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构思想史和中国新文学交融的学术平台
——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2届年会暨“思想史视野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6-11-25陈国元

新文学评论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想史新文学作家

◆ 陈国元



重构思想史和中国新文学交融的学术平台
——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2届年会暨“思想史视野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综述

◆ 陈国元

2016年7月15-17日,由中国新文学学会主办、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2届年会暨“思想史视野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市顺利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计150多位。共87篇相关论文入编会议的论文集。开幕式由中国新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永健主持。王大勇(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教授)致欢迎词。黄永林(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主题的恢宏与开放性,认为大会主题响应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张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回顾了中国新文学诞生和发展的背景,重点分析人文主义思想在文学中的衍变。刘醒龙(茅盾文学奖得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芳草》杂志总编)倡导研究者要尽可能与创作者沟通,批评当前研究者有低估作家思想的现象,同时主张作家要注重“行走”的力量。张福贵(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赞了当代文学的研究价值,认为从该视野研究文学攫住了文学本质。张永健宣读了中国新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王庆生的贺信。出席开幕式的专家还有《文艺争鸣》主编王双龙,《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韩春燕,《福建论坛》社长兼总编管宁,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胡景敏等。

如何在思想史视域“医治”文学史讲述的随意性?怎样看待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在思想史影响下文学审美特征有何变迁?什么样的作品能列入思想史研究范畴并对思想史产生影响?持何种观念面对文学中的“轻浅微”现象?文学思潮怎样顺应了中国历史的衍变?为解决思想史视域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遇到的亟待突围的困境,在主题发言、两个分会场发言(均采用双主持、双评议的形式)中,学者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增生点

首先,与会人员在思想史视域下提出诸多能扩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范畴的观点。李永东(西南大学)研究“半殖民”和“解殖民”对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向的制约,提出进化论与殖民观念是否构成合谋等诸多值得再思考的问题。李建周(河北师范大学)指出先锋文学当前置于概念有余、思想贫乏的境遇,应建构形式史与思想史的框架以深入研究先锋文学,并期待从中西方读者接受共识中探求先锋文学的世界及本土内涵。罗长青(贵州师范大学)梳理了文学史研究的思想史转向问题,建议持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审视历史上的文学。张细珍(江西财经大学)考察了后殖民视域下小说中旅外艺术家形象身份认同的症候,重点诠释其身份认同的困境,分析了文本与作家现实境遇的矛盾体现。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中海洋书写的王泉(湖南城市学院)以当代小说的“海权书写”为对象,通过历史意识中的海战书写及和平年代的海权诉求引发学界对国防文学及作家思想轨迹的重视。张立国(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倡导恢复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等非虚构写作传统,认为该体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所以文学并未陷入“轻浅微”的窘态。杨建兵(武汉工程大学)从历史上重要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历程及读者审美趣味多元化等方面提示学界不必担忧“轻浅微”式的文学。刘芳坤(山西大学)认为当前文学史面对1970年代文学时广泛采用“纪念”“批判”的态度,使该时间段文学史出现偏颇现象,提倡从文学史内部获得超越的可能性。吴志凌(湖南城市学院)研究五四文学中的女性独身叙事,认为该叙事是在西方女权运动及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下实现的,反映了女性对两性伦理观的超前意识。王学振(海南师范大学)用实例印证了清末民初时民族主义的缺失及表现,即泛黄种主义、大汉族主义。蔚蓝(湖北大学)提示当下作品讲故事的同时呈现了去现实化的畸形现象,作家认同当今消费文学而思想深度缺憾。汤天勇(黄冈师范学院)探询了思想史视野与中国当代历史文学散文的创作局限,由此引导人们思考持何种历史观、文化观审视历史素材。谭伟平(怀化学院)提出“文学智慧功能”的概念,认为科幻文学的发展拓展了文学思想史的疆域。杨虹(湖南商学院)关注经济权力对商业小说话语实践的影响。

其次,学者们重新审视了部分作家的文学史地位。郭宝亮(河北师范大学)认为王蒙给予我们最有价值的思想资源是立体复合式的思维方式,并提倡“全面的深刻”的治学观。张慧强(河北北方学院)关注的是冯雪峰从“士节”话语运用的角度对周作人的批判研究,认为冯雪峰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及苏俄理论,运用“名节论”抨击周作人。田悦芳(河北经贸大学)关注巴金社会理想中的个人及其思想启示,从思想发展等视角佐证巴金与狂热的无政府主义存在距离。周航(长江师范学院)阐释了俞平伯对当代诗坛的启示及指导性意义,从保存创作完整性角度肯定了诗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停止创作的行为。张占杰(石家庄学院)通过孙犁参与编辑的副刊《晋察冀日报》,及自编的《平原杂志》透视其编辑思想的衍变,认为编辑活动是孙犁文学理想的延伸。

最后,部分代表从史料学角度挖掘出新的文学史生成的可能性。裴亮(武汉大学)从竹内好对茅盾作品的译介出发,印证了茅盾是理解现代中国文学转型和社会变革的重要路径之一;并提示学界注意竹内好的思想是自我否定之否定,而后产生新观点的过程。宫立(河北师范大学)梳理了唐弢《书话》的版本变迁过程,并与同时期内部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讨论稿作对读,提出《书话》为文学史的撰写提供了新史料。陈进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对学术与思想论争做了学术化梳理,丰富了李泽厚“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的观点。

二、 历史变迁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一些专家历时地将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置于中国历史的背景下,考辨其沿革问题。罗振亚(南开大学)认为自1984年起中国先锋诗歌产生实质性裂变,辩证分析了近三十年先锋诗潮的战略优势及缺憾。岳凯华(湖南师范大学)围绕《苏俄文艺论战》从外籍汉译的角度阐释新文学的发生学,提出史料学研究的注意事项。冯雷(北方工业大学)将九十年代后与“十七年”时期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作比较,认为前者作品中的英雄是娱乐时代的英雄想象。肖佩华(广东海洋大学)将百年新文学中农民意识写作分为三个阶段,在思想史视域下分析农民形象的流变。肖向东(江南大学)从新世纪中国文学思想迷失入手,批判了主流写作、网络文学、影视文学,建议文学应有文化担当。由于新文学以来两次启蒙文学出现诸多弊病,蒋济永(华中科技大学)提倡文学要告别启蒙,作家思想应经得起思想史的考验,需突破中西方传统。

部分与会者注重文学思潮中的比较、影响研究,并观照新的文学思潮。张立群(辽宁大学)由众多“海子传”的商业性、拼凑性引出对版本学中自传、他传的思虑,否定诸多传记的有效性。樊星(武汉大学)从海外的“新移民文学”看国民性问题,认为该问题是文本研究、民族性研究、民族文化复杂性的研究。李勇(郑州大学)审视了台湾左翼乡土文学对大陆当代文学发展的启迪,重点观照陈映真独特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理念先行观。李建东(南通大学)从哲学角度着手思考人的存在问题,以此延伸至文学作品如何获具思想生成性,提示理论界、创作界应提高思想深度。张堂会(扬州大学)指出自然“灾害文学”中作家对社会的观照缺失灾害意识和悲悯情怀。对此,胡景敏提示,应注意“灾害文学”中的“人祸文学”。

三、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新释

本次研讨中,部分现代文学“大家”在思想史上的贡献被重新挖掘。毕海(中央民族大学)通过《鼓书艺人》审视老舍对文化启蒙的典型思考,将孟良的人物形象塑造视为老舍启蒙思想变化的节点,提出现代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有待于民众理性意识的觉醒。罗振亚肯定了毕海的切入角度兼收了方法论意义。罗维斯(南开大学)以《子夜》中的绅士阶层的身份属性为研究对象,观照茅盾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现状及现代化进程的独特理解,认为维新派进行的是绅士阶层内部的、带有追求现代成分的自救行动。周晓平(嘉应学院)觉得茅盾的思想是伴随“五四”以后的文化、政治一起成长的,探讨了茅盾早期的文学观及深刻蕴含。张森(湖南师范大学)从历史角度探析沈从文以湘西巫楚文化为背景建构的“神性”思想的发生、嬗变、重构过程。肖太云(长江师范学院)将沈从文1951年去川南土改之行界定为其第三个人生节点的完成时间,同时是其后半生人生的起始点。杨红莉(石家庄学院)认为具有独特思想的作家能够通过作品显示出人在当下不同的生存状态,并以鲁迅、沈从文、汪曾祺做佐证。陈霞(玉林师范学院)把李伯元的《文明小史》、鲁迅的《头发的故事》等作品中涉列的“辫子问题”作为入口,从“假洋鬼子”的伪西方形象延伸至如何吸取西方真正的文明成果而进行彻底革命的问题。周宪新(益阳市市委)阐释了吴奔星诗歌的重要价值;向与会人员介绍目前已发掘出诸多周立波的未刊稿,并预计于2018年在益阳召开周立波创作研讨会。李奇志(武汉轻工大学)从张爱玲的《中国的日夜》中谈“食”入手,分层探析作家创作的思想观念。王学海(静安国学院)重视在集体记忆中提炼被遗忘、被遮蔽的个人记忆,借此将黄源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他始终独尊政治,未融入文学当中。

以“十七年”文学为重点,与会人员深入讨论了当代作家作品。陈思广(四川大学)觉得柳青的《创业史》的主题是揭示劳动者赢得做人尊严的过程。王宁(廊坊师范学院)观照“十七年”河北小说的情爱叙事中阶级对自然性的强势渗入,重点剖析了恋家结构中恋妻与恋妈的差异性及恋家如何在阶级层面被合理化。李华秀(河北师范大学)提出孙犁小说中存在诸多潜在的思想,《芸斋小说》是能多次驾驭相同素材并使素材增值的好作品。钟名诚(南京晓庄学院)观照朱光潜以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素材写作的格律诗。此外,张帆(集美大学)提示人们注意工业题材写作的变化,剖析蒋子龙的改革小说人物形象的衍变,着力解读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在“又红又专”道路上的努力及失败。刘霞云(南京师范大学,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分析了戴厚英的《人啊,人!》中的并置问题,佐证了并置手法在该小说创作时期极具先锋性,以此质疑戴厚英无法获得文学史高度评价的现状。杨秀芝(中南民族大学)分析了男性作家文本的性爱表现与性别秩序,批判文本中的菲勒斯中心意识、斯德哥尔摩征候、恐女和厌女的文学传统。

四、 我国当下文学创作的思想深度及其他

面对当下著名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在思想史上的重要作用,学者们各抒己见。张光芒(南京大学)针对当今文学创作落后于生活的现象,提出作家是否该有思想和是否该向作家要思想的问题,倡导向作家要本质的真实。古远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学术相声的形式将莫言定义为高级而有趣的作家,认为是解构主义使莫言对道德判断、价值判断不屑一顾了。唐克龙(湖南大学)将动物叙事的角度聚焦在莫言的小说《酒国》《四十一炮》对消费主义夸饰性、享乐性的揭示和极端批判上,揭示人被异化为物的真相及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准下降的反比关系。喻晓薇(武汉轻工大学)以中西、古今比较的维度,认为莫言小说代表了中国小说在当代建立了新的里程碑,提出莫言受西方启发最终返回中国传统的观点。郭宝亮在评议时指出莫言作品存在逾越中西方的双重超越性。付丽娅(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论述了童年经验在余华创作中的表现及它对作家创作风格等的影响。艾翔(天津社会科学院)视阎连科的《朝着东南走》为考察田园乌托邦和政治乌托邦的概念讨论小说,推测“朝着东南走”在红军长征“朝着西北走”的方向基础上形成反乌托邦模式。周建华(赣南师范大学)谈论阎连科小说中道德、思想的主动堕落问题。孙俊杰(山西师范大学)论述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的结构模式:普通人的出走和回归的结构,跑题与顺手牵羊的结构。关注迟子建生态文学创作的李会君(湖北文理学院)从作家论角度,将其近三十年的作品划分为三个时期。胡红英(中山大学)视王安忆的小说《香港的情与爱》为“预言”消费主义的新世俗传奇,并将其传奇性与张爱玲作品的戏剧性作比照。雷鸣(河北大学)通过妓女形象透视作家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认为该形象构成了作家感应中国现实的重要符码。

一些代表对当下尚未载入文学史的作家、文学思潮极为重视。刘志荣(复旦大学)从姚伟的《尼禄王》出发,探究年轻作家身上呈现的文学变化与知识变化的关系。王晖(南京师范大学)将思想史与哲学、文学等学科相连,解析了消费文学盛行时代消解深度、戏说历史的文学对思想深度的冲击,建议出版诠释各学科思想和百年中国文学关系的书系。李彦文(天津外国语大学)考察了乔叶的《我是真的热爱你》及《底片》,认为乔叶形成了由新左派立场转移到自由主义立场的意向游移,并对女性作家关心身心幸福时应采取何种立场提出疑问。李丽(怀化学院)汇报了湖南怀化学院和平基地对和平文化思想与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着重分析了当代抗战影视剧中的暴力叙事研究。周志雄(山东师范大学)用数据分析了网络文学写作及读者阅读的现状,揭示了网络文学强大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景。

另外,张凤燕(沧州师范学院)从教学法角度提倡关注现代文学中的青春文学,借助作者正值青春年龄与作品中的青春气解决专业阅读指导和学生消极抵触阅读形成的两极现象。胡景敏在点评中提出如何将青春性短缺的文学与青年读者结合起来的疑虑。

余绪

出席本次年会的专家还有《文学评论》、《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天津社会科学》、《福建论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报刊媒体的代表,他们的观点和评点增进了研讨会的学术广度和深度。

7月17日,张永健主持了大会的闭幕仪式。首先由杨彬(中南民族大学)等分会场代表,及本届年会承办单位负责人胡景敏作总结发言。而后,李遇春(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和书法作者徐文海(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代表中国新文学学会本届年会向胡景敏赠送书画作品。接着,李遇春通报了学会相关事项。他对中国新文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过去五年工作作了总结;宣布第六届理事会成立,并公布各职务的拟任名单;增设了常务理事、理事,同时公布其提名名单。黄永林教授连任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李遇春教授当选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樊星、董之林、贺仲明、张志忠、汪政、罗振亚、胡景敏、杨彬、赵小琪、周新民、岳凯华等当选为副会长,郭宝亮、毕光明、张光芒、贺桂梅、刘志荣、陈思广等当选为常务理事。张永健当选为名誉会长、熊德彪、王万森、古远清等当选为名誉副会长。随后,第33届年会承办单位负责人岳凯华(湖南师范大学)致辞。大会由学术委员会负责人郭宝亮致闭幕词。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史新文学作家
作家的画
“经”与“传”:思想史视野中的先秦文体类型和文本特点
高屋建瓴洞幽察微
——《中国管理思想史》评析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小报文学与新文学的论战
中国文学思想史专栏·汉代经学与文学
迟到的文白交锋:胡适与中国现代文学概念之生成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