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免而无耻”背后体现的是什么

2016-11-25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博士曹润青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22期
关键词:信念信仰传统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博士 曹润青

2016年年初,发生在山东的非法疫苗案引起了全国上下的高度关注。案犯是一对母女,她们非法经营疫苗,通过非法的手段和渠道把疫苗卖给全国各地具有正式营销资格的营销点。正规的销售渠道是生产企业和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经营企业联手卖给全国各地的医院和零售药店,但是山东疫苗案件中的这一对母女并没有合法的销售资格,她们通过挂靠到具有合法资格经营的企业下,获得了合法身份,然后从一些非法的渠道中购买疫苗,再销往全国各地。山东非法疫苗案涉及的金额达到了5.7亿元,涉及的范围覆盖18个省市区,其中不乏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这对母女的上线有107条,下线有193条,这个案件涉及的人员高达125人,立案人数达到了 37人。案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的反应非常强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了明确的批示:“此次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公安部要切实加强协同配合,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同时,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等各环节监管责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这起疫苗案引起了全国上下对于诚信缺失以及信任危机的恐慌。疫苗案曝光后,很多父母让自己的孩子停止接种疫苗。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担心疫苗不安全,很多父母纷纷表达自己对中国医药行业的担忧。而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正式作出回应,称中国发生的这起疫苗案安全风险非常低,原因是这对母女购买的疫苗是正规的医药产品,只是她们在运辒的渠道当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冷冻保存,所以风险并没有大家想象的严重。但是这样一颗小石头却激起了全社会的惊涛大浪。

疫苗案出现后,全国媒体纷纷追问:为什么“问题”疫苗非法交易依然屡禁不绝?人们期待及时查清并公布涉事疫苗及制品的来源与流向,期盼痛定思痛全面堵住生产和流通诸多环节当中存在的安全监管漏洞。但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反思的是,这种安全监管是不是万能的?这样的安全监管背后运营的成本代价又有多高呢?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从 2005年出现的海鲜产品中查出孔雀石绿,到 2006年鸭蛋中查出苏丹红,以及 2008年全国人民关注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仅仅依靠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就能够保证永不发生吗?

中国的市场经济在走向公平和效率的过程中,效率做得非常到位。但是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应该把价值信仰、价值体系建立起来,否则市场经济永远存在着缺陷。《论语》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克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栺。”这是指如果一个国家仅仅依靠政策和法律制度管理人民,不重视价值信仰和道德建设的话,就会导致人民虽然服从管理但是内心却缺乏羞耻心。如果在进行制度建设的同时,依靠道德信仰和公序良俗来规范人民的行为,人们则会自发地有羞耻心,自发地要求自己不做非法行为。山东疫苗案案犯此前曾因非法倒卖药品进过监狱,但是不思悔改,从监狱里出来后又非法经营疫苗。这个案件体现了什么?是我们应当在现阶段进一步加大信仰建设、加大道德建设、加大文化建设。李克强总理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经济。信仰和道德的力量,应该参与到市场经济的运行中来。

一、当代中国信仰重建的历史使命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政权建构。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当时我们迫切的需要是把新政权稳固下来,把敌对势力清除掉。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三座大山夺取政权的革命时期,中国常态的传统文化所代表的信念、信仰、道德暂时受到搁置、排斥乃至压制在所难免。但疾风暴雨之后,中国传统文化那种文质彬彬、那种从容雅致、那种温良恭俭让;那种重诺守信、磊落光明、坦坦荡荡、相交淡如水的君子文化等便应得到尊重和提倡。《中庸》中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意思是中国传统道德信仰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同时又潜移默化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不为我们所察觉;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够在生活中去领悟和实践这套价值信念,但是如果要把它们做到完美极致,即便最聪明的人也可能有所缺憾。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孝,孝的价值观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但是如果要把孝做到大孝、全孝,那就非常难了。何况中国人认为孝的最高境界是能扬名立世、光宗耀祖,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称得上大孝,显然这也是我们不认可的。《中庸》还讲:“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意思是如果道德信念是远离人的,跟人日常生活有距离,那就不是一个有效的价值信念、价值体系。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用经济改革引领国家变化,突破此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把重心放在经济改革上,这是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但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信念建设、价值建设却处于边缘的地位。

21世纪的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全面进行深化改革。在这个阶段,文化建设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我们迫切地希望进行文化秩序的重建,而文化秩序的重建就包括信念的重建、信仰的重建以及价值观的重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文化是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向前迈进的精神血脉,提供给我们养分、动力,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前提。我们既要保持优秀的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又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整套完整的信仰体系、信念体系、价值观体系,要通过学习优秀的宝贵的传统文化,寻找和扩大我们当代信仰重建的根源。

为什么文化建设、信仰建设成为现在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呢?

经济发展是能够进行信仰重建的最根本原因。经济的发展让我们找到了民族的自信,我们开始自觉地从中国历史中寻找曾经拥有的信仰、信念、价值观,涵养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近代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的观念是“师夷长技以治夷”,认为和西方相比我们的差距是在技术方面。甲午战争后,我们认为中西差距不仅仅是在技术方面,还在制度方面,所以我们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我们学民主、学立宪、学联邦制,各种制度纷纷被引入中国。然而戊戌变法仅仅经历了一百天就失败了,从西方引进的新的政治制度都昙花一现,没有办法解救当时的中国。当时不少人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认为我们不仅仅是政治制度上不如人,可能价值观也需要学习。我们开始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学习西方的精神、学习西方的信仰,最后甚至有人提出,不仅仅是文化上不如人,信念上不如人,中国人可能在人种上都不如人。近现代以来,中国人的心理节节败退,从技术上觉得不如人,到制度上觉得不如人,到文化上觉得不如人,最后甚至认为自己天生作为生物的属性上也是不如人的。这样的心理使得中国人根本没有办法去重建自己的民族自信,去重建自己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整个国民的心理有了巨大变化,中国人的自信心起来了,我们更能够谈论信仰重建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文化建设,他对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表彰,对传统文化高度肯定,中国出现了“再中国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找到几千年流传的信念价值体系,从中汲取营养。

二、当代信仰重建的主要问题

(一)长期忽视文化建设的后遗症

在全面深化改革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对文化和信仰的关注度不够,导致了我们普遍地感觉到了信仰的缺失。与信仰真空伴随的就是社会上拜金主义盛行的趋势,认为有钱就有价值,没钱什么都不行。网络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言论,“我就是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女人,这叫有理想有追求。”“我就是看不起穷人。”“我发微博只为炫富,我讨厌穷人。穷不是你的错,但你们应该承认,虚心接受成功者对你的批评,这样你们才会有动力。”这些表述中所展现的金钱至上观表明,对一部分人来说,有没有道德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如果没钱有道德也叫失败。

长期忽视文化信念建设,留下的另外一种后遗症是物质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却无比空虚。台湾作家朱天心在《第凡内早餐》中这样表述:“第凡内珠宝专柜……有银制的文具餐器,有绘着精致花卉的陶瓷器,有手表、丝巾等等商品美学制造出来的假性需求,的确我在面对帷幕揭起前一无所缺,现在,每一样东西都因为我的想要而感到缺乏。”这段话反映了现在的消费经济,它是通过不断刺激购买欲望使人们去购买,其实我们根本不缺这个东西,然而在商家广告的狂轰乱炸下,我们觉得必须要去买。最典型的是现在的淘宝文化,大家熟知的“双十一”,它的口号就是“买买买”。我们先去囤货,先去买东西,哪怕不需要,但是生怕错失了良机,因此熬夜去买很多可能根本用不到的东西。现在每个人都离不开手机,每个人都成为了手机的奴隶。手机在命令我们,给我找个地方充电,给我找个WiFi连网,有人打电话了赶紧接,有红包了赶紧摇一摇……有的人甚至感到不带手机就六神无主。这种对物品的高度依赖,反映出内心世界的精神枯萎。

和这种购买文化、消费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面临的阅读危机。据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犹太人人均一年阅读64本书,平均一个月5本;仅次于犹太人的日本人人均一年阅读40本书;法国人人均一年阅读20本书;韩国人人均一年阅读11本书;而中国人人均一年阅读的书不超过5本,这5本当中还包括考研、考公务员的参考书。2013年中国人人均一年阅读量仍然不足5本,2014年,中国人人均一年阅读量不到8本(含电子书)。2015年的一个调查显示,中国人现在阅读的趋势越来越娱乐化、快餐化、碎片化、功利化,越来越多的人只是用点滴的时间进行阅读,很少人能够静下心来慢慢地阅读一本书。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冲突

社会向前发展,我们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要面临跟西方的价值冲突。这种价值的冲突就体现在每个人生活中。

韦政通在《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书中生动地描写了现代中国人身上体现的价值两难、信念两难的现象。现代的一些人,传统对他有利,他就选传统;现代对他有利,他就选现代。面对西方的和传统的价值观,他的选择标准就是哪种对他有好处就选择哪种。比如,不少年轻人要求自由恋爱,不要父母管,这是选择了西方的价值观;但是在对父母的依赖上却又回到了传统上,把对父母的依赖视为理所当然。在两种价值观中,他都选取了对自己有利的一种。再比如,学生们一方面希望老师开放上课,采取平等的观念,但是另一方面自己又没有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在家庭生活中,西方的价值观和传统的价值观也同时交织着。随着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不少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男性希望能够娶一个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女性作为自己的妻子,同时他又希望在家里保持夫唱妇随、男尊女卑的传统,要求受过高等教育的太太像传统文化中的妇女一样,对自己百依百顺,伺候自己的生活。不仅男性是这样,女性也受两种价值观冲突的影响。不少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后,她认为在权利上男女是平等的,应该被尊重,但是当家里出了事之后,女人又希望男人出头,由男人顶上去,不愿意承担责任。

现在中国年轻人结婚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一些新婚夫妇穿着西装和婚纱,却在寺庙中举行婚礼。寺庙是传统佛教人士清静修行的地方,在这里举行俗世的婚礼,实在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在中国传统中是由谁来见证婚姻呢?是家族和父母,因为婚姻使家族进行了延续,让家族人丁兴旺。当代婚礼场面的混乱,也是价值冲突、紊乱的一种表现。

(三)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到传统文化当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商界,不少企业家利用节假日来大学的国学班学习传统文化;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也是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传统文化,不少家长送子女进入国学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对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仍然充满争议。在国家博物馆前面,曾经立了一个孔子像,但是很快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认为孔子像不应该立在国家历史博物馆门前,不应该立在天安门广场前,由于没有形成共识,孔子像最终被撤掉。这个事件让我们看到,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个社会是存在争议的。

(四)问题的根源

信仰重建面临的问题实质是社会转型的表现。中国从五千年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完全的商品市场经济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生产方式变化,人际关系、社会环境都要发生调整。拿人际关系来说,在自然经济中,人和人之间是非常熟悉的,在固定的环境中生老病死,这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现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处于一个陌生人的社会,我们住楼房,对邻居不熟悉,我们在网络上买商品,对网络的另一端的卖家也不熟悉。面对社会的巨大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在当前处于一个传承受阻的过程,它需要找到适应现代生活的方式,重新回到现代社会中。我们学习西方先进发展理念也是有一个过程的。西方的法治精神、契约精神,适应商品经济、适应陌生人社会的价值理念等等,适应中国的国情都有一个过程。

文化哲学把文化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文化层,这是最外围、最基础、最根本的,我们进行生产和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物质文化。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文化,在进行物质文化时必须按照某种制度、某种结构来形成物质生产的活动。因此与物质文化相伴而生的是人类特有的制度文化,比如婚姻、公司、家庭、学校。第三个层次是行为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审美文化都是行为文化。第四个层次是价值文化,是最核心的,价值文化作为核心覆盖贯穿其他三个文化层的。而中国当代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最核心的价值文化在慢慢空心化。信仰的重建就是希望能通过填充、实心化中间的价值文化,使整个中国文化得以重建。

三、当代中国信仰重建的精神源流

进行信仰重建,我们能够依赖的基础和精神资源有哪些?无疑,首先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一个绵延至今而从来没有中断的文明。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延绵不绝、博大精深。现在我们看先秦时期的书籍,高中以上学历的人还是能够大概读懂的。中国领土之大,可以跟整个欧洲媲美;而中国文化巨大的整合力使文化在绵延的同时保持了一个非常大的体量,使它在世界历史发展中保持了统一性。中国文化是 56个民族融合在一起的,它用巨大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的价值把不同民族的人融合到一个整体当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和日本宗教家、作家池田大作在《展望21世纪》书中写道:“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1996年就看到了中国巨大的潜力,他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说:“在未来10年或者20年,中国将有能力重建其1842年以前在东亚霸权地位,”提醒当时的美国政府和领导人要警惕中国文明。亨廷顿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书中提到“文化具有决定的价值”。他举例说,在20世纪60年代,加纳和韩国发展水平、发展程度大体相当,在 30年后,韩国成了工业巨人,成为东亚的四小龙之一,经济名列世界第 14位,然而加纳经济仅相当于韩国的十四分之一。在对比了这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之后,亨廷顿得出一个结论,他认为儒家文化所代表的价值信念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激励作用,正是因为韩国人身上具有节俭、投资、勤奋、教育、组织和纪律这些因素,使得韩国经济在30年内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他认为决定因素是文化。通过外国学者的视角,我们看到现在需要进行信仰重建、恢复中国人信仰的力量,我们需要高度地去关注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信念。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有一种客观的规律,文化需要在继承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他的一个著名论断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了这一个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我们要发展中国当代的文化,进行文化重建,进行信仰的重建,就需要回到传统文化中,被曾经的传统文化点燃,推动当代文化的建设。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传统,是现在进行信仰信念价值观重建的精神的源流。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到底是指什么呢?是指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中心以及目的,最典型的体现是以人为本、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

(一)以人为本

公元前 10世纪,中国人就开始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

西周时期大家普遍接受的观念是“神是依人而形成的,神依靠人才能存在”。《左传》记载:“天道远,人道迩。”“夫民,神之主也。”意思是天离社会生活比较远,而人类社会离我们比较近,人民才是老天爷的主人,老天爷是通过人民来反映它的意愿和心声,所以人民的意愿就是老天的意愿,就是神的意愿,民才是神的根本。孔子在《论语》中讲,“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些都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家就已经高度关注社会的人的生活,而不是宗教的神的世界。

先秦时期强调要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认为再好的管理,再完备的制度,都要依靠具备一定素质的君子、一定素质的执法者才能够进行。《荀子》讲:“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即再好的法律也需要背后的人去进行操作和管理,再好的法律也不能自己去运行,也有背后的漏洞,所以强调以人为中心。随着这种观念的发展,将人作为信念的源头,关注人的力量,关注人的价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思想价值。这种观念后来被具体地表达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也就是以民为本,以老百姓作为价值、信念的根本,去满足老百姓的利益和老百姓的需要。《尚书》说“民惟邦本”,人民是国家最根本的力量,最根本的基础。《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跟社稷相比,跟君主相比,人民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这些都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信念,就是要重视老百姓的利益,倾听老百姓的声音。

(二)道德文化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信念体系,要求这个文化中的人按照这种信念、价值去生活。

道德文化首先表现在人与万物相合,也就是“天人合一”。《周易》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君子应该向刚强劲健的上天学习,奋发图强,永远向前;同时君子应该向厚实和顺的大地学习,将万物一视同仁地承载起来。这句经典的话非常明确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君子要向上天、向自然来学习它们的品性,从而来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培养自己的信念、力量。

西方人惊讶、感慨,一般会说“0h,my god!”意思是“哎呀,我的神啊!”中国人会说“啊,天哪!”这里的“天”和“神”,其实代表了两种文化中信仰、信念的源头。对中国人来说,“天人合一”向天看齐,向天来学习,由天来管束,这是中国人心中普遍的一种信念、信仰。而对西方人来说,他们的信仰是“神”。

东汉时有个著名的故事叫杨震拒金。杨震任荆州刺史时,曾经举荐秀才王密做了昌邑县令。后来,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王密拜访杨震,特地选了天黑以后来到杨震住处,拿十斤黄金送给杨震。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意思是当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非常了解你,知道你是一位非常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所以我举荐你;但是你送黄金给我,说明你根本不了解我杨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密说:“暮夜无知者。”他说现在天黑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意思是老天爷看着呢,神也看着呢,你也看着,我也看着,怎么可以说没人知道呢?“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后来成为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成语。在这个成语中,天地被作为监督者来监督世人的操守和品德,“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得天地自然成为中国古人内心信念的来源。

除了“天人合一”外,中国古人还讲与自身合,通过自己内心建立起来一整套的道德,进行自我立法、自我要求和自我规范。与自身合是我们信念的另外一个来源,它的来源不是宗教,而是自身的道德情操。孟子提出的“四端”思想就是与自身合的体现。“四端”指仁、义、礼、智,“端”是苗头的意思,每个人心中都有四颗种子,这四颗种子分别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它们是仁义礼智的根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内心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道德来为我们自己立法。“四端”思想到汉代被发展为“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后来古代中国人追求的价值操守,是信念的来源。明代王阳明进一步提出“良知”和“良心”说,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良心,每个人都有道德,都能够从道德的是非观念上来做应该做的事情,拒绝那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因此在跟人有争执的时候,中国人会说“我凭我的良心发誓”“我摸着我的良心说”,而不会像西方那样说“我以神的名义发誓”。

中国道德文化还讲与他人合一,要跟他人实现和谐共生。这种规范是怎样实现呢?通过推己及人,由自己想到别人。《论语》有两句典型的表述,一句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推己及人,想到他人是怎么样的,通过考虑他人、尊重他人实现自己与他人的和谐,这种和谐也对我们个人进行要求和规范。1993年在芝加哥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宗教议会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称为道德金律,它是当代世界所有文明都承认的一种信仰,一种信念,一种价值。

(三)伦理精神

伦理精神也是进行信仰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国人习惯把一切社会关系都看作家庭关系,用处理家庭关系的方式来处理社会上的各种人际关系。在这样的影响下,主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不是法律,而是伦理精神。

伦理精神的特点是看重对他人的义务,而不重视权利。在伦理精神的影响下,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就是以他人为重。中国人习惯讲责任、讲义务,而不习惯过于强调个人的自由;习惯重视群体,相对地忽视个人;重视和谐的价值,不愿意起冲突,这些都是伦理精神对人的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西方人邀请人到家里做客的时候,一般会让客人坐在两侧,而主人坐在中间的位置。中国人邀请客人来家里做客的话,一定让客人坐在中间的位置,自己在两侧的位置来陪客人。中国人吃饭的时候喜欢围成一圈,大家坐在一起,其乐融融,这种就餐方式代表和谐。西方人吃饭的时候通常是自助在一起,更关注个体。简单的日常生活行为,体现了中国人处处以他人为重,考虑集体,考虑和谐,看重和谐的价值理念。

我们讲中国信仰的力量,讲信仰的重建,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有价值的、经历几千年仍然闪耀着光芒的成果,来填充当代文化体中最核心的那一圈,从而使得我们的信仰在当代得以重建,使我们的文化能够复兴,从而推动整个中国不断地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信念信仰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为了信念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发光的信念
论信仰
铁的信仰
老传统当传承
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