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探索与实践

2016-11-25冀晓军

长江丛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服务型高校

纪 凡 冀晓军



构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探索与实践

纪 凡 冀晓军

【摘 要】本文主要是结合目前的时代发展状况,分析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于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为构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 服务型 学生党支部

一、绪论

构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是在新形势下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和研究扩大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工作领域,提出了创新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角度,不同于往日的以党支部或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思路,而是将学生党支部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并嵌入到服务型的新的思路当中去,在切合了新常态下的党建工作特别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需要。

深度领悟党组织建设的新动力与内涵,全面加强高等学校服务类型党支部建设,全面推动在校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是目前高等学校在校生党支部建设的主要内容与主要任务。这个的创新点是在考虑到高等学校在校生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将高等学校在校生特有的主体性体现出来,成为本章研究之亮点。

二、当下学生党支部的发展情况

目前在我国的各个高校多有学生党支部的存在,从普及率的角度来看还是比较客观的,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一些学生党支部也在班级开展了一些活动,对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觉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笔者在走访一些学生党支部的时候也发现,有一些学生党组织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是形同虚设,很少起到作用,同时,因为学生党组织的工作往往不能很好地开展到位,导致很多同学不是特别愿意参与到党支部开展的活动中,这一点还是比较多的。

由此可见,尽管学生党支部在很多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这也是本文重点关注的地方。

三、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建构

对于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要将这些问题落实到实处,到具体的运用层面,我们之后的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可以以学生党支部为基础,以学生党员工作站和志愿服务团为主要平台,全力打造出党支部服务党员、工作站服务人员等清晰服务定位的“1+2”(一组织+两平台)方式。重点解决只有服务组织而没有服务指导平台,组织内结构复杂,组织功能混乱,职能分的不清楚,活动性不够等等问题。党支部的建构以上3个方面为基础,一起作用共同进步,为建设服务类党组织做好支撑杠杆。

高等学校党支部将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定积极分子与大学生党员,高等学校支部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高校积极分子的培养,学生党员的管理等等,学生党员工作站应在在校生之间展开,开展与学生学习有关的科研活动,创新交流,团结友爱,互相扶持,心理辅导等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开展以服务校内师生的各类文化活动。致力于全力打造学生党员、学生积极分子及其他在校学生走入社会,服务人民大众的平台。

四、研究意义

随着时代是进步与思想的进步,服务类的组织开始被学校教育人员所重视,也给未来的高校党支部的指明了方向,重新建设与完善高校党支部的在服务上的功能,充分体现现代高校学生的各种素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高校党支部的作用,高校党支部的社会效益就在于完善服务类高校党支部的探索与实践,这一点完全的顺应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具有相当重大的战略意义。高校在校生服务类党支部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党员的服务学生的意识,能够促进学生党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这一研究在适应了现今教育管理的现实需要,以及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是高等院校越来越复杂的在学校工作真实需要,有助于满足在校生各个方面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党员工作应从管理学生党员,转变为服务于全体学生方面全面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目标从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为主扩展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主。还有建设与完善高校服务类学员党支部,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随着新的教育体制的革新,高校学生工作的方式、教育高校学生的内容等等必须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而进行合理的教育体制的革新。

五、结语

文章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于现状问题的研究,在当下,很多的学生党支部流于形式,基本上很难真正起到作用,本次文章研究的最大意义就是可以通过研究提出一些最为基本的意见和建议,并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可以尽快摆脱学生党组织的涣散面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工作开展中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活化学生党组织,强化服务职能,真正成为在学生群体中有权威、有影响、有号召力的组织,更好地服务于党的建设工作。成为学生工作开展的桥头堡,社会能力提升的充电站,学生素质跃进的主战场,为培养学生党员的党性,加强党在学生群体中的吸引力和主导力做出一定的贡献。二者也是文章研究的最终目的和根本立脚点所在。

参考文献:

[1]陈翔磊,马波.独立学院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研究[J].教师,2011(23).

[2]杨新建,潘旭阳,付益.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策略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1(02).

作者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纪凡(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学生党支部服务型高校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党组织生活研究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的途径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