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 建设特色“海上丝路”智库
2016-11-25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文|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博采众长建设特色“海上丝路”智库
文|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可以设想,海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全能够扮演好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自贸纽带、交流合作的智库阵地。对于这样的责任与担当,需要海南的智库在有关贸易、投资、旅游、金融、关税等各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细致的基础性论证工作。
智库(ThinkTank),又称思想库、脑库、智囊团,是由专家学者组成的政策性咨询机构,为政府、企业决策者提供政策、思想、方法与策略,以处理政治、国防外交、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国家决策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促进着现代政治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因此被称为立法、行政、司法、媒体之外的“第五权力”。除了政策咨询外,智库还通过把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传播给公众,起到了教育和启蒙大众的作用,促进着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扮演着外交“第二通道”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智库的发展和建设。1990年,十三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和加强决策研究、决策咨询机构的工作,发挥它们的参谋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高质量智库。近年来,我国的智库总数不断上升。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4年全球智库报告》显示,中国以429家智库的成绩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在全球智库150强榜单中,中国有7家智库入围,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社科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也上榜民间顶级智库。像美国等其他国家一样,我国智库增长的主要原因有:IT革命、政策问题的复杂性和技术特征、全球化。
智库要紧跟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不管是国内舆论引导,还是参与国际舆论对话,都要积极配合国内国际政策,特别是有效掌握国际上热点问题的话语权。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OBOR)战略构想,其内涵不仅仅在于经济层面为国内促转型、调结构、保增长创造新机遇,也是为彻底改变长期以来“东重西轻”的经济布局作出的均衡发展部署。“海陆并举”的措施适应了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并从地缘政治角度深耕欧亚大陆、联通非洲的长远考虑,更是总结长期以来对美外交的深刻再认识与中国长远发展的理性回归。这为当前包括海南在内的智库发展提供了良机。
要有正确的方向与责任担当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海上丝绸之路将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动脉与桥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建设中的国际旅游岛,海南不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重要交通门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战略支点地位也日益凸显。
事实上,海南历来积极参与海上丝路建设和申建自由贸易园区。早在1987年底,党中央曾经讨论过要不要把海南建成我国第一个社会主义自由贸易区。1992年,海南向中央提交了《建立海南特别关税区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再次提交《关于在海南实施自由贸易区政策有关问题的报告》。由于国家战略的综合考虑,海南需要服从中央全国一盘棋、整体规划的大局方针。现在,随着世界上各种自贸协定的签订和发展,世界各国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也有不同程度的回应。例如,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中算是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响应最为积极的一员,因为这符合其国家利益。海南是否可以顺应这种形势,为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呢?同时,是否可以“和平发展、携手共进”的大国和平崛起姿态,在有关国家的外交、文化、安全等多方面提出交流合作的机制,消除东盟国家内部多少存在的“中国威胁论”呢?这才是对于国家战略设想的真正担当。
可以设想,海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全能够扮演好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自贸纽带、交流合作的智库阵地。对于这样的责任与担当,需要海南的智库在有关贸易、投资、旅游、金融、关税等各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细致的基础性论证工作。
保持适当的独立性,落实“二轨”机制
虽然目前对智库没有明确而一致的定义,但一般都认同智库应保持适当的独立性。对于政策部门来说,也需要尽可能给予智库相应的空间,让他们表达不同的意见与看法,因为一些具有生命力的创新观点与思想一开始很可能就是政府不大容易或者不大愿意接受的主张。其实,如果智库只发表一些与政府完全相同的看法,反而可能起不到相应的作用,不能激发政府作出更准确、更科学的判断与决策。美国长期研究智库的教授麦甘说,“智库是独立于政府、社会利益集团如公司、利益团体以及政党等力量的,具有相对自治性的政策研究组织”,美国学者强调智库的独立性、非营利性、公共政策主导性、影响政策为目的性。而在其他国家,包括英、法、德、日、俄、加拿大等,智库大多与政府、政党有密切联系。中国更是如此。长期致力于智库研究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认为,国务院研究室等机构不能被称为智库,可以称其为政府内智囊团,而社科院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从经费和人事上并没有和政府完全分离,但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所以他称之为“半官方智库”。官方和半官方智库多以报告和内参的方式建言献策,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参与《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和调研,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参与每个“五年计划(规划)”的起草。
智库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对于现代政府决策过程与结果的科学化非常重要。智库不仅在政府政策咨询意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还在国家外交领域起着政府不可替代的交流作用,发挥着“第二轨道外交”的作用。许多国际知名的智库特别重视外交参与,与其他国家的同行进行半官方的学术交流,对于一些棘手的外交难题进行探路或者充当缓冲剂的角色。例如,在中美关系紧张的时刻,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曾经组织一些来自美国与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三边的专家学者,以举办圆桌会议的方式进行对话,通过学术交流改善中美关系,扮演两国官方政治和政策的“第二轨道”角色,成为华盛顿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当然,中外智库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历史原因与发展的道路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民间智库占据主流,而我国官方智库更多。特别是当前我国,由于政府政策机制的不同,官方智库和半官方智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还比较缺乏;民间智库和高校智库由于缺乏与政府之间的联络沟通,不能及时而充分地获取内部信息,对政策与热点问题不能起到先导性的作用。而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重大政策与事件的预见性,这要求必须第一时间获取与相应政策决策或者热点事件相关的资料信息。这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决策过程的改革,将一些可以释放给智库的信息、一些可以由智库承担的环节释放出来,营造一个宽松的智库生长空间。此外,民间智库缺乏发布信息的公共平台,缺乏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的渠道,而且缺乏商业运营模式的传统民间智库在经费上很难得到保障。这些都需要我们创立培养智库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生态,如此,才能打造高水平智库。
建设“小而精”智库
现今国际智库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像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这样的老牌大智库,其所涉领域宽广而且不乏深度;另一方面,则是选择某个或者某些专业的领域、集中优势力量进行专门研究的小型化和专业化智库,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例如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针对东亚和中东安全问题,举办香格里拉对话会和麦纳麦对话会,已经成为全球讨论东亚和中东安全问题的重要平台。对于我国智库后发状况来说,在目前仍处于专业化分工较低的发展阶段,在少数综合性智库继续做大做强的情况下,应切实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自身特点的专业性智库。
简言之,要从“小而精”做起。新型智库建设不能贪大求全,特别是一些刚成立不久的小规模的智库机构,一定要对自己的优缺点有充分认识,要恰当地自我定位,根据自身优长,形成差异优势,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现实可行性的咨询意见与政策建议。
北京“国字号”党政军智库主要关注国家层面发展战略问题,那么,地方社科院、地方高校智库呢?是否可以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发挥地区特长,主动介入国家战略,为地方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时效性的智力产品。比如在南海问题上,对于涉及范围众多的领域,不管是新成立的智库,还是有积累的机构,要想提出有创见的主张,必须聚焦到自己最擅长或者最切合自身特色的领域,针对专门的问题进行研究,瞄准政策部门急需的政策与要求,对问题进行细化而深入的研究,发表针对性的咨询意见,提出专门的、专业性的主张。
加强智库间的交流合作
智库交流合作涉及两个方面:智库、学界、政治界之间的跨界交流;智库之间的界内交流。就像有的学者所说,中国不缺乏经院性的纯理论研究,也不缺乏实践性的对策研究,最缺乏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这一点反映在智库建设中,就需要我们在操作层面上下更多的功夫,当前,就像马克思指出的,“问题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简言之,需要三种交流:国际、跨界、专业智库之间的交流。中国智库的国际化程度要快速提升,需要与国际知名智库进行交流合作,借鉴他们成熟的运作方式,以及介入政策咨询的话语模式;另外,还要培养一支具有国际对话能力的智库人才队伍。
如今,网络给予交流一个普遍化的平台,不仅各种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智库的发展也呈现出网络化的泛交流趋势。如果说以前智库之间是在竞争与争夺政府资源的话,那么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信息披露机制的相应改革,要想垄断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渠道关系已经越来越难了,因此,西方一些知名的智库之间开始发展战略性的合作关系,对资源、信息与机会进行共享,各种政策对话十分频繁,开放的资源在创造着互利双赢的局面。这一点对于我国智库发展,实现追赶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我国智库整体水平本来就不够成熟,要避免恶性竞争带来不必要的内部消耗,相互合作就尤为重要。网络时代的各种新媒介、新技术为交流合作提供了便捷,在交流合作中寻找最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各得其所。例如,海南本身实力不足,但可以通过与广东、广西建立合作机制,借助它们较强的综合实力合作参与“海上丝路”建设,从而快速提升相应的智库水平。
对于“海上丝路”来说,其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如贸易、航海运输、投资移民、文化传播、国家外交,等等。海南是与共建“海上丝路”关系最为密切的省份,是海上通商往来和进行交流的必经之地。现在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取长补短,转化成有影响力的成果。最近几年来,我国兴起许多“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之类的智库机构,例如上海大学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广西大学的中国—东盟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等。而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等也都纷纷成立相关研究机构。海南“海上丝路”智库要知己知彼,加强交流合作。
(执笔人:刘华初,海南师范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教授、博士)
本文责编/曹秋秀 邮箱/3648011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