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2016-11-24王珊李超张胜芳
王珊+李超+张胜芳
摘 要:创新型城市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高等院校是高科技的重要研发地,同时也是培养科技人才的主要基地,因此高等院校对城市建设有很大的推动力。本文阐述了地方高等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衡水市高校在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大所存在的不足,并以此提出了高等院校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衡水市;创新;有效途径
一、地方高等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区域由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样,衡水市欲实现加快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闯出一条新路子。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地方高等院校既是培养人才的主力军,又对于创新城市的建设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是城市自主创新的根本基础。学校承担着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任务,承担着传授知识、传播信息的任务,因此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地方高等院校的积极作用,让地方高等院校成为地方创新建设的生力军,这既对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提高地方高等院校整体实力,打造学校品牌都有积极的作用。
2、地方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上的生力军。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这也就决定了高等院校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创新人才。
二、高等院校在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
1、地方高等院校没能与政府、地方企业府建立良好的发展关系。这些年来,衡水市政府、衡水市高校以及地方企业,在促进城市建设中都积极的发挥着各自的价值和作用。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衡水市并没有形成一个协同发展机制,致使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高等院校、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往往只是片面的单打独斗。
2、地方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上忽略了创新的基本要求纵观衡水市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就能发现衡水市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以市场需求为主要依据,偏重于有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忽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没有为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机会,依然用讲授法或实验法教学,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其独特修改,缺乏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所必备的创新精神与意识。
三、地方高等院校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有效途径
1、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人才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高等院校都是立足于地方,为城市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出适应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地方高等院校应该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强化实践环节,立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就衡水市而言,衡水市地方高等院校应该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以创新为引导,以改革为理念,设置一批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专业;并结合当地特色,把一些适应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需要的新兴专业培育成为地方特有的专业。
衡水市高等院校在以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要求下,对本学院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作出相应调整,并考虑专业的社会价值、现实价值,在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为其重点,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科研团队。
2、促进地方高等院校与、政府、地方企业的沟通。要想加快衡水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步伐,除了发挥地方高等院校、政府、地方企业各自优势,还要不断创新和提高自己的发展优势,努力打破以往各自单打独斗的局面,在三者之间,建立并完善协同发展机制。比如,衡水市高等院校应主动赢得政府、企业的信任,以此来获得企业相关的资金支持,以及政府所能给予的优惠政策,从而构建互为依托的沟通关系。
3、地方高等院校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高等院校是城市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源地。要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加快地方高等院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以衡水为例,首先,应该提高衡水市高校知识和技术的产出。高校研究成果只有通过企业的转化活动,才能转变为企业的生产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也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是要提高高等院校研究成果的成熟度。充分发挥工程研究中心的作用。再就是搭建良性互动平台,拓宽研究成果转化的渠道,完善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的机制。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要发挥其在城市创新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以此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质人才。衡水市近年来一起在不断的摸索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路径。大量的实践证明,地方高等院校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催化剂,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在充分发挥地方高等院校的主体作用下,科技创新才能更好的落到实处,从而更快、更好的建设创新型城市。
参考文献:
[1] 万久富.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地方的意义与途径——以南通大学为例[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2] 苏国伟,王静.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3] 蒲小梅,程子彪,向妍燕.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研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