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需要跳出“靠拨款”思维
2016-11-24观察家
观察家
东北经济萎靡的问题,正备受关注。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分年度明确了137项重点工作和127项重大项目,被解读为“国家又给了东北1.6万亿”。发改委方面对此澄清,称这是误读,三年滚动方案涉及项目并非全额由国家投资,更不是“输血式”的资金投入。
发改委的郑重澄清,是对输血式振兴模式的否定。实际上,输血式援助向来并非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长久之道。美国学者威廉·伊斯特利在著作《白人的负担》中说,西方半个世纪来援助非洲等贫困地区投入的2万多亿美元,就基本上未起到预期的作用。说到底,发展的根本,还在于本地体制的改善、经济要素效率的提高。
北大、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举办了第二届东北振兴论坛,我参会听了专家们的演讲。所有的专家、包括东三省本地官员都认为,东北要加快市场化改革。
上上下下都有加快东北市场化改革的共识,但东北的市场化依旧步履缓慢。如国企改革,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就说,其他地方早就完成的国企改革,东北仍然没有完成,连企业办社会、厂办大集体的老旧现象都还存在。东北大学校长赵继的解释很形象:尽管大家都知道要改革,但是东北国企太多,很多人在体制内呆惯了,有了问题还是习惯找政府,地方政府又习惯找中央政府。
而单纯输血式振兴,不会改变“等靠要”的体制依赖,反倒可能助长依赖惯性。就算有“输血”也是为了“造血”,而就“造血”而言,东北也亟需放权清单。
事实上,东北有很好的外贸条件,完全可以给东北更大的设立自由贸易区的自主权。自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9月成立后,东北申报自贸区的热情也很高,如设中俄蒙自贸区、延边自贸区等。其实整个东北都可以成为一个大自贸区,退一步讲,东北地区可营造更开放的经贸环境,扩大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东北拥有令其他地区羡慕的丰富资源。资源要变成资本,需要发达的市场、良好的产权环境,而不单纯是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东北民间投资下滑严重,也说明了这点。因而除了在基础设施上给东北输血,更要允许东北自行探索各种形式的产权改革,把资源用起来。
旧体制难改,不如先发展新的经济力量,这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经验。比如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就是政府意料之外的新力量;乡镇企业发展之后,民营企业接着发展壮大。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新力量,后面全国的国企改革才有了良好的条件。因为体制之外的机会增多,国企员工才有去处。东北的经济潜力无比巨大,只要大胆开放、改革,让新的力量发展起来,东北的旧体制惯性会得到克服,其振兴对“拨款”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