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台湾“政治转型”中的关键变量——蒋经国

2016-11-25齐远飞

长江丛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台湾蒋经国

齐远飞



论中国台湾“政治转型”中的关键变量——蒋经国

齐远飞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台湾的政治转型被看作是“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典范。蒋经国的个人特质与“民主化信念”在台湾政治转型中扮演了关键变量的角色。面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更确切地说是执政当局在内外环境变化的压力下所做出来的理性的策略选择。蒋经国如何成为“整治转型”中的关键变量,这与其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个人经历等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政治转型 关键变量 蒋经国 台湾

本文试图从蒋经国的苏联留学经历、党政特工的特殊从政背景、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尤其是江南案对其改革决心的触动等几个方面探讨其独特的影响,以求弥补学界的些许不足。

一、早年留学苏联受共产主义熏陶

从1925年到1937年,蒋经国作为中国官派留学生到苏联学习。

经过长期的苏式教育的熏陶与社会主义的磨炼,蒋经国成为了一个完全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并试图用共产主义的思想付之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大家站在一条革命阵线上,巩固中国及世界的无产阶级组织,争取中国的独立,在中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①在其父亲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杀戮共产党员的时候,蒋经国为了和蒋介石划清界限,公开谴责其父亲“不再是革命党,成了反革命分子”。②由此可以看出,蒋经国深受苏联共产主义影响,并对社会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接受和实践。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影响,也使得他能够清晰敏锐地洞察时代发展的脉搏,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关键性抉择。

二、党政军特的政治经历与绝对权威

蒋经国回国后,作为“太子”的他当然成为蒋介石的重点栽培对象。他从担任江西保安处少将副处长开始,先后担任江西省行政监督专员兼保安司令等职。日本投降后,蒋经国担任外交部东北特派员,负责和苏联交涉接收东北。在国共内战期间,蒋经国担任上海区经济管制委员,主持上海币制改革和金融调控工作。退台之初,蒋经国便控制了台湾的政工系统、情治系统、特务系统和党务系统,集党、政、军、特种种权力于一身,相继担任“国防政治部”主任、“行政院长”等职务,并最终成为“中华民国第六任总统”。

蒋经国党政军特的政治背景以及他与“高层”的关系,使得他能够带领这些“政治高层”,突破障碍,走向政治改革之路。同时,在其长期的政治生涯中,蒋经国也深知既有体制的弊端和不足,认识到政治改革的必要性,为其更大决心和更大规模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蒋经国对西方民主思想的了解和熟悉,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美国。他先后五次访美,美国民主政治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美国的民主制度,是三权分立的制度,国会监督政府,政府有能,国会有权。美国的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确实受到宪法的保障。这些,都应该是蒋经国心向往之的事情。”③需要说明的是,这也正是美国所要期待的效果,期望他的盟友也效仿美式民主道路。

另外,蒋经国喜欢任用有留美教育背景的官僚,如连战曾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公法与外交学硕士学位,政治学的博士学位;宋楚瑜曾获得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政治学硕士,天主教大学图书管理学硕士,乔治城大学政治系博士学位。④他们深受美国政治文化思想影响,信奉理性化的决策。他们受到蒋经国的重用,同时也对蒋经国具有一定的决策影响力。

四、江南案对其改革决心的触动

1984年10月15日,远在美国的江南(原名刘宜良)因写作和发表《蒋经国传》被台湾派遣的特务暗杀。江南的被杀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使蒋经国及台湾政治陷于极大的被动。蒋经国意识到过去他所依赖的情治手段和专制统治已经不合时宜,必须改变。正如陶涵《蒋经国传》中分析:“刘宜良案彻底摧毁蒋经国长期以来对情报机关及秘密行动的信念。他首次改变情报机关的基本目标……他指示‘国家安全局’集中力量从事情报搜集、分析及反情报工作,不搞秘密行动……同一天,他告诉郝伯村,今后要加强拔擢本省将领。”⑤接着,蒋经国要求国民党中央秘书长马树礼“召集几个专案小组,非正式地讨论政治改革事宜”。因此,江南案的发生,是使原本在进行着政治改革的蒋经国,向着“决心今后一两年内推动全面民主改革”这一重大转变的重要影响因子。

五、小结

本文通过对蒋经国个人教育、政治经历等进行梳理和分析,希望给读者一个蒋经国个人特质对其“政治转型”的清楚展现,同时也希望更加丰富蒋经国政治转型的研究,从中吸取到一定的教训,得到一定的经验。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实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伟大目标,实现两岸和平与发展繁荣,需要我们对台湾政治制度的发展有着充分的研究与了解。通过研究,能够为我们更多的了解台湾、处理两岸关系提供一定借鉴。

注释:

①李松林,陈太先.蒋经国大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28.

②[美]陶涵.蒋经国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4.

③漆高儒.蒋经国评传[J].台北:正中书局,1998:294.

④李松林,陈太先.蒋经国大传(下),北京:团结出版社,2002:691~693.

⑤淘涵.蒋经国传[J].新华出版社,2002:424~427.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齐远飞,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台湾蒋经国
探析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思维对苏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借鉴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
台湾家庭责任医师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现存问题的比较研究
蒋经国是被民进党气死的吗
蒋经国不用日货
蒋经国曾贫困潦倒舀地沟油做饭
蒋经国亲民:工地吃盒饭
高度警惕美国对“台湾”的小动作
高度警惕美国对“台湾”的小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