发展受益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1环境战略的原则要求也包括两个相关的内容:其一是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促进区域科技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区域科技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特点,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挖掘潜力, 使区域科技发展获得适宜的自然条件支持。其二则是在区域科技发展中有效地保护环境。要依据自然系统的内在联系, 努力维持生态平衡,同时按照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也是后面阐述区域科技发展的评价模型建构所要用到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在区域科技的具体实践中,环境成为了区域科技的必然考量要素,科技与环境也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区域科技环境评价的协同机理模型构建

如前所述,区域科技发展必须依托一定的环境评价体系,区域科技和区域环境本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机体,一些区域科技发展的指标、问题的指数都可以通过环境的一些特质展示出来,因此,构建区域科技的环境评价体系能够帮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研究区域科技的发展情况。一般来说,区域科技与区域环境的相互作用应当是一种和谐有序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通常可以表述为一种协同性的机理模式。区域科技和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而将这种关系整合为一种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分析和了解区域科技进步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区域科技的环境评价体系机理模型建构必须从整合区域科技系统和区域环境系统入手,换句话说,二者协同机理模型的建构首先应当从系统协同机理的理论基础上加以分析。协同性机理从系统的角度讲,可以理解为是:“在保持子系统/要素均衡发展的同时,围绕系统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和促进系统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以实现各子系统、各要素的和谐统一以及系统的整体优化。”2

协同性机理的内在旨趣在于,系统走向有序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相互关联的“相互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的相变特征和规律,协调度与有序度的内涵类似,并可以认为是这种系统效能的量度。系统之间的关联度越大,说明系统联系越紧密,协调性越好。以此为基础,协同性机理强调了系统内部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对系统协调的重要性,根据协同性机理中的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一个活的系统只有在开放的前提下,在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从无序上升到有序或向更高一级的有序态演化。因此,协调思想应该包含系统内部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联互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协同性机理的研究越加深入,包括区域技术创新与区域环境发展的关系、区域科技发展与政府政策、区域社会进步与区域科技进步、区域技术变迁与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关系以及技术创新动力学中的外源因素,即科技进步、社会需要、市场竞争与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而由经济学视角向管理学和演化论的视角转变,创新三螺旋与核心竞争力、演化和知识理论为基础的创新链以及区域环境发展体系及区域科技进步等理论成为区域科技与区域环境协同性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作为系统主体的区域科技和区域环境出发,以区域科技和区域环境发展的各级子要素作为辅助系统协同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区域科技和区域环境协同机理模型构建的研究。

在具体应用研究中,区域科技和区域环境协同性机理模型的构建,首先需要从以下几个协同关系的分析建构入手:

(一)区域环境对区域科技的基本物质保障作用。区域环境对区域科技的基本物质保障作用主要体现为区域环境为区域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承载力。区域科技的发展依赖于其所依托的环境中基本的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为区域科技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物质前提,它是科技在该区域环境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尺度标准,任何科技活动不能超越环境生态承载力的规约而超额度地进行,否则就可能破坏生态链,导致环境危机,最终影响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科技和区域环境的协同性模型中,区域环境为区域科技发展所提供的物质保障是区域科技系统实践所必须的重要前提。除此之外,在区域环境与区域科技的互动机制中,区域环境所提供的环境教育理念还可以为区域科技提供教育输入,为区域科技供给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持;关于区域环境的生态承载力评估则为区域科技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为区域科技的发展界定可用物质财力支持。一句话,区域环境所特有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能够促进区域科技的溢出,从而强化区域科技系统中特定产业人员、技术、资金的吸纳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二)区域环境对区域科技发展的决策保障支持。区域环境对区域科技的另一个协同作用是我们必须依据区域环境要素的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科技发展制定税收、金融支持、产业政策、人才政策以及专项计划等相关制度引导和决策咨询。区域环境自身的平衡和稳态能力能够发挥对区域科技的宏观调控和协调作用,尤其是在新科技产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域环境对科技发展的正面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不仅有效地调节了区域科技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协调并发展了区域环境与区域科技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新事物的产生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其中不乏有艰难和倒退的情况,在这种窘境下,区域科技很难通过自身得以完全自主地发展,很难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诱导企业投资。而这需要省市政府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发挥行政干预的作用,以适当的决策制度和咨询机制为手段,协调区域科技与其他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引导科学共同体进行合作,尤其是推动研究机构的知识和技术向中小企业转移,沟通知识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带头,保障增加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输出机制,促进系统各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发展。而这些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到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否则就会出现科技倒逼环境的反可持续发展局面。

(三) 区域科技系统为区域环境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科技力量。区域科技系统所包含的研究机构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是知识创造、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区域环境的竞争不仅是自然承载力的竞争,也是环境综合实力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核心来源于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资源既包括人才供给,也包括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供给。通过科技系统要素,包括共建实验室、中试基地、企业技术中心、孵化中心等多种方式,实现区域科技系统与区域环境系统的协同发展,通过区域科技系统为区域环境系统的核心竞争力提供科技力量。区域科技系统中的科技研究机构所构成的协同创新网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网络合作风险,是区域科技实现创新的有效方式;而区域科技的创新能够推动科技的革新,在带动区域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区域环境的发展进步。现阶段,以区域科技发展带动区域环境竞争力提升的事实屡屡出现,环境不再是以往单独于社会的纯粹自然环境,它是包含了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相统一的环境体系。

(四)区域科技系统能协调解决环境系统自发的供求矛盾。环境系统的供求矛盾既包括渗入环境发展的市场自发的供需矛盾,也包括科技系统中其他要素,例如技术中介、风险投资组织、科技市场、行业协会、学会、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科技供求矛盾。环境系统在发展中也会出现一些风险性,这决定了区域环境系统在自身发展壮大过程中的艰巨性,除了需要相应的市场经济能量外,区域科技系统的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的核心竞争因素。区域科技系统通过对资源自然性的不均分配的协调,通过提高资源使用率,从根本层面上解决区域环境系统因为自发市场带来的供求矛盾和信息不对称。在区域科技系统与区域环境系统的协同创新网络中,通过区域科技系统的“黏合”和“纽带”作用,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和扩散, 推动了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解决了区域社会系统内部的供需矛盾,带动了区域环境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化。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建立起区域科技与环境的协同性机理的概念模型。模型运行的理论基础主要以协同论和系统论为主,实践基础则主要以系统要素所包含的各种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关系为保障,落实到相应的指标体系中。

三、区域科技发展的环境评价体系建构

根据上述的协同机理模型的有关要求,我们得出结论,区域科技发展的环境评价体系应当是一种协调性的评价体系。所谓协调性评价,是在对协同性理念和协调性机理理解的基础上,以系统论为指导,在复杂大系统内对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进行考量,以形成对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为目标,取长补短以促进各子系统在复杂大系统内的有机融合。对于区域科技系统而言,协调性评价对于区域技术创新协同研究,以及区域内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加快区域内技术创新的有序扩散、形成区域技术创新协同网络,并最终形成地区甚至国家级的创新簇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区域科技依托的环境系统而言,协调性评价对于区域环境中的生态可持续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包括公共决策的制定、公共利益的协调以及区域公众社会参与等方面也有促进和完善作用。

协调性评价的实质在于对系统要素相关联度、目标一致性以及均衡发展的综合评价,这意味着协调性评价不仅仅是要系统达到一种状态的结果,同时也必须是一种调节手段,是一种管理方式和控制职能。协调性评价需要立足于理论的基础,但是必须具备现实和实践的职能,然而在实践中,要想有效地对系统的协同性进行评价,必须要立足于系统开放的外部环境和能够相互作用的内部系统,判断系统的协调性不能只立足于系统的本身,立足于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关联度,而是要从结果上判断系统内部一方的变化发展是否造成了系统之外与之相关联另一方利益的损害。总而言之,协调性的评价是一个必须立足于系统宏观环境,但是也必须深入到系统微观要素,在以理论为指导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和结合实际的绩效手段,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系统要素的融合、结构不断更新优化、功能逐渐不断耦合、目标日趋跟进统一。

要在相对完整的意义上论述环境对区域科技发展的协调性评价及作用,首先要从区域科技发展的环境协调性评价的内涵谈起。结合前面所述内容,区域科技发展的环境协调性内涵应当主要从区域科技系统和区域环境系统两个方面入手,在区域科技系统和其依托的环境系统各自内部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寻求二者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的、稳定的运行机制。“在二者协调发展,形成内在稳定运行机制的过程中,一方的变化和发展都应以不损害对方的利益或者促进对方发展为前提,尽可能为对方发展和进步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要以对方为自身发展的约束条件,选择自己的要素,改变自己的结构,调整自己的功能,以适应和促进对方发展,使各要素不断更新,结构不断优化,功能逐渐耦合,目标逐渐统一。”1

而现阶段,从学界公认的角度出发,关于区域科技发展的环境协调性评价主要从四个原则入手:(1)一是各种科技投入之间的协调性,即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性;(2)二是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之间的协调性;(3)三是科技投入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协调性;(4)四是科技产出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协调性。这四个方面中,前两个方面是区域科技系统本身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评价标准,后两个方面则是区域科技系统和区域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评价标准。而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路,可以在国家可持续战略的方针指导下,以一定的原则和目标为指导,细化具体的准则和措施,用于判断区域科技和区域环境在融合过程中的协调性,具体说来就是:按照协同论和系统科学方法的理论要求,将同步性、互动性、匹配性、延续性和和谐性作为评价要求和准则,对区域科技系统和区域环境系统的协同性进行评价、分析和预测,以为决策部门提供智力参考和决策依据。

依据上述四个原则,在相关理念标准指导下,区域科技系统的环境协调性评价内容包含了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1)区域创新指数。区域创新指数是衡量现阶段区域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反映了区域科技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对生态的关照。在区域社会系统和区域科技系统中,区域创新指数的评价标准大多是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衡量原则的,自主创新能力包括了:创新资源能力、创新攻关能力、创新技术实现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创新人才实现能力、创新辐射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等七个方面。其中创新资源能力主要体现为以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主的G&D;成员所占比例和用于生态创新经费支出;创新攻关能力表现为攻关研究经费、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和经费排名、研发仪器设备支出、国家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所占比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几个方面;创新技术实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成果发明专利申请经费和数量、创新科技论文发表情况、创新专利政策、创新专利机构设置、创新发明奖励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创新价值实现能力主要包括第三产业和高科技研究产业所占比例、高技术产品增加值和出口额比例、高科技产品研发比例、高产学研成果在研发中所占比例;创新人才实现能力主要体现为研究生的培养人数、高科技科研投入经费比例两个方面;创新辐射能力主要包括高科技产业技术增加值比例、跨区域科技合作能力,吸引外资比例等三个方面;持续创新能力包括研发和科技经费占GDP比重、政府财政拨款金额以及科技成果产出等三个方面。

(2)区域文化支撑力。区域文化支撑力主要表现为生态文化的传播和生态理念的输入对区域科技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而这也是区域环境与区域科技协同发展的重要桥梁和中介,它由生态文化的市场份额、人均图书杂志量和人均受教育程度三个部分组成。区域文化的支撑力与区域创新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是互为支撑的,这与互动性的原则要求是呼应的。区域文化支撑力中的区域生态文化市场份额为区域科技的生态创新提供必要前提;人均图书杂志反映了区域文化的竞争力;人均受教育程度则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核心内容所在。

(3)能源环保支撑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域科技进步与区域环境发展在实践上的一致性,这与可持续性的原则要求是呼应的。可持续原则要求区域科技与区域环境的协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社会和生态纳入到同一发展体系中。能源环保支撑力反映了技术生态化的程度,是当前生态文明社会所要求的一个重要核心驱动力。具体说来,能源环保支撑力主要包括:能源消耗比例,主要以资源消耗GDP所占比重衡量;城市环境卫生;城市环保力度几个方面来说明。

(4)体制与机制创新能力。体制和机制创新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它主要通过政府、企业和相应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体现出来。一般而言,体制与机制的创新能力是为区域科技进步与区域环境发展在功能上的一致性做准备的,这与协调性方法论评价中的匹配性的原则要求是呼应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往往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表现:宏观经济管理创新能力,这部分主要以三种产业结构的比例和创收比例为主;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这部分包括了企业改革的比例和国企与私企的结构比;政府管理创新能力,包括从业人员人均科技费用比例、支持企业城市创新资金投入比例、创新管理咨询费投入这几个方面;生态建设创新能力,衡量指标以人均绿化面积比例、人均污染比例两类指标为主。

区域科技进步与区域环境发展的协调性方法论评价,应当着眼于上述四个内容和四条原则相互之间的耦合度和适应度。注重主体利益上的一致性,这与和谐性的原则要求是呼应的。承担区域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个体和企业,而承担区域环境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区域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与作为公益组织的管理机构在目标和责任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会造成区域科技和区域环境在发展中由于主体利益的不一致性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在一个区域体系中, 不同子区域之间在科技、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合理分工协作,在区域合作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起着不同作用。因此,区域科技系统的子构成要素与区域社会系统的子构成要素也有相当大的差异,而在多元差异的子要素之间的协调是区域科技和环境协调的重要评价标准。

[作者简介:孙越,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朱凯)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gional features in natural conditions, material sources, environmental capa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regional governance pattern and so on and after long?term interaction with governors and users,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sess uniqu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essence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proces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transforming society under certain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based on prio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combination of humans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about all elements in certain social system, which is the medium and mean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socie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cological capacity of natur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ensure the sound and sustained sci?tech development, which call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nvironment evaluation system to provide ideas and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re of environment evaluation system is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regional sci?tech and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allocation, which is the coordination of all inputs,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sci?tech input and output,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sci?tech input and ecological capacity, and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sci?tech output and ecological capacity. Guided by the core content,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dexes of regional sci?tech development include indexes of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support cap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nd of institution innovation.

Key words: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vironment;coordination

猜你喜欢

协调性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一种基于非协调性跳频通信的高效密钥协商方法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