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VII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上海项目回顾
2016-11-25顾学琪
顾学琪
摘要:卫Ⅶ项目是上海1996—2002年首次实施的由国际组织资助的、通过健康促进达到控制慢性病,在国内公共卫生领域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示范性和先进性的卫生项目。项目从根本上颠覆了我国传统的慢性病防控的手段与方法,引进国际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并有效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通过健康促进达到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和意外伤害的模式与方法,获得并提供有效的经验,以在更大的范围推广和扩散项目成果。
项目在内容由“机构发展和政策改革”“人力资源开发”“监测”与“干预活动”四大板块构成,四大板块彼此衔接、相互促进。在策略设计上采取“健康促进为核心的属地化”“针对特定危险因素的干预策略和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的干预”和“强调建立综合干预的执行框架”原则。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直接效果,同时,成功引入了一种国际健康促进防控慢性病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并本土化、创新地形成了一个慢性病综合控制的成功模式和执行框架及技术路线,并有效地培养了一支慢性病综合防控精英队伍并成为慢病防控战线之骨干。
从可持续考虑,对慢性病综合防控中应着力推广的五个重要环节和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要素,以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如何融入疾病控制的具体实践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卫Ⅶ项目;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控制;疾病监测;干预模式
1背景
1996年中国政府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逐步成为致残、致死主要原因,并将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社会与经济负担。健康促进的意识和相关技能还没有在慢性病防控中得到有效运用、以健康促进为基本手段预防控制慢性病尚未纳入到常规卫生防病工作的现状。决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第七个卫生项目“疾病预防项目”的机会,增设一个“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子项目”。
项目时间5年至2002年,项目执行范围为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洛阳、柳州、威海、云南省(仅STD/AIDS)。项目旨在引进并运用国际先进的健康促进方法,从病因学的角度,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的行为危险因素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
2上海项目的执行
2.1范围框架
全市在静安、黄埔、浦东、长宁、虹口、闸北、宝山、原南市、原卢湾、嘉定、徐汇、闵行等13个区组成上海项目执行区域。还包括试点医院26家,试点学校42所,试点工厂11家。
2.2内容框架
四大板块彼此衔接相互促进。⑴机构发展和政策改革:对相应机构进行有效的改革并完善健全慢性病控制有关政策、提出综合的健康促进规划,推进已有政策的落实,加速新的政策开发;⑵人力资源开发:引进国际先进理论和方法进行强化培训;⑶监测;完善并建立监测系统,首次在国内建立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BRFSS);⑷干预活动;以健康促进为基本手段以社区综合防治为基本模式的强化干预,以“关口前移”为准则,降低相关危险因素水平并逐步控制慢性疾病。
2.3策略设计:健康促进为灵魂的属地化原则
健康促进是有效的;健康促进策略能发展和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决定健康的社会、经济环境;健康促进是实践人人享有健康的手段;渥太华宪章倡导的5大行动领域是非常成功的;5种策略的综合性应用比单一的手段对促进健康更为有效,但应属地化有所侧重。
运用健康促进理论,包括个体、群体、组织和社区行为改变的相关理论。以及健康信念模型、阶段变化模型、组织发展理论、传播理论(社会市场学)、创新与扩散理论。针对特定危险因素的干预策略和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的干预技巧: 针对不同危险因素、目标人群和在不同的场所的干预。项目策略的具体描述为:⑴制订政策并依此营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⑵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⑶提供个人和家庭各种健康技能;⑷实行人群分类指导;⑸逐步建立综合干预的执行框架:强调六大因素的综合:①三大人群的综合、②疾病和危险因素的综合、③部门的综合、④干预策略的综合、⑤三级预防的综合、⑥三大医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⑹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⑺多方位卫生服务的提供。
2.4项目特点:既富有创意也促进成效
①项目的综合性。项目倡导使用多种策略干预一个危险因素,同时也倡导在一个场所干预多个危险因素;②项目设计中强调多部门协作,动员全社会参与;③争取获得政府和高层支持---政治承诺,确保持续发展;④监测作为制订干预计划和评价干预效果的手段和基础;⑤项目的评价采用时间序列评价方法并强调过程评价;⑥人力培养作为保证项目质量和项目持续性发展。
2.5策略活动既富有创意也促进成效
上海项目出国培训与考察46人次、组织参加全国项目办培训128人次、本市市级培训68期、培训总人次数5,474人次、基层培训总人次数44,708人。发展了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建立了有利于形成健康行为的政策环境。项目执行期间,共出台慢病控制相关政策106 件,在项目结束后,继续有效的 75 件, 占 70.75%。其余项目活动主要包括:
①强化全市公共场所控烟执法,使合格率逐步上升为96 %以上;②全市共计各类宣传资料入户发放8,284,579份,人均占有6份;③举办各类居民慢病知识系列培训为2556期,有102046户社区居民家庭(个人)接受了慢性控制知识培训;④创建无烟单位活动:309个无烟居委会;2645户无烟家庭;71所无烟学校;无烟医院超过100家;⑤开展社区血压免费测量活动:共设测量点385个,四年来测量血压近200万人次,新高血压的检出率逐年下降;⑥开展医院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26所试点医院全部执行,测量总数达到50万人次,高血压的检出率逐年下降至2.48%;⑦建立了容量为近9万信息的社区高血压数据库并逐步进入动态管理,333个试点居委会已经将社区高血压工作纳入三级管理范围;⑧开展权威人士(医生、教师)控烟活动:医生控烟1142人、戒烟218人,教师控烟893人、戒烟286人;⑨开展烟草的有限销售活动,占试点区范围80%以上的748家商店与项目签约执行并承诺“不向18岁以下未成年人出售烟草产品”,执行合格率逐步上升至52.81%;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青少年学生对烟草的可获得性;⑩其他诸如创建一批健康促进场所等。
3项目的主要成效
卫Ⅶ项目是上海首次实施的由国际组织资助的以健康促进为主题的卫生项目,通过健康促进达到疾病预防,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示范性和先进性的项目。从根本上颠覆了我国传统的慢性病防控的手段与方法,很多内容在中国都是第一次开展。该项目的意义在于引进国际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通过健康促进达到预防与控制NCD、STD/AIDS和意外伤害的模式与方法,获得并提供有效的经验,以在更大的范围推广和扩散项目成果。具体干预效果可以表述为:
3.1干预的间接效果
3.1.1 成功引入了一种国际健康促进防控慢性病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并本土化
卫VII项目充分运用了国际以健康促进控制慢病的先进理念,并在大面积范围的执行中获得了比较成功的效果和经验。不仅开创了健康促进在控制中有效运用的先河,同时在健康促进理论和技能上得到有效验证,并逐步形成本土化效应。主要表现在:逐步建立以健康促进为核心理念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模式、建立新的健康促进系统工作方法、重视并创造了新的政策支持性环境、初步形成了国家与项目市健康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持久能力、开创并建立了以场所为基础的健康促进行为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模式。
3.1.2创新地形成了一个慢性病综合控制的成功模式与执行框架以及技术路线
卫Ⅶ项目产生的对慢病防控的格局、理念与策略影响持久且深刻。卫VII项目的执行模式和以往所不同的是:强调以一级预防为主的社区综合防治、强调以健康促进为基本手段控制各类危险因素为关键策略、强调从设计到执行甚至到评价全过程的综合控制。这种国际先进的疾病综合控制模式在试点区范围本土化执行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和验证,并在各项目市逐步得到推广及应用。尤其是初步形成新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工作体系与工作机制、尝试在慢性疾病控制工作中建立的多部门合作机制、开创并建立了科学及运转良好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与人文环境监测系统等方面更为显著。
健康促进的理论和策略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的基本工作模式。在中国首次开展了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和社区环境监测,并为项目效果评价提供了客观坚实的证据。
3.1.3有效地培养了一支慢性病综合防控精英队伍并成为慢病防控战线之骨干
项目的人力资源开发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个人和机构能力的变化,形成了有效健康促进活动的基础。卫VII项目给上海建立了一支既能熟练运用健康促进理论,又能在疾病控制实际工作中能实际运用健康促进技能的精英队伍。
3.2干预的直接效果
3.2.1控制吸烟方面 社区人群控制吸烟的知识知晓比例达到96%以上;社区人群中良好信念的形成率达90%;社区居民、教师和医务人员的吸烟率均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能拒绝吸第一支烟的学生比例达到93%;能主动参与到劝阻他人吸烟的学生比医务人员的比例也有明显的提高。在2001年开展的上海医务人员戒烟大行动中,有344家医疗单位、2078名医务人员参加了戒烟戒烟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成功,有1336名医务人员及医疗行政管理人员戒烟获得成功,戒烟率达到64.3%。
3.2.2控制高血压方面 社区人群知晓正常血压值和3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测量血压的比例分别达到83%和91%;能按标准定期测量血压的比例高达95%;而不能坚持按照医嘱采取自我保健的比例逐年下降至4.65%;社区高血压纳入三级管理范围已经达到164个群(居委会),管理率达到89%,控制率达到69%。
3.2.3提倡合理营养方面 社区人群对合理营养的知识知晓率也有明显的改变;人均盐的日摄入量也从9.7克下降到9.23克;对高脂饮食和高盐摄入有了比较大的改善。
3.2.4强化体育锻炼方面 人群静坐生活方式比例从21.4%下降到18.6%,规律体育参与比例由28.6%上升到34.3%。规律体育活动参与比例,男性从28.9%上升到33.7%,女性由28.4%上升到34.9%。
3.2.5人群中超重和肥胖比例的变化趋势 人群超重率有轻微上升,从23.6%上升到24.8%,其中男性由22.2%上升到27.0%、女性由24.8%下降到22.9%。肥胖率由8.3%上升到8.6%,其中男性由5.3%上升到6.6%,女性由10.6%下降到10.3%。分析影响超重和肥胖的因素很多,很难把超重和肥胖的变化与干预效果直接联系。
3.2.6控制STD/AIDS方面 在知晓艾滋病和性病的传播流行及预防的知识方面,知晓水平均达到90%左右,但改善明显的是关于避孕套使用的知识和观念改变的比例
4项目的可持续建议
(1)在慢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可以着力推广的的五个重要环节,①选择有效的干预策略;②确定合理的干预人群;③控制项目活动有效执行;④通过贯彻始终的社会动员,提高目标人群的依从性;⑤项目活动应达到相当的覆盖率,是保证项目效果的5个关键点。
(2)慢病综合防控,以下尤其重要的三个环节将影响项目经验的有效推广和成效发展的可持续性。①辖区政府的庄重承诺和直接宏观调控的参与;②由政府主导的各相关部门的合作,倡导有机衔接与无缝对接;③能力建设在项目中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包括计划制订能力、健康信息的传播能力、社会动员能力、政治倡导能力和监测评价能力。
(3)如何使项目地区已经建立的健康促进的工作模式得以持续,并融入到常规工作中,关键是:①以评估的结果为依据,以成功和不成功案例进行借鉴,把健康促进理论逐步融入公共卫生领域的各项工作中,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②以项目的评估报告为依据,向管理层提供政策报告,在改善公共卫生系统能力的建设中,有效推广卫VII健康促进项目的成就,学习健康促进项目的理念和工作模式;③通过各种形式,包括研讨会,学术文章等方式传播卫生VII健康促进项目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