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016-11-25

长江丛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高职

周 云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周 云

【摘 要】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应当根据经济发展及岗位实际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并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职业性”,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就业,但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上存在不足,制约着专业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物流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职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不足

(一)专业建设思路不清晰

高职的物流管理教育应当顺应经济发展,使其学生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并可顺利就业,但现在很多高职院校过多的传授理论知识,并没有传授足够的实践技能,致使学生应用能力较差:首先,高职在未深入了解市场发展前提下设置课程,其教学无法适应不断调整及变化的物流产业需求,并且,实践基地、硬件设施等的建设也不尽人意;其次,物流专业培养的口径不适当;最后,专业建设理念并没有兼具“灵活”及“相对稳定”特点。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职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在充分考量当地物流发展状况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从业技能,使学生毕业后符合岗位任职标准,但现在很多高职的课程设置特色不明显,和本科教育区别不大,这样会让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定位、发展方向认知不清,阻碍着优秀人才的培养,为此,高职应当根据岗位实际需求改进课程设置,使其专业培养的实践性、应用性特征明显,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就业[1]。

(三)学生实践素质不高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应当具备良好的硬件设备、实践基地及师资条件,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指导下迅速提高应用技能。但现在有些高职实践环境建设不良,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不高,表现在:①因缺乏重视,在基地建设方面投资较少;②日常使用物流软件完成教学,实践条件不高;③没有安排高质量的课外实践,管理很松。

(四)师资建设比较欠缺

目前,高职物流专业的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第一,因物流专业在我国出现时间很短,致使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物流教师很少,无法满足大量培养物流人才的需要;第二,物流教师的知识储备有待提高,现在很多教师是从管理、经济等专业转来的,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第三,物流教师实际操作技能较差,这些教师实践经验匮乏,也缺少专门的培训,致使培养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上存在困难,这样一来,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也无法被凸显。

二、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对策

(一)明确人才培养思路

首先,与本科教育相异的是,高职物理管理旨在培养操作型人才,因其面对的是基层物流工作,要求学生应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因此,“为突出本专业的职业特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物流应用素质,并根据最新物流理论和实践的现状,持续创新,在实际训练中让学生习得最新的技能和操作技术”应成为其建设思路。物流企业及企业物流是实际物流岗位的两部分,高职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设置培养目标;其次,高职应当依据自身实际能力建设物流专业,不可急功近利,尤其应是,应当深入考查、分析本校的实践条件及师资建设状况;再次,高职专业设置应当符合实际市场需求,因此,其应当深入考量本地经济发展状况。

(二)完善课程体系

为培养优秀的物流人才,高职应当使其课程体系完善、合理,在设置课程时,高职应当致力优化学生能力、并面向实际岗位需求,全方面优化学生的素质、技能及知识储备。尤其是,学生应当突出“高职”特色,加强实践训练,为优化学生技能,着重提高应用技术及知识的能力。为保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高职设计教学方案及课程系统时,应紧扣职业能力的提升;此外,高职应根据在实践物流工作需要来传授知识。

(三)改进教学方式

对高职学生授课时,应当区别于本科学生,采用适合于他们能力及水平的手段及方式,这样才可最大的发掘学生潜能、促进创新意识的养成、素质的提升。教师应当采用参与、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思索及创造的过程。应注意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应积极探索、而非被动接受;教师是学习的引导、组织者,而非一味灌输知识。教师还应当致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式,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精神[2]。

(四)加强师资建设

高职教师应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实操能力及理论水准,才能够胜任培养合格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工作,为高效实现人才培养任务,高职应当加强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尽快使得本校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学术水准、业务能力及思想素质,为此:①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组织培训及进修活动;②为让教师具备较高的物流技能,让教师到实际物流岗位上进行锻炼、实践;③不断丰富教师队伍,将同时具备物流岗位经验及教学能力的人才引入本校。

三、结论

目前,我国有些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清晰,且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缺乏重视,无法适应物流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为此,高职应当在充分考查本地情况及学生素质的前提下改进办学,并在课程设置、硬件建设方面突出“应用”,使其毕业生受到社会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李强.基于项目法的工学结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4,03(5):130~132.

[2]齐君伶.企业需求视角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7):75~77.

作者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高职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