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真求是 向上向善
——侯仰军的民间文化研究与批评之路

2016-11-25项江涛

长江文艺评论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古村落村落

◎项江涛

求真求是 向上向善
——侯仰军的民间文化研究与批评之路

◎项江涛

侯仰军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始于1990年代初期。当时他对微山湖西岸的移民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进行了长时间的专题调研,其中就有对民间习俗的调研。后来,他的调研成果发表在《齐鲁学刊》上并被山东省历史学会评为史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如果说这还是为了历史学而关注民间文化,那他在1999年参加编写《俗语谚语精选9999》就是正式的民间文化工作了。该书1999年10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到2012年5月再版6次,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2002年2月17日、18日两天,即农历壬午年正月初六、初七,侯仰军和夫人一起到山东省曹县桃源集,对当地的独特民俗——花供会进行调研,这是他对民间文化的第一次专题调研。花供会是桃源集一带民众为供奉火神而兴起的民间传统庙会,正日子在正月初七。因供品用白面、鸡蛋、萝卜等雕刻或捏塑成人物、动物、建筑物及瓜果、花卉等,品类纷繁,造型生动,如百花斗妍,故有花供会之称。夫妇二人对花供会的历史渊源、表现形态做了尽可能详尽的调查采录,结合相关资料对花供会来历作了初步探讨,整理成一万两千字的《曹县花供会及其渊源初探》,发表在《民俗研究》上。

桃源集位于曹县北部,105省道(俗称庄青路)从其南部穿过,实际上是一个自然村,由七街构成,人口约八千人。侯仰军夫妇到那里调研,人生地不熟,加上当地的习俗正月十五之前不做生意,没有地方吃饭,连口热水也喝不上。头一天晚上,采访到半夜,天寒地冻,无处可去,只好找到一间遍布灰尘的房间(像是一间库房),凑合着呆了几个小时。由于天冷,根本睡不着,第二天凌晨又摸黑去看摆花供了。

由于侯仰军所学专业是历史学,加上当时一直在做图书出版工作,虽然也曾策划、主编过《十二生肖与中国文化丛书》等图书,但对民间文化的研究一直是业余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历史学。

2010年11月3日,山东省巨野县举办首届中华麒麟文化研讨会,侯仰军应邀出席,并以“‘西狩获麟’,孔子究竟看到了什么?——兼谈民间传说中的麒麟”为题作了发言,获得热烈反响。恰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在场,罗书记慧眼识才,邀请他到中国民协工作。经过几个月的思想斗争,侯仰军舍弃了18年的出版工作,于2011年5月到中国民协上班,开始了民间文化的专业研究之路。

随着工作的开展,侯仰军对民间文化也有了新的认识,四年多来,他撰写并出版了《历史真相与文化反思》《孝经译注》《中国俗语谚语精华》等著作3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民间文化论坛》等报刊上发表《文化选择下的牛郎织女传说》《传统村落要留下原住民》《乡愁:真善美的眷恋》等论文二十余篇,经新媒体广为传播,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侯仰军对民间文化的研究与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文艺评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学研究的是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华美学精神源远流长,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老子和孔子的哲学与美学思想,老子阐释的“天人合一”等一系列哲学思想内在铸就形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精神。中国美学精神博大精深,其实质与核心是通过审美以彰显中华文化价值的内在精神与力量,就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性而言,中华美学精神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在历史的时空维度上体现了中华文化与美学精神的包容性发展与演进。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一个文化工作者亟需解答的理论命题,亟需围绕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发展与创新做出合时代合规律的科学的回答。侯仰军徜徉于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文艺评论的学术天地间,探求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文艺评论相得益彰的文化与价值意义。

侯仰军认为,中华美学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共同的美学情感、美学追求和美学理想的深层内核。美需要培育,记忆需要净化,品位需要引导。用中华美学精神指导民间文艺评论,就是培育民间文艺工作者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的能力。中国的民间文化既要有中国的民族性、独特性,更要有符合中国人审美情趣、审美意愿的思想内涵、风格特征、美学意境、社会价值。侯仰军于这方学术耕耘的主要论述有《用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指导民间文艺评论》《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等。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以时代的视角审视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文艺评论的内在关联,延展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与民间文艺评论内在的文化逻辑。以中华美学精神审美价值观为指导的民间文艺评论的缺位,将导致美学精神价值教化功能的缺失,进而将致使民间文艺创作和评论实践因缺少科学理论的支撑而迷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这一审美价值观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内涵,根植于文学艺术的评论与实践中。侯仰军矢志不渝躬耕于民间文艺评论的学术沃土中,汲取中华美学优秀的文化精神,针砭时弊,辨分良莠,建构起既体现中华美学真善美精神实质又独具学术匠心的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

针对民间文化的现状,侯仰军写了一系列评论文章,如《民间文化需要探源》《民间文化呼唤批评》《民间文化岂可随意编造》。对有的地方不分良莠,对民间文化一律加以保护、传承、弘扬,甚至把一些陈旧的、过时的、伪造的、被人们唾弃的东西当作宝贝供奉起来,在利益驱动下,“打造”伪民俗、伪遗产,造成文化“转基因”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侯仰军认为,不分清精华与糟粕,不正本清源,就无法有效、真正传承民间文化;作为中国优秀民间文化的继承人、传承者,我们对“民间文化”可以满怀热情、充满感情,但在评判时,更要理性、客观。

2.民间文化探源。民间文化是一种大众通俗文化。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社会民众对社会存在的艺术再现与反映,民间文化被民众铺涂了浓重的生活与传统基色,能映射出其得以产生的社会与时代背景;能为我们回溯文化根源确定起历史时空坐标,为民间文化的创新标出文化发展的方向。

为探求民间文化的源头,侯仰军独辟蹊径从构成民间文化的艺术元素入手,以历史科学严谨的学术精神,梳理民间文化的文化和社会功能以探寻还原民间文化的艺术现实与精神内涵,以求揭示出民间文化与社会存在之间存有的客观规律性,从两者的文化关联中探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发展变迁。侯仰军在这方面发表有《从真实到传说:麒麟的故事》《文化选择下的牛郎织女传说》等文章。

在民间文化中,麒麟是华夏民族特有的、集众多动物特点于一身的神兽、仁兽: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麒麟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过,它只是传说中的动物吗?侯仰军认为,麒麟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过,真实的“麒麟”或者说“西狩获麟”时孔子见到的“麒麟”,不是獐,不是牛,也不可能是印度犀牛,麒麟就是麒麟,它是一种与麋鹿相似的鹿科动物,只不过到了后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的猎杀而消失了。“西狩获麟”之前,麒麟已经带有神性;“西狩获麟”之后,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进而被定为一尊,麒麟被进一步神化,其形象日益丰满,其德行日益完美。从现实存在的动物到传说中的动物,到人们认为它只是传说中的动物,麒麟的故事反映出历史与传说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自先秦到今天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牛郎织女凄美动人的故事催生了数不胜数的优秀文学作品,促成了盛行于各地民间的“七夕”“乞巧”等重要习俗。梳理一下牛女传说的来龙去脉,侯仰军发现它经历了从星宿到情侣、从无奈到恩爱、从现实到浪漫的过程。通过广大民众集体无意识的创作,在追求爱情幸福的文化背景下,牛女传说向男女追求自由幸福、反抗家长专制、唯善唯美的情节上发展,最终成为一部爱的赞歌,被视为纯爱情故事,七夕也从乞巧节蜕变为东方情人节。

3.古村落保护。古村落也被称为“传统村落”,一般是指聚居年代久远,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历史村落。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古村落的保护具有其特殊性。

古村落因其物质与文化特性具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古村落是承载中华特定社会群体文化精神与价值并使其得以存在与延续的物质与精神载体。其物质构造本体不仅是传统文化艺术,建筑技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和记忆,具有文化认同功能与历史传承感的物质遗产实体。保护古村落对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归属感,留住文化记忆心与乡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古村落作为农耕社会最基础的社会单位,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文化单元中,我们可以找寻到中华文化的根脉与精神。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十分珍贵,如果其消失了也就消失了,保护的需求十分迫切,在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上,侯仰军认为,随着原居民迁出古村,古村落将失去文化内涵。对于此,侯仰军日夜忧心,累年奔走,大声疾呼对古村落要进行活态性保护,以回迁原住民恢复古村落的活力。

侯仰军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著述有《城镇化进程中的古村落保护》《传统村落要留下原住民》《传统村落保护应让原住民受益》。侯仰军认为,传统村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地域特色,寄托着人们的乡愁,是文化之脉、自然之体、生态之基、历史之源,具有重要的生活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但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村落的转型撤并、农民的异地脱贫以及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城乡二元体制的松动,传统村落数量急剧下降,传统村落中的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造成常住人口大量减少,出现“人走房空”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与此同时,为了发展旅游,有些地方在保护开发传统村落的名义下,大规模拆除具有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价值的院落、建筑,而代之以新的住宅建筑,严重破坏了村落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有些地方将传统村落的原住民全部迁走,使传统村落丢失了生机和文化内涵。在对8个省区的28个古村落、1个老街和4个省的5个古镇调研后,侯仰军疾呼:“传统村落保护应让原住民真正受益!”“传统村落要留下原住民!”

4.民间孝文化。“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经过几千年中国历史的演进与文化变迁已经内化至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与基因中,外化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文化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道德准则,关乎社会责任的担当与实现,构筑起中国古代王朝统治的道德基石,西汉王朝更是开启了中国王朝“以孝治国”的先河。

现代社会,我国社会、文化、价值结构的转变对孝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需要我们理论上的再认识。侯仰军以其深刻的学术敏锐性,把握住了新时代孝文化研究的学术脉搏,从现时代需要怎样的孝及如何孝?新时代孝道回归的路径及其与传统孝道的文化关系做出了合时代与合规律的学术与理论探讨。

侯仰军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有《〈孝经〉的流传与民间故事中的孝文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孝?》。侯仰军认为,“孝”的提出、坚守和弘扬,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和特色,“孝”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对于人生幸福、家庭美满、社会和谐起到了强基固本的巨大作用。在我国民间,《孝经》产生的巨大影响之一就是出现了巨量的“通俗版《孝经》”:海量的民间孝故事。“通俗版《孝经》”促成了民间丰厚的道德积淀,而民间道德积淀自然要通过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戏曲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了民间浓厚的孝文化。当今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孝”?简言之,就是敬亲、养亲、向善、利他。既要孝顺、感恩,又不能愚孝、盲从。具体说来,就是培育孝心,提倡孝行,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做到孝心和孝行的统一。孝心是内在动力,核心是“敬”;孝行为外在表现,核心是“养”。只有心中有“孝”,才能做出各种孝行;当忠孝难以兼顾、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时,孝心更重要。在城市构建现代孝文化的过程中,孝道的回归绝不应当仅仅是传统孝道的复制粘贴,而应是传统孝道精华与时代精神的交融,是对传统孝道的扬弃、重构与创新,要牢固树立让孝道、孝行回归城市、回归市民、回归文化的理念,着力提高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契合度。

5.乡愁。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平实话语的背后体现的是国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文关怀。乡愁可以说是人们灵魂深处对家乡的深情依恋与美好记忆,乡愁的“愁”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是人们内心世界对故土家园精神上的寄托和情感上的归属。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大潮中,留住“乡愁”,如何保护好乡愁文化的物质载体传统的城镇和乡村亟需破题,城镇化产生的“乡愁”只能够在城镇化中解决。对于此,侯仰军颇具使命感,以其当代学者的责任与担当,理性与智慧揉化成笔下的疾呼与呐喊。

侯仰军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了《乡愁:真善美的眷恋》。他认为,乡愁,其实是对故乡的温馨回忆,包含着对家乡故物、故人的思念,对过往时光的美化,对真善美的持久眷恋和追求。故物、故人,不仅仅是孤零零的物和人,更是两者结合起来的文化。故乡的方言土语、风土人情、剪纸年画、民间小调,特别是节日、庆典、歌谣、戏曲,都是游子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精神寄托。乡愁,更有对故乡过往时光的美化,而只有真善美,故乡才值得眷恋,才有乡愁。故乡的山水、建筑未必尽善尽美,亲朋、邻里之间不会只有鲜花和笑脸,如果一味放大生活中的不完美、不如意,留在记忆中的只有丑恶、痛苦、伤害与伤痕,就会把故乡看得一无是处,不仅没有乡愁,反而只有“乡仇”。有无乡愁,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胸襟,思乡的愁绪下,是一种美好而崇高的境界,是对真善美的永恒眷恋和追求。在当前现代化、城镇化风起云涌之时,保护好传统村落,留住“真”;留下传统村落里的原住民,留住“善”;传承好、弘扬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留住美,才能留住我们的乡愁。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侯仰军的学术成就,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卫视、陕西卫视等多家媒体对他进行过专访,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等十几家知名网站转载过评论文章。《历史真相与文化反思》出版后,新浪网、搜狐网、正义网、大众网、凤凰网等十几家知名网站转载了评论文章。

侯仰军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在克服别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后取得的。由于工作繁忙,出差多,他养成了坐地铁、高铁、飞机时思考问题、记下心得,再利用晚上或节假日整理成文的习惯。他居住在北京的南五环外,中国民协办公室在北四环外,相距近四十公里,要坐18站地铁、8站公交车,每天上下班要花费4个小时。地铁大多数时间特别是上下班时很拥挤,不要说座位,大家挤在一起,想转身都难,看书更不容易;公交车不但拥挤,还颠簸,看书也很难。面对常人难以容忍的困难,侯仰军没有怨言,一直保持愉快的心情,把长途跋涉变为学习和思考难得的“机会”和“优势”。这样的乐观、豁达,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项江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古村落村落
我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初探
文化强国语境下的文化学研究新探索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古村落“活化石”里的东昌府
培中古村落文化
火焰山下古村落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