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2016-11-25陈列王斌刘某承

关键词:夏津历史演变起源

陈列 王斌 刘某承

摘 要: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夏津自然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是黄河故道地区宝贵的“活化石”,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和遗传学价值。2014年“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因其在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农业景观维持等方面的多功能价值,被农业部正式公布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遗产保护对保护与传承我国桑文化,促进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研究基于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野外考查,探讨了夏津黄河故道及古桑树群的起源,系统分析了古桑树群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并简要阐述了古桑树群对夏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夏津人民选择在黄河改道后留下的风沙地区种植桑树,既可防风固沙,又可发展生产;受战乱影响,夏津黄河故道地区的桑蚕业曾遭受严重破坏,但战乱也使桑葚、桑叶的食用价值被人们重视;近几年,古桑树群的保护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古桑树群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不仅可以为目前所倡导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在思想和方法上提供有益借鉴,而且对于彰显农业的多功能特征、传承地方文化、开展科学研究、保障食品安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可为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起源;历史演变;古桑树群;黄河故道;夏津

桑蚕业起源于中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特别是战国至两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普遍种植桑树,育蚕缫丝,生产多种丝织品,齐鲁地区更是传统桑蚕业的发达地区。2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城东北15公里处,东西宽7公里,南北长8.3公里,面积5 200公顷,拥有百年以上古桑树2万余株,古柿树、古杏树、古山楂树、古梨树等其他果类古树1万多株。各类形态各异、生机盎然的古树名木构成了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资源主体,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古树王国”;公园又因古树名木群立而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博物馆”。古桑树群区植被以混交林为主体景观,植物资源丰富,有55科117属210种,森林覆盖率达61.8%;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雉鸡、斑鸠、啄木鸟、灰喜鹊等随处可见,夏津特产白玉鸟更是鸟中极品。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中国黄河流域桑蚕业悠久历史的见证,蕴含着丰富的生产经验、传统技术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可为现代农业提供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先进理念。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抗旱、抗风和固沙能力,经过千百年的风霜雪雨,古桑树群系统稳定,开放有序,系统内的各种自然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个结构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加强土、肥、水和树体等管理,能够向更高级、更稳定的层次发展。2014年“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因其在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农业景观维持等方面的多功能价值,被农业部正式公布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遗产保护将对保护与传承我国桑文化,促进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对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其历史演变的社会背景,分析其历史演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历史演变实质,以便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符合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保护与发展的策略。

一、夏津黄河故道概况

夏津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为赵、齐、晋会盟之要津。西汉初设县名鄃,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夏津,自设鄃县至今已有2 200多年历史。截至2013年,夏津县辖10镇2乡1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310个行政村,总面积882平方公里,耕地5万公顷,总人口50.73万,以汉族为主,另有回、蒙、朝鲜、满等少数民族。2

黄河改道后留下的河道称为黄河故道。通常认为,《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河道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黄河河道,人们称这条河道为“禹河”。这条河道在黄河下游历史上的洪泛区孟津以上被夹束于山谷之间,几无大的变化。在孟津以下,汇合洛水等支流,改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汇合漳水,向北流入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以北的古大陆泽中,然后分为几支,顺地势高下向东北方向流入大海。

据统计,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 590次,大的改道26次(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统计),其中又有6次影响巨大的改道34。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历史上黄河多次流经夏津,又多次改道,每次迁徙后都留有故道遗迹。对夏津影响最大的故道有两条:

一是东周黄河故道。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决口于宿胥口1(今滑县东北),河道从禹河故道向东迁移40公里,经滑县、大名、清河由沧州、黄烨入渤海,史称汉志河,行河613年。2黄河改道后在夏津县境内形成西南—东北向河流,此河在县境内长39公里,河槽宽300~900米,加之决口扇形地,河床宽度在0.5~12公里之间,河流总面积22.6万亩。西汉末年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第二次大改道,“河决魏郡(今濮阳西北),泛清河以东数郡”3,河道向东迁移80公里,在夏津境内留下东周黄河故道。故道左为陈公堤,右为开阔高地,历经千百年风积作用,河内沙丘密布,岗、坡、洼地相间。因地形特殊,风、沙、旱涝等灾害频发。

二是宋时黄河故道。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第三次大改道,在澶州(今濮阳县)商胡埽大决,在黄河两次南迁之后向北迁移40~80公里,经大名、馆陶、临清、景县、东光、南皮由青县、天津入渤海,史称“商胡北流”,行河146年。②此河在夏津县境内长33公里,河槽宽300~800米,加之决口扇形地,河床宽度在2~2.5公里之间,河流总面积4.6万亩。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第四次大改道,河决阳武光禄寺村周视堤口4,在夏津境内留下宋时黄河故道,因在县境西部亦称西沙河。

因东周黄河位于陈公堤以上,也称堤上沙河;宋时黄河位于陈公堤以下,也称堤下沙河。黄河主流两次流经夏津县,改道后为这里留下了一片30万亩连绵起伏的沙丘地。当地有“无风三尺土,有风沙满天,关门盖着锅,土饭一起咽”的民谣。

二、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起源

桑是地球上一种古老的植物,在早白垩纪(距今135~70百万年)时,被子植物在整个植物群中间的种类数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在确知的化石中就已有桑科存在。桑作为自然资源的利用,自古迄今主要是叶用、材用、果用和观赏。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开始栽桑养蚕。5

《诗经》是西周到春秋中叶以前(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总集,里面可以看到黄河中下游各地以桑蚕丝织为题材的诗篇,说明当时桑蚕丝织已比较普遍。在黄河中下游各地中,又以山东的桑蚕业最为发达。山东在周代是齐、鲁两国的封地,所以现在人们还把“齐”“鲁”两字作为山东的简称。《谷粱》《管子》《左传》等古书中有不少齐、鲁两国同桑蚕有关的故事,据此可以推测,春秋战国时代山东的桑蚕业相当发达。山东桑树统称“鲁桑”。《齐民要术》一书中载有:“桑有黑鲁、黄鲁之分。”《蚕桑萃编》亦曾记述:“鲁桑为桑之始。”可见鲁桑品种在桑树演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所在地为东周黄河流经后改道遗留下来的沙河地,距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特殊地形导致这里风沙肆虐,民不聊生。夏津人民经过上千年的努力,植树造林,抵御风沙,至清中叶时已是林木郁郁,一望无边。桑树是夏津黄河故道独具特色的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当地著名的腾龙桑、卧龙桑等古树已有1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他古树的历史亦多达几百年,由古桑树树龄推测,当地人民与风沙的斗争是坚持不懈的;而选择经济、生态双效突出的桑树广泛种植,则充满了智慧和远见卓识。桑树生命力极其旺盛,根系发达,根深可达4米,在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也能生长,抗低温、耐高温、耐盐碱,具有强大的防风固沙和保土功能。因此,桑树是北方风沙区治理首选树种之一。同时,桑树寿命长,经千年且能结果,并且没有大小年,进入产果期后年年都是盛果期,这对于灾荒年代人们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据战国《禹贡》记载:兖州“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意思是说,水患既除,宜桑的地方可以养蚕了,本已迁至高丘居住的人民,现在可在平地建立家园了。说明远在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与水患展开了斗争,并且将桑树作为水患之后的主要造林树种了。夏津县域于唐、虞、夏、商、周时期属兖州之域,可以想见,当地人民在饱受黄河水患困扰之后,为发展生产和治理风沙,必然会选择在故道地区植桑养蚕。由此推测,夏津黄河故道地区古桑树群的起源应可追溯到黄河第二次大改道时期即公元11年。

三、古桑树群的历史演变

东周黄河改道后,给夏津留下了一段沙丘绵亘的黄河故道。当地人民为了防风固沙植桑造林,延续至今形成了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经过千百年的利用和选育,如今桑树在夏津已经由“叶用桑”变为“果用桑”,面积也在不断变化。古桑树群规模和用途的转变,与我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山东地区桑蚕产业的发展演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具体来说,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东周黄河故道形成至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山东地区是我国桑蚕业最发达地区,受此影响,夏津人民选择在黄河改道后留下的风沙地区种植桑树,一方面可防风固沙,另一方面可发展生产,此时期为故道地区桑蚕业逐步发展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推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及车同轨的重大举措,促进了地区之间经济、商业、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往来和交流;汉承秦制,并在王朝建立初期采取与民休息、薄徭轻赋、提倡农桑、鼓励商贸等进步措施,对外拓展疆域,巩固国防,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扩大同周边邻国和西亚、南亚各国的经济、商贸和文化交流,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秦汉两朝四五百年间,我国桑蚕生产有很大发展,而最发达的是在黄河下游的山东一带。可以推测,黄河故道地区的人民,为了改善风沙区生态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这一时期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桑树应是得到了很好发展。

第二阶段,三国至两宋时期,受战乱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桑蚕业在波动起伏中逐渐衰落,夏津黄河故道地区的桑蚕业也遭受严重破坏;但战乱也使桑葚、桑叶的食用价值被人们重视,有时甚至成为救命粮食,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桑树资源的保护。

东汉末黄巾大起义一直到晋朝统一全国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我国北方长期处于战乱之中。晋朝统一全国后不久,我国又再度陷于分裂战乱的局面。316年西晋王朝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陷入二十几个地方政权的战争之中,即所谓十六国时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造成“人皆疏散”“千里无烟”的惨景,十六国以后北方又陷入另一分裂状态,即所谓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统治长江流域,这是此后百多年相对比较安定的地方。420年东晋灭亡,由刘氏建立宋王朝,以后刘宋又相继为齐、梁、陈王朝所替代,是为南朝。1从汉末开始,每当战乱,北方经常有大批人口逃到江南避难,北方人口锐减,蚕业生产也逐渐衰落,但这时期北方的桑林还是很茂密的,所以北方每遇战乱,桑蚕业衰落下去;战乱结束,桑蚕业又渐渐恢复过来。

隋朝统一全国后重视发展农业,其中包括桑蚕业。唐朝前期十分强盛,唐玄宗开元年间(714-741年)经济繁荣达到顶点,黄河流域的桑蚕生产技术也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转折点。北方在这次战乱中又遭受极严重的破坏,“荆棘丛生,豺狼嗥叫”“人烟断绝,千里萧条2”“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3”。可以想见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桑蚕业必然遭受严重破坏。但安史之乱对我国长江流域没有什么破坏,这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继续发展。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经济破坏严重,蚕桑生产倒退。北宋统治的260多年间,由于契丹、西夏的侵扰,女真(金)的攻战,这些原始民族在征战中必先砍伐围林桑柘,北方桑柘生产从此萎缩下去。待至北宋末,“陕西上户多弃而居京师,河东富人多弃而入川蜀,河北衣被天下而蚕织皆废,山东频遭大水而耕种失时”4。但与此同时,东南地区由于在中唐以后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南宋时期,北方的金、蒙古国虽提出发展蚕桑业的号召,但已难以阻止黄河流域桑蚕业的衰落之势。

与此同时,每当战乱的年头,田园荒芜,北方老百姓都储备大量桑葚备荒。《魏略》:杨沛为新郑长,积乾葚以御饥。《齐民要术》:葚熟时,多收,曝干之,凶年粟少,可以当食。南北朝时的几次大饥荒,黄河流域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是依靠桑葚活命。桑葚号称“春果第一枝”,在夏津的成熟期一般在小满前后,此时麦子待熟,青黄不接,正是一年中最困难的时候。当地居民采食葚果解决粮食不足问题,同时,把桑葚晒成干当粮食储存,周年食用。而桑叶,也是很好的食材,灾荒之年,百姓采而食之,用它做菜窝窝、熬粥。战争使桑树的食用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也为黄河流域古桑树资源的保存提供了可能。

第三阶段,元朝至民国初期,受棉花栽培的影响,我国桑蚕业整体趋于萎缩;但夏津黄河故道地区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状况,人们进一步对桑树进行改良,在风沙严重地区选择桑树中抗旱耐瘠薄果桑品种继续种植,并且规模不断扩大。

南宋后期长江流域开始种植棉花,随着栽培区域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元朝中叶长江流域种植棉花已比较普遍,并扩展到黄河流域。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丝织品逐渐被棉布取代,丝绵被棉花取代。因为棉花的生产过程比蚕丝简单,单位面积产量也较高,植棉对桑蚕业的排挤作用日益明显。明代中叶前后,棉花种植区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丝织品和丝绵被棉布、棉花取代,丝茧的社会需求不断减少,桑蚕业逐渐衰落。

元末,山东是红巾军与元军长期作战的地方;明朝建立前后,数度兴兵北伐元军,山东又是主战场。战争使夏津受到沉重打击,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夏津全县仅存600多户,4 000余人。尽管此时夏津县人口很少,但桑蚕业仍是夏津主要贡赋来源之一,据明嘉靖《夏津县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夏税“丝绵四十二斤六两五钱六分”。朱元璋主政后,利用行政命令手段,从山西洪洞县等地大举向山东迁移人口,夏津便是移居安置地之一。就在经济开始复苏之际,夏津又因朱元璋去世之后的权利斗争而再度受难,人口又减,直到嘉靖王朝,社会才较为平定,经济有所繁荣。明嘉靖《夏津县志》记载,嘉靖十年(1531年)夏税“丝绵折绢二百九十匹九寸三分二厘二毫五”(丝绵二十两折绢一匹),丝绵产量已远远高出洪武年间,说明夏津地区的桑蚕业逐步得到恢复。1

清康熙13年(1674年),知县朱国祥见夏津黄河故道地区“沙漠荒凉,人烟凋敝”,“地半沙滩,不宜禾稼”,“且喻以多种果木,庶可以免风灾而裕财用”。当地百姓遵照知县意见,结合千百年来的治沙造林经验,仿照前人继续在沙地中种植桑树,至清朝中叶时沙河一带已是桑树郁郁,一望无边。20世纪20年代,夏津县桑树种植达到高峰,据不完全统计,面积近8万亩。相传黄河故道内树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而脚不沾地”2。

第四阶段,民国中期至21世纪初期,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受战争和人为因素影响,再次遭受严重破坏;直到近几年,古桑树群的保护才受到大家的重视。

日伪时期,借助繁茂的树林和起伏的地势,土匪在此常有出没,当局为剿匪,砍伐了大量树木。解放初期到文革期间,因以粮为纲,毁林造田,古桑树又遭劫难,只有地形复杂、沙岗众多的村庄,古树才得以幸免,也正因为古桑树群的存在,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靠着桑树,附近村庄少有人因饥饿而亡。21世纪初期,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灌溉条件的改善,新一轮的毁林开荒开始,加之桑果难保鲜,交通不便,致使果实运不出,虽年年丰收,效益却不高,古桑树又被大量砍伐,以致古桑树仅剩6 000多亩。近几年,由于交通条件改善,效益突增,加上政策保护,古桑树群得以幸存,并且新植桑园又增万余亩。

四、古桑树群的现实意义

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已经与当地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集农、林、牧为一体的农业系统结构。现如今古桑树群区域内的古树、沙丘、河流、村庄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古桑树群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为目前所倡导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提供有益借鉴;同时,对于彰显农业的多功能特征、传承地方文化、开展科学研究、保障食品安全等也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开展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有以下几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是古桑树群是我国桑蚕产业和丝绸文化的历史见证。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桑立国,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象征。特别是战国至两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普遍种植桑树,育蚕缫丝,齐鲁地区更是传统蚕桑业的发达地区。夏津人通晓关于桑树的食用、饮用和药用价值。千百年来敬树、爱树、护树已成传统。风俗习惯中存在着古桑树文化元素和个性特征,桑树文化也蕴含在食文化、养生文化、药文化、生态文化等多种文化中。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自然界和祖先留给现代人的珍贵财富,历经千百载,与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反映了环境变迁,世事兴衰,是科学考察和历史探索的活档案,非常值得认真研究,发扬光大。1

二是古桑树群是我国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之大成者,体现了“天地和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历史上黄河泛滥,形成了夏津的地貌。黄河故道内的古桑树群农业系统既是黄河流域农桑文化的代表,也是千百年来夏津人民防风固沙工程的伟大成就。古桑树群系统是在天然生态系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夏津人民为抵御风沙危害,选择种植抗旱、防风、耐瘠薄且有经济价值的桑树,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前提下生产水果,并在加工后(晒干)作为生活的食粮。同时,为增强防风效果,控制病虫害,增加收入,又在系统内种植桃、杏、梨、柿、山楂等其他经济林果及多种其他落叶乔木、灌木和草本,不同树种构成稳定的群落结构,既控制了水土流失,维持了生物多样性,又增加了农民收益,达到了最充分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目的。

三是古桑树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样板。数百年的古桑依旧根深叶茂,冠幅达10米,即使是千年老树,依然硕果累累,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之余,一棵古树平均年产桑果400千克,鲜叶225千克。目前夏津县古桑树群除桑葚鲜果采摘外,其深加工应用领域也极为广阔,终端产品有桑葚罐头、桑葚蜜饯、干果、果汁、桑葚膏、桑葚酒等;同时古桑树群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众多古树形态各异,或群或孤,春华秋实,别样美丽,为地方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优质景观资源,现已成为当地旅游开发中的支柱项目。

[作者简介:陈列,北京林业大学助理研究员;王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某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古东)

Abstract: The ancient mulberry community in the old course of the Yellow River, a testimony of the natur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Xiajin and a valuable “living fossil” of the old course of the Yellow River, is of great ecological, economic, cultural, social and genetic value. Because of the value in s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biological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landscape maintenance, the ancient mulberry community was listed one of the second batch of China's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in 2014, which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mulberry community. Based on literature research, survey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origins of the old course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of the ancient mulberry communit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mulberry communit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briefly st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ncient mulberry communi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Xiaji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people of Xiajin planted mulberry trees in the sandy area, the old course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planting functioned as a protective system for windbreak and sand?fixation and promoted production as well. Affected by wars, the silkworm industry of Xiajin has been destroyed, and meanwhile, the edible value of mulberry and mulberry leaf has been noticed.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mulberry community. The agriculture biodiversity,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system and uniqu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ancient mulberry community can not only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in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curren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recycling agriculture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e, but also have significance for demonstrating the muti?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inheriting national culture, conduc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nsuring food safety and so on. The research also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mulberry community in Xiajin.

Key words: origin;historical evolution;ancient mulberry community;old course of the Yellow River;Xiajin

猜你喜欢

夏津历史演变起源
夏津县椹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夏津方言“公羊、 麻雀、 田鼠” 名称的方言地理解释
圣诞节的起源
奥运会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夏津桑园里挂满“知识果”
万物起源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