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米仓道交通及作用*

2016-11-24李久昌

关键词:韩信交通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研究中心,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巴蜀文史·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米仓道交通及作用*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研究中心,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米仓道作为蜀道重要交通干线,在汉魏南北朝时期进入了发展兴盛阶段,对于川陕之间军事争战、文化联系和经济往来发挥过突出的作用。秦汉之际,米仓道为刘邦还定三秦,夺取天下,从巴蜀输送兵员、使给军食的重要补给通道,也是西汉时期拓疆西南夷及南北文化交流的要道。三国时期,米仓道在魏蜀争雄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军事交通作用。南北朝时期,成为米仓山南北巴、汉之间连接各州郡府县治所的主要近捷通道,在促进沿线区域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汉魏南北朝时期米仓道在政治、军事、文化及移民等交通效能上的显著表现,为唐宋时期米仓道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秦末;汉魏;南北朝;米仓道;交通;作用

米仓道是居于蜀道南段金牛道和荔枝道两线之间的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入蜀道路。20世纪50年代,黄盛璋撰《川陕交通的历史发展》[1]一文,从宏观层面对米仓道的变迁及作用作了一定论述。专题研究则由严耕望《山南境内巴山诸谷道》[2]开启,其后又有蓝勇、王开等[3-12]对米仓道线路走向、历史地位等进行过或详细或简略的探讨,但对米仓道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和作用问题,未作专门讨论。本文在前贤时俊研究基础上,拟从长时段角度对汉魏南北朝时期的米仓道交通及作用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借以求教于方家。

一、秦末西汉时期的米仓道

米仓道形成时间甚早,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逐渐萌芽,其形成与巴文化的形成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初步发展后,秦末以来米仓道进入了发展兴盛时期,成为联结陕南与巴蜀地区的交通要道,并以横贯南北、长达千里的大交通为场景,以当时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为线索,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宗教诸方面的事件为主题,演绎出无数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米仓道与刘邦还定三秦、夺取天下

秦末,刘邦被封为汉王,以巴蜀、汉中为王业之基,图谋天下。著名的“萧何追韩信”故事,即是发生在此一时期最早的关于米仓道通行的比较明确的历史记录。据《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记载:“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萧何追韩信这个传诵千古的动人故事,本是一个十分有助于考察米仓道通行条件和线路走向的史例,惜在太史公笔下,只有寥寥十数字,其记述重在一个“追”字,意在器重贤才,至于萧何所追由何路,追至何处,都没有明指。因此自五代以后,陆续出现了三条传说路线:一是南线米仓道说,二是西线金牛道说,三是北线褒斜道说。三线之说孰真孰假,古今历来分歧较大,莫衷一是。

韩信被萧何追回后,遂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在随后还定三秦,东向攻伐项羽的楚汉之争中,米仓道再次被取用,成为汉军运送军粮的重要饷道。《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载:“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韩信在汉中,也当过“治粟都尉”。这一时期,由于从巴蜀大量调粮的需要,也不得不开辟或者扩大山间运道。米仓道有可能是当时主要的通行路线之一。米仓山一带,现存汉王坪、汉王仓、汉王台、韩信庙等地名,1999年在桃园发现的汉代砖室墓群、汉代瓦窑遗址及数十公里长的古战壕遗址等,都间接了说明秦末汉初,汉军在此的一系列活动。今通江县永安镇北有得汉城,又名得汉山城、安辑寨。明人曹学亻全《蜀中名胜记》卷二五《川北道》通江县引《旧志》载:“汉高帝据此以通饷道”,为最后击败项羽,灭楚兴汉立下功勋。汉得天下后,将此重地命名为得汉城。揆度情形,此当是汉王刘邦遣人据守过的戍堡,也是控扼米仓道交通的重要据点。得汉城之得名正印证了米仓道与西汉王朝崛起的深厚渊源。

(二)米仓道与汉武帝经略西南夷

汉武帝时,西汉国力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以巴蜀为基地,大规模向西南夷地区拓疆。著名的先秦《三秦记民谣》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从关中到滇南道路的高竣和险阻:“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鸟栊,势与天通。”这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米仓道开通的一个重要证据。分析其内容,这首民谣从关中险地说起,历数汉中、蜀道、滇南之险,故可能是从秦地远征入滇的军人叙述一路经历的艰险时所作。清代朱乾《乐府正义》考证这首歌谣可能是在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夺取滇地,设立益州郡时产生的。[16]204-205如朱乾所说无误,则在汉武帝时,米仓道不仅是关中连接汉中、巴蜀的要道,而且随着拓疆西南夷,米仓道已发展成为关中通向滇南交通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和巩固汉帝国对巴蜀及西南夷的统治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三国南北朝时期的米仓道

三国南北朝时期,天下动荡,关中和四川盆地先后被十余个不同政权和势力控制,相互攻击,战乱不息。处于关中和四川盆地的汉中地区成为上述南北政治势力争夺的战略要地。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米仓道的交通状况不如金牛道畅达,但由于米仓山脉在四川盆地北缘是一条并不太高的山险,谷口较多,较之岷山、龙门山、大巴山、巫山都容易翻越,军事上有迂回之便,故而随着战争和战时交通的需要,米仓道再次成为重要的军事交通线,地位不断上升。

(一)魏蜀争雄中的米仓道军事交通线

张鲁“雄据巴、汉”近三十年,出现了“民夷便乐之”[18]263的局面,这在汉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大背景下,显得颇为突出。米仓道交通建设在其中的推进作用,值得重视。《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载:“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县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裴注引《典略》曰:“及鲁在汉中,因其民信行修业,遂增饰之。教使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止行人;又教使自隐,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张鲁所置“义舍,如今之亭传”。亭传是古代接待旅客及往来使者、官吏的驿舍。汉代驿传一般三十里一驿。《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十引《太真科》云天师道五十里一亭,大约即相当流民扶老携幼一天的行程。义舍之置,虽是照顾与招徕流民之法,但显然亦具有公共交通建设、促进交通进步的意义。而“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也是重视道路营建和养护的措施。文献虽未明确张鲁所置“义舍”、“义米”等公共交通建设的具体道路地点,但米仓道是张鲁“雄据巴、汉”的主要交通纽带,因此完全有理由推定,这些重要的公共交通建设无疑是包括甚至是以米仓道为主要实施对象的。

(二)米仓山南北巴、汉之间交通纽带

南北朝时期,除西魏恭帝元年(554)巴西人谯淹据南梁州(今四川阆中)起事,李迁哲、贺若敦自汉中进讨,取道米仓道外,文献中不见米仓道战事的记载,说明这一时期米仓道的军事作用已大为降低。《周书》卷二八《贺若敦传》载贺若敦取米仓道讨伐谯淹情形说:“山路艰难,人迹罕至,敦身先将士,攀木缘崖。”米仓道通行条件的艰难,当是影响其军事作用发挥的限制因素之一。但米仓道并没有被废弃,其作为这一时期米仓山南北巴、汉之间连接各州郡府县治所的主要近捷通道,仍被官民继续使用。这可从米仓山南北巴、汉之间日益增多的州、郡、县建置史实中得到印证。

东汉以前,米仓山南北巴、汉之间仅有战国秦置的南郑县(治今汉中市),东汉永元三年(91)置汉昌县(治今巴中市巴州区巴州镇)2个县级建制,后者管辖包括今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南江、平昌及万源等县的巴河流域广阔地区。三国南北朝时期,南北势力长期对峙,南北来移民大量涌入,使米仓山南北巴、汉之间所处地位日见重要,州、郡、县建置因此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发展。有关史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也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据有关史料统计,北魏巴州全盛时期管辖8郡11县,南朝梁时发展为13郡19县,西魏末分化、调整为10郡15县,北周大象二年(580)再分化、调整为9郡14县。在大约三百多年间,米仓山南北巴、汉之间县级政区建置数量,由东汉前的2个增加到南北朝末期的近20个;州郡级政区建置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大体增至在10个左右。政区建置数量上的增加,表明朝廷对该地区行政控制在日益强化,也反映出区域交通和经济开发的拓展与深入。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中央与地方之间、各政区治地城市之间都有要道与官道相通。政区治地城市要对其辖境进行有效的统治,征调贡赋徭役,也必须建立起辖境内部较为畅通的道路体系。郭声波分析这一时期米仓山南北巴、汉间行政建置特点说,“因控制交通道路而设置的县城,兼有作为中继站的功能,如萧梁和北周的难江县,皆位于南江至巴州的米仓道上,前者本在今南江县元潭乡,北魏移于今凉水乡,改为盘道县,据说是‘因龙腹山道路盘曲为名’;后者即平桑郡城,在今南江县城。从道路里程看,汉中到巴中的中点在今上两,从人口、农业看,南江县的经济中心在今长赤,但县城最终选择在底塘铺(南江县城旧名),而不在上两或长赤,或与交通情况有很大关系。底塘铺北(今碾盘乡)有一条较大溪流注入,水量增大,因而得以建成南江上游最北的水码头,成为米仓主道上的水陆交通中转站,作为一个县域的政治中心便有了一个交通控制支撑点。”[11]各级政区治地城市是联系中央与地方的纽带,因而一个区域政区建置的多少,实际反映了这一区域交通发展的程度。区域内政区建置数量多,则说明该区域交通发达程度高;政区建置数量少,则区域交通开发程度相对低。从三国南北朝时期米仓山南北巴、汉之间新增或分化调整的州郡、县两级政区地理分布来看,廉水县、难(南)江县、北水郡、平桑郡、曲细县、始宁县、其章郡、其章县、曾口县、义阳县、遂宁郡、巴州、诺水县、符阳县、白石县、木门郡、池川县、兴乐县、伏强县、狄平县、平州县等均位于米仓道沿线一带。米仓道沿线一带增设州郡县级政区明显要比其他区域多。无论州郡县如何分化、调整,米仓道沿线一带州郡、县两级政区数量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的状态,并略有增加。如北周孝闵帝元年(557)新置曲细县,治今南江县长赤镇。天和中又将北魏正始中置寄理渠州的符阳县,迁治今通江县涪阳镇。说明南北朝时期中央王朝对米仓山南北巴、汉之间开发重点在米仓道沿线。可见“米仓道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与汉魏六朝郡县的设治分不开的。从汉代的汉昌县(今巴中)到南北朝的十几个安置北来移流民的州郡县,交通与政治中心城镇几乎是同步发展的。州县的布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米仓道交通网络的结构,但交通网络也成为州县持续稳定的有力支撑。”[11]

(三)巴人北迁与五斗米道传播

三国南北朝时期,米仓道作为移民通道和文化通道的交通功能也颇为突出,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巴人的两次北迁以及五斗米道的传播。

五斗米道道众的北迁为五斗米道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到晋代,五斗米道在演变为天师道以后,蔚然成为道教正宗,受到社会上层贵族的欢迎,并逐步发展为成熟的官方正统宗教。从此天师道成为中国道教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道教教派。[21]70米仓道与五斗米道的传播密不可分,其在文化上的贡献,于此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汉魏南北朝时期是米仓道重要的发展兴盛阶段,其在政治、军事、文化及移民等交通效能上的显著表现,为唐宋时期米仓道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舆地纪胜》卷一九一《利州路》“大安军”条载:“归汉桥:军市中有归汉桥,旧《经》曰:俗传韩信至此,因名‘韩溪’。”作者对此辨正说:“巴州南江县有两角山,有石刻云:‘汉丞相萧何邀淮阴侯韩信至此山。大唐集州刺史杨师谋记。’谨按:《大安军图经》亦云:‘军境有韩溪,以萧何追韩信至此得名,’谓有文潞公题记其事,及孙仲远诗为据,而前此如《元和郡县志》及《寰宇记》诸书皆不载。其所援引者,不过国朝名公之诗及记耳,未有此刻自唐已有所据也。然孙仲远之诗云:‘小桥上有寒溪字,人道萧何得信时。’与‘区区西走欲何为’,三句皆疑词也。缘《寰宇记》‘三泉县有大寒溪’,而《大安军图经》‘有温水,有陈谷’,疑因有‘寒溪’,遂讹而为‘韩溪’。而大安之人遂至附会,名溪,名桥,立庙,自相夸说,而非其实也。”又《大清一统志》卷一八五《汉中府》“米仓山”云:“米仓山。在南郑县南,一名玉女山。……《舆地胜记》:仙台山一名米仓山,与大巴山相连,有韩信庙及截贤岭。云萧何追韩信至此。《府志》:米仓山在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按《舆地纪胜》:大安军有韩溪水,俗传萧何追韩信至此,故名韩溪。即寒水。今在宁羌州西南,距米仓绝远,此必流传之讹,附辨于此。”

②嘉庆《汉中府志》卷四《山川上》“马道河”条载:“(褒城)县北九十里,源发驿西山峡中,东流合褒水,古名寒溪。昔韩信亡汉,至此水涨不能渡,萧何故追及之。谚曰:‘不是寒溪一夜涨,那得刘朝四百年’。樊哙于此造桥,今名曰‘樊河’也。”今留坝县马道镇樊河有碑两通,其一上刻“樊河夜涨”四字,上款“汉赞阝侯追淮阴侯,因溪夜涨,至此,故及之。”下款:“嘉庆十年旃蒙赤奋(乙丑)暮春吉日,马道驿丞黄绶立。”另一通上刻:“汉相国萧何追韩信至此。”上款:“大清乾隆八年知褒城县事万世谟立。”下款:“咸丰五年马道士庶人等重刻立。”此处原有萧何庙一座,1983年,寒溪河水暴涨,庙随之全毁。

③道光《褒城县志》卷八《文物志》“汉王城”条:“按西乡洋县并有汉王城。……又云马道河有萧何追韩信处,有樊哙造桥。大抵附会汉初事迹为多。”

[1]黄盛璋.川陕交通的历史发展[J].地理学报,1957(4).

[2]严耕望.山南境内巴山诸谷道[M]//唐代交通图考·卷四·山剑滇黔区·篇贰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蓝勇.米仓道的踏察与考证[M]//古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4]王开.米仓道·大竹路·二南公路[J].陕西交通史志通讯,1985(6).

[5]陈显远.“米仓道”考略[J].文博,1988(1).

[6]李烨,余忠平.米仓道考察记[J].文博,1994(2).

[7]梁廷保.古米仓道考[J].四川文物,2001(3).

[8]彭邦本.米仓道路线与性质初探[J].四川文物,2013(1).

[9]王子今.汉末米仓道与“米贼”“巴汉”割据[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3(2).

[10]王子今,王遂川.米仓道“韩溪”考论[J].四川文物,2013(1).

[11]郭声波.论米仓道的系统问题及其历史地位[J].四川文物,2012(6).

[12]江玉祥.萧何追韩信路线考——兼论萧何追韩信的历史传说及米仓道诸问题[J].四川文物,2013(2).

[13]李日方.太平广记:卷三九七·山类·大竹路[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4]丁光泮.川陕古道两“韩溪”考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4).

[16]余冠英.乐府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7]张大可.司马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8]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9]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0]蒙文通.四川古代交通线路史考略[M]//蒙文通文集·卷4.成都:巴蜀书社,1998.

[21]谭红.巴蜀移民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6.

[22]常璩.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八·大同志[M].任乃强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实习编辑:徐雯婷)

2016-05-05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BLS001)。

李久昌(1960-),男,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

K235;F129.9

A

1004-342(2016)05-82-08

猜你喜欢

韩信交通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繁忙的交通
新交通 心沟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古代的军事家们 国士无双韩信
追韩信
韩信:中国最有故事的人
交通拯救人、关注人、爱护人
阅读理解三则
韩信“背水阵”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