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策建议 坚持问题导向 发展全域旅游

2016-11-25汤和银王维

今日海南 2016年4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建设

文|汤和银 王维



对策建议坚持问题导向 发展全域旅游

文|汤和银王维

全域旅游不是全域开发、不是全域景区、不是全域同质同步发展、不是全一模式、不是全面开花。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全局谋划推动,按照《海南省总体规划》的整体部署,强化顶层设计,选准选好发展路径。

今年,国家旅游局正式确定将海南作为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为全国探索经验、做出示范。这无疑对推进我省旅游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正如省长刘赐贵指出,海南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殷切嘱托的具体行动,是发挥“三大优势”、推动实现“三大目标”、“三大愿景”的迫切需要,是海南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现海南绿色崛起的有效载体,是关系海南长远发展的全新课题。如何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带着这一问题,省政府研究室会同省旅游委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到部分市县、部门、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提出了以下六大对策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解决好路径问题

全域旅游是在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创新形态和模式。作为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决定了我们要举全省之力打一场没有先例的硬仗。全域旅游主要特征体现为“五全”,即: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像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样,坚持科学规划、从容建设、有序开发,坚决避免念歪经、走错路。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全域旅游不是全域开发、不是全域景区、不是全域同质同步发展、不是全一模式、不是全面开花。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全局谋划推动,按照《海南省总体规划》的整体部署,强化顶层设计,选准选好发展路径。

省长刘赐贵提出,海南要以点、线、面结合来全面打造全域旅游。“点”,一是景点,二是居住点。注重景区、村庄、公共服务场所等各个点的规划建设管理,精雕细琢、用心打造,把每一栋建筑、每一个景点、每一个乡村都建设成精品、塑造成景观,成为游客留影的背景。“线”,一是完善“线”本身的“连接”功能,做到点与点之间能够顺畅通达,点点相通;二是丰富“线”旅游功能。注重交通沿线的景观建设,将连接线建设成为美丽的景观带,使人走在路上就能获得赏心悦目的体验。“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设施等硬环境逐步完善;二是人的文明素质等软环境不断提升。这些论述为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此,首先要把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千个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由点及面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在“美丽海南百千工程”中积极培育产业。要大力推广琼海全域旅游经验,琼中“奔格内”、定安“百里百村”模式,按照国家旅游局创建全域旅游的6项主要考核指标,结合我省实际将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千个美丽乡村打造成宜居宜游的景区(点),同时着力推进“海澄文”“大三亚”一体化发展,打造辐射带动全省全域旅游发展的龙头片区。

二、强化产业融合,解决好支撑问题

旅游业最大的特点是跨越不同产业、市场和空间,资源无限、市场无边、产业无界、创意无穷。发展全域旅游要树立“旅游+一切、一切+旅游”的理念,充分运用“旅游+”思维,推动旅游业与各产业、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出多层次、差异化的旅游产品,构建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一是推动旅游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结合我省热带特色农业发展实际,建设集现代农业观光、科普学习、农耕体验、旅游休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旅游区。二是推动旅游业与林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我省生态环境优势,深入挖掘森林资源特别是热带雨林资源,大力发展森林观光游、科考游、探险游等。三是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文化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文化旅游结合潜力无限。要充分挖掘贬官文化、书院文化、华侨文化、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美食文化等资源,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特色文化体验、文化节庆等产品。四是推动旅游业与工业的深度融合。以核电、信息产业园区、航空航天等现有和在建工业项目为载体,培育目标市场群体,策划打造制造、展销、体验的旅游产品。此外,还要将全域旅游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建设结合起来,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结构优化、人民素质提高、各民族融合、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惠民生的新引擎。

三、强化配套建设,解决好品质问题

经过建省办经济特区,特别是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以来,我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要以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加快实施全省旅游道路服务体系工程、旅游便民服务工程、旅游厕所建设工程、旅游集散中心工程、旅游信息咨询工程等五大工程。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加快高速公路、环岛滨海旅游公路及通往景区、小镇、乡村旅游点等的路网建设和旅游化改造,建设全省无障碍旅游交通网络;推进旅游公共设施、公共游览服务、标志牌、医疗卫生等旅游便民服务工程的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实用环保、卫生便利、标准统一的原则,在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场所布局和建设星级旅游厕所;推动全省建设由旅游集散中心、集散分中心、集散点组成的集散中心体系,集旅游咨询、交通、信息、宣传、投诉处理等功能于一体,完善旅游集散功能;要加快建立省级旅游公共信息数据中心,搭建覆盖全区域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体系,应用一系列多元化信息传播途径,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景区、智慧酒店和智慧旅游乡村,建设全域智慧旅游岛,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

四、强化改革创新,解决好动力问题

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是一项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行政、市场壁垒,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激发旅游产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努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一是要加快构建全域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积极顺应旅游业从单一业态向综合业态、从行业监管向综合服务升级的客观需求,破除制约旅游发展的资源要素分属多头的管理瓶颈和体制障碍,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导向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功能,加快构建从全局谋划和推进、有效整合区域资源、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的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门联动的发展机制。围绕形成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格局,在总结三亚建立旅游警察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旅游综合执法模式,消除现有执法手段分割、多头管理又多头都不管的体制弊端,逐步实现联合执法向综合执法过渡,工商、税务、物价、安全、公安质监等部门要与旅游加强部门合作,形成联动,快速处理旅游市场中的各种问题,为游客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二是不断创新服务质量评价方法。按照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新特点、新趋势设置评价指标,充分利用大数据,与旅游电商企业合作,探索建立适应全域旅游特点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三是创新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价体系。改变现有统计方式和口径,探索建立适应全域旅游特点的旅游统计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全域旅游创建成果;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发展目标和重要考核内容,建立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协调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形成明确的任务分工,形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合力。

五、强化要素集聚,解决好保障问题

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必须举全省之力、聚万众之心,集中资源优势,集聚发展要素,形成“洼地效应”,打赢这场攻坚战。一是要落实资金保障。建议设立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视财力情况逐年加大投入,对拓展旅游市场成效明显、示范带动效应大的旅游企业给予奖励和贷款贴息。各有关部门在安排中央和省促进服务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专项资金时,要向旅游项目倾斜,加强资金捆绑整合,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联动局面。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积极支持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开展资本运作、上市融资,支持中小旅游企业以区域或行业为纽带实现“抱团”融资。二是要落实土地保障。区分不同项目的用地性质和途径,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旅游项目用地“个性化”解决方案,在符合有关规划前提下,优先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用海指标,加大对旅游扶贫、省和市县重点旅游项目、旅游设施用地、用海(岸线)的保障力度。要用好用足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现用地空间、土地收益与镇村建设的良性互动,为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产业小镇增添强劲动力。要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农民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将承包地向旅游公司、旅游合作社、旅游农场流转,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双赢”。三是要落实人才保障。我省旅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文化创意、市场营销、投融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严重短缺。要制定出台旅游人才培养引进计划,积极支持省内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文化旅游相关专业,重点加大产品开发、景区管理、旅游服务、市场营销、项目策划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坚持本地院校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对外引进相结合,大力培养中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推动形成“行政管理、企业经营、行业服务”三个层面相配套的旅游人才体系。

六、强化宣传营销,解决好市场问题

针对我省入境游客数量占比偏低的实际,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供给侧发力,以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为目的,大力开展宣传营销,拓展国际国内市场。要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整合省内资源,围绕全省旅游资源策划整体营销,实现全省联动、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市县互相推介、互引客源、抱团发展。要树立开放意识,努力扩大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在继续巩固传统媒体宣传阵营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网络营销、媒体营销、体验营销和航线营销等方式,通过新兴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使旅游产品通过网络热销拓宽客源市场。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将手机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各级旅游部门、各旅游企业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平台进行整合,加快打造旅游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和全媒体时代立体营销系统,为游客和群众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和在线交易服务。要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媒体跟进、企业联手的“三位一体”营销模式,形成营销合力,增强对外引力。政府主要负责“形象营销”,通过投放品牌公益广告、举办旅游推介会、策划文化旅游活动等方式,提升海南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媒体负责“内容营销”,加强旅游线路推广、旅游特色宣传,做好海南旅游形象的宣传者和传播者;企业负责“服务营销”,把旅游产品做好,解决游客如何来、怎样游、住哪里等问题,满足游客心理、情感、审美等方面的需求,切实增强我省旅游景区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本文责编/钟瑜邮箱/zy200928@qq.com

作者单位:(海南省政府研究室)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草原+”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