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嘉莉妹妹》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2016-11-24秦丹丹
秦丹丹
(金陵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6)
·文艺论丛·
建国后《嘉莉妹妹》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秦丹丹
(金陵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6)
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搜集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建国后国内《嘉莉妹妹》研究论文,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和主题分布四个方面进行整理归类和统计分析。并回顾了建国后《嘉莉妹妹》研究的发展历程,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嘉莉妹妹》研究者们提供有益的参考数据。
《嘉莉妹妹》研究;论文数据;统计分析
一
德莱塞的成名作《嘉莉妹妹》在中国有过许多译本,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又译《繁华一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版,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和1999年再版。[2]77现如今,《嘉莉妹妹》在我国拥有众多的读者。为了全面了解建国后《嘉莉妹妹》的研究现状,避免研究中的低水平重复,给研究者们提供有益的参考数据,本文对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相关论文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以及研究主题分布四个方面充分地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文献调研,以期更清晰地提供全景式定量描述图,从宏观角度揭示国内《嘉莉妹妹》研究的发展历史和变化规律。
二
目前,文献计量学测度的多是以期刊为基础的文献交流系统的状况。在人文社科领域,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即A&HCI)是常用的数据源。但这两个引文数据库存在着期刊覆盖面不足、对英美国家的英文期刊收录较多、国际性内容多、区域性内容少等问题。[3]8-9鉴于本文考察的是我国建国后《嘉莉妹妹》研究论文分布,而我国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占国际学术社区很小的一部分,仅参考它们不能反映我国在这一块的研究状况,因此,本文的统计数据源取自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是目前国内收录期刊最全、文献量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之一,所收期刊基本上覆盖了我国正式出版的各类期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在确定数据统计的时间窗时,笔者考虑到人文社科文献半衰期较长,时间范围太短的数据不能反映该研究点的主题情况,因此尽可能拉长检索时间跨度。然而借助CNKI检索时发现,能检索到的最长时间跨度是从1915到2016年,而以1915-1949为检索年限,查询不到任何主题为《嘉莉妹妹》的论文;2016年刚刚开始,不能作为整年度进行数据整理。因此,笔者将检索范围确定为建国后,首先,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主题”为检索项,以“1949-2015”为检索年限,以“嘉莉妹妹”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论文509篇。然后仍以“主题”为检索项,以“1949-2015”为检索年限,以Sister Carrie的另一个译名“嘉丽妹妹”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到论文75篇。将两次检索到的论文收集起来,从中剔除重复发表的3篇,重复检索的9篇,不相干的66篇,最后得到有关《嘉莉妹妹》研究论文共506篇。本文中的数据来源截至到2016年2月18日。
本文以文献计量学的基本定律作为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在认真查阅大量原文,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对所检论文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
三
(一)论文的年代分布
根据文献计量学理论可知:对某一学科、某一专题的论文的发表年代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时间概念上了解该项研究的发展情况。建国来我国506篇《嘉莉妹妹》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见下图。
(二)论文的期刊分布
通过对论文的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该项研究的分布状况和特点,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情报源。据统计,这506篇《嘉莉妹妹》研究论文共发表在255种刊物上,笔者将这255种刊物按级别分为七大类。首先,按载文量来统计:
表1 1949-2015年《嘉莉妹妹》研究论文的期刊载文量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嘉莉妹妹》研究论文分布相当广泛,506篇论文分别发表在255种期刊上。其中载文一篇的刊物有186种,占刊物总数的73.3%;载文两篇的有37种,占14.5%;载文三篇的有8种,占3.1%;载文三篇以上的有24种,只占9.1%。前两者之和为87.8%,说明绝大多数刊物只刊登了一到两篇《嘉莉妹妹》研究论文。后两者之和为12.2%,说明载文三篇或三篇以上的刊物较少。此外,从具体检索数据得知,大多数载文三篇及以上的刊物属综合性文艺刊物。在14种综合性文艺刊物里,《嘉莉妹妹》研究论文的载文量超过三篇的就高达6种,将近半数。其中《安徽文学》载文量达29篇,《时代文学》(半月版)达25篇,《文学教育》达11篇,《名作欣赏》(2010年(不含)后非核心版)9篇。说明《嘉莉妹妹》研究论文在综合性文艺刊物上又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
其次,将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嘉莉妹妹》研究论文做一统计。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每两年调整一次,从2008年开始,CSSCI开始增加扩展刊。[3]表2所列均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嘉莉妹妹》研究论文篇数及年代,若干现已成为“前核心”的刊物只择取该刊物被列为核心时所发表的文章数。
表2 1949-2015年《嘉莉妹妹》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分布情况一览表①
从该表可以看出,在核心期刊发表《嘉莉妹妹》研究论文共69篇,占检索到的总论文数的13.6%,载文排名最前的核心刊物是《电影文学》《名作欣赏》和《外国文学研究》。此外,从检索到的信息可知,八九十年代发表的论文共40篇,其中核心刊物16篇(其中《教学研究》后更名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后更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福建外语》后更名为《外国语言文学》),占总数量的40%,这说明我国对《嘉莉妹妹》的研究具有扎实稳固的根基。就发文年代来看,2000-2015年共在核心期刊发文43篇,占核心论文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其中尤以2006-2011年篇数居多、波动最大,可见我国学者始终关注《嘉莉妹妹》研究,在2006-2011年研究热情和研究水准都达到一定的峰值。
再次,将《嘉莉妹妹》研究论文按期刊级别做一统计。笔者将检索到的论文按发表刊物进行多次整合,共分七大类,为了使分类内容更一目了然,笔者在各类别下分别列出部分刊物作为代表,具体参见表3:
表3
从表3可见,大部分《嘉莉妹妹》研究论文刊发在普及性文学刊物上,排在第二的是专科、电大学报,排在第三的是普通学院学报,而具有相当水准、在学术界起领头作用的核心刊物和普通大学学报上的《嘉莉妹妹》研究论文数量分别位居第四和第六名,在总论文数中所占比例还不足五分之一。对《嘉莉妹妹》的深入性研究亟待加强。
(三)论文作者分布
通过对《嘉莉妹妹》研究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清楚了解到此项研究的核心人物和学术权威。本文首先统计出发表《嘉莉妹妹》研究论文在两篇及以上的作者,然后统计出所列作者的《嘉莉妹妹》研究时间跨度,将作者发表第一篇文章的时间作为起点,把该研究统计数据里能查到的发表的最后一篇论文为截至点。择选出发表《嘉莉妹妹》研究论文两篇及以上、同时研究时间跨度两年及以上的作者。遴选出的信息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研究《嘉莉妹妹》的核心作者是张合珍,研究跨度长达16年,直到20世纪最后一年。进入21世纪后,关注《嘉莉妹妹》的作者显著增多,车俊思、蒋道超、刘晓妍、王蓉的研究论文篇数超过五篇。总之,21世纪以来,我国才真正迎来《嘉莉妹妹》研究高潮。
表4 发表《嘉莉妹妹》研究论文在两篇及以上的作者一览表
(四)论文的研究目标分布
《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对这部出版之初曾掀起轩然大波的小说,批评家从不同视角给予解读。将论文按研究目标分类,可以确定研究的内容和重点。《嘉莉妹妹》研究论文按研究目标分布可分为以小说论小说研究和借小说论其他两大类,具体见表5:
表5 《嘉莉妹妹》研究论文按研究目标分布图
从表5可以看出,在506篇《嘉莉妹妹》研究论文中,有319篇是研究小说本身,视角有研究小说人物、小说中的自然主义色彩、小说所展示的转型期社会、小说的主题思想、小说蕴含的哲学理念、小说的写作特点,还有运用文学理论对小说进行解读,对小说汉语译本进行分析等等,这第一类共占《嘉莉妹妹》研究总论文数的63%。第二类共有187篇,占总论文数的37%,借《嘉莉妹妹》研究其他,论及最多的是德莱塞,包括德莱塞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女性观、宗教观、创作主题、文学艺术观以及德莱塞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或衣钵传承等等;排在第二的是将《嘉莉妹妹》与其他小说进行对比研究类的论文,共61篇;就《嘉莉妹妹》透视美国社会变迁的论文共26篇,论及的要点包括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消费文化、转型期社会价值观、父权制社会下女性的生存状况、生态伦理危机等等;借《嘉莉妹妹》研究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论文共19篇;此外还有17篇论文是借《嘉莉妹妹》反思美国文学中的母题,如美国梦的嬗变、美国文学中的城市书写、西方现代女性的解放等。
《嘉莉妹妹》中最受关注的人物角色无疑是嘉莉这个备受争议的女性形象。大多数研究者已达成共识,嘉莉获得了物质上的成功,付出的却是道德坐标的迷失。嘉莉在不断膨胀的欲望驱动下,不问手段、只求成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从崇尚清教观转型到消费观的历史背景下,嘉莉妹妹的发家史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研究者从中可以窥探消费性文化语境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带来的颠覆性影响。然而,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嘉莉的“适者生存”这一正面形象。研究者发现,小说中的嘉莉妹妹被赋予了更多的主观个性,人物塑造有着鲜明的性格发展轨迹:嘉莉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自己的戏剧才能,但是她却习惯了在男性羽翼下舒适无忧的生活而不肯正视自身的力量所在;直到她对男性的期待受挫,她的天赋才得到充分展示。她从一个听任男人摆布的初到大城市的乡下女孩成长为一名自食其力、经济独立的“新女性”,嘉莉在不断升迁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力量,从而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这实质上是德莱塞对传统的“女性特质”观念的改写。正如当代评论家所认识到的那样,嘉莉“在作品中是被作为生活的强者而塑造的,她年轻、聪明、健康、美丽,拥有着竞争的一切有利条件,她能够在生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敢于冒险和竞争,善于抓住机会,她理应成功,当然这种成功是典型的美国式的,需要美国的气候与土壤”[4]。此外,还有的关注小说中其他人物,如探讨赫斯特伍德命运成因,分析艾姆斯形象在小说中的意义,还有的将小说中女性人物放在一起做对比研究。
借小说研究德莱塞的论文有64篇,这些论文论及到德莱塞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哲学观、道德观、女性观、宗教观、创作主题、文学艺术观等。理论上,德莱塞深受达尔文、赫胥黎尤其是斯宾塞哲学思想的影响。《嘉莉妹妹》是最能集中代表作者机械论哲学观的作品。机械论试图以物理学来解释人类世界,认为社会是原子一样小生物的聚集体,每个人都是力量和欲望的独立单位,生活是一台与道德无关的巨大机器,善和恶以及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运转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事件,因此,生活不可捉摸,没有目的和意义,没有规律可循,人的努力无法改变命运的浮沉起落,他必须抓住面前出现的任何机会,甚至不惜损害、牺牲他人。潜伏在小说情节背后的机械论观点,自始至终地控制着小说的主题思想、叙事结构甚至人物的一举一动。然而,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不仅是作家对机械论哲学观的演绎与证明,它同时也渗透出作家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者的一面以及他对新兴消费意识形态的矛盾态度,从而构成他复杂的人生哲学与潜在的动态创作观,而这些主要应归因于他对生命意义的深沉追求与探寻。《嘉莉妹妹》中,作者对小说人物不作道德评价,把他们置于道德是非场地之外。他强调的是人的天性、欲望、本能,即人的自然本性。这是他在小说中放弃对人物进行道德评判的思想文化根源。通过小说同样可以透视德莱塞矛盾的女性观,“对于女性新生力量的一种迷恋和强烈认同”[5]正是他反主流意识形态的激进思想的反映。男性作家渴望着“新女性”所代表的激进的社会文化变革,却对于自己心之所向的社会变革中蕴含的破坏性力量怀有深深的恐惧。德莱塞女性观的两面性是他最终放弃道德评判的社会文化根源所在。
选择自然主义视角的论文,可以分为两派。第一派研究者只讨论小说中的自然主义因素,共有论文37篇;另一派研究者将《嘉莉妹妹》放在整个美国文学自然主义流派中考察,更多地关注美国自然主义的发端及变迁过程,共有论文19篇。自然主义者着眼小说中的欲望、机遇、驱动力、环境决定论等。受自然主义观的影响,作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身欲望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作者在小说中不作是非评判,小说中只存在强弱之分。德莱塞将人比作无法摆脱生存欲望驱使的动物,对欲望的不舍追求不仅成为人的本性,更成为整个社会的潜在运行规律。只有“适者”,即那些最残酷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来;人的生物需要和无情的社会力量之间的冲突造成了人的悲剧。环境迫使嘉莉一步一步走上追求金钱、享受和成功的道路,同样,也是环境使得赫斯伍德落魄自杀。从自然主义视角分析《嘉莉妹妹》,可以透视德莱塞的创作对美国现代文学的开创意义。他不仅是最先掌握了现代美国社会气息的小说家之一,更是最先使自然主义的家世小说具有悲悯色彩的小说家。[6]
从《嘉莉妹妹》分析小说所反映的转型期社会,研究者们主要关注20世纪初美国的都市化进程及其对资本主义人际关系、权利话语的掌控、消费文化的兴起以及价值理念的影响。这方面的论文共37篇。
运用文论解读小说,共有论文24篇。最受研究者青睐的文学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女权主义理论、神话原型理论、读者反映批评理论、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生态批评理论等。还有两篇论文分别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剖析小说中的二元对立及其内在关联。
比较文学是中国研究者比较钟爱的解读《嘉莉妹妹》的视角之一,论文数排第三,共61篇,仅次于小说人物分析和借小说做德莱塞研究。研究者们对比了嘉莉和德莱塞笔下其他女性(如珍妮姑娘)的相同梦想和不同结局;还有的论文对比了嘉莉和其他作家笔下的人物,如克莱恩笔下的梅季、哈代笔下的苔丝、华顿笔下的女性、霍桑笔下的海斯特以及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笔下的娜娜等;另有一部分研究者对《嘉莉妹妹》做了中西比较研究,将嘉莉与中国现当代小说或影片中相似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相似形象进行对比。
纵观建国后67年来我国《嘉莉妹妹》研究论文,可以看出,自1957年第一篇论文发表以来,相隔25年后第二篇才问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每年均有一两篇论文问世,九十年代中晚期出现两次年均四篇的可喜突破。八九十年代发表的论文里,有40%的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我国对《嘉莉妹妹》的研究起步虽姗姗来迟,但具有扎实稳固的根基。自21世纪以来,《嘉莉妹妹》国内研究论文年度数量增长到十位数,整体上呈逐年上升态势,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已引起相当的关注,一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研究队伍已经出现。总之,国内《嘉莉妹妹》研究正在朝纵深方面发展,研究成果日趋朝成熟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当然,这次数据统计工作也发现了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21世纪以来,论文数量激增,但核心期刊论文所占比例远不足20世纪的多。共检索到在20世纪发表的论文31篇,其中核心期刊收录论文16篇,占20世纪总论文数的51.6%;共检索到在21世纪发表的论文475篇,其中核心期刊收录论文43篇,占21世纪总论文数的9%。20世纪《嘉莉妹妹》研究者们给我们留下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近年来发表的论文虽多,但有独到见解、论证充分的论文并不多,低水平重复现象、文学论文刊发在商业经济类刊物上的“名实不符”现象屡见不鲜。
第二,论文的引文多源自国内资料,直接参考国外第一手资料的比重略显不足。显然,国外关于《嘉莉妹妹》的研究成果更为丰硕,我们应当把国外的优秀研究成果及时介绍给国内,拓宽国内研究者的学术视野,让《嘉莉妹妹》研究与世界潮流接轨。
第三,《嘉莉妹妹》研究者大多就小说论小说,借小说阐发开去、将小说放在一个更宏大的视野下进行研究的论文较少。《嘉莉妹妹》是德莱塞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它诞生于美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转型期,它的创作与作者早期思想意识观念是分不开的。此外,德莱塞在小说中对价值判断与信仰判断的前瞻性探索使这部小说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对《嘉莉妹妹》的解读,不应局限于小说文本本身,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挖掘小说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获得更有启迪性的洞见。
注释:
①其中《电影文学》收录的是其2012年(含)以前为核心期刊时录用的论文数,《名作欣赏》收录的是其2010年(含)以前为核心期刊时录用的论文,《外国语言文学》于1987年刊发相关论文时为《福建外语》,《外语教学与研究》于1957年刊发相关文章时名为《西方语文》,《西南大学学报》于1985年刊发相关文章时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时代文学》指其双月核心版所刊发的相关论文。
[1]皮泽尔,D.剑桥美国小说新论·《嘉丽妹妹》新论(英文影印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2]蒋道超.德莱塞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77.
[3]蒋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9.
[4]周明燕.文学史重构与名著重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10-215.
[5]林斌.从嘉莉形象看德莱塞的女性观及其内在矛盾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3(2):69.
[6]吕屹.重读自然主义与德莱塞的《嘉莉妹妹》[J].辽宁大学学报,2003(5):65.
(实习编辑:徐雯婷)
2016-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美国社会转型期小说人物价值取向研究”(项目编号:15YJC752026)。
秦丹丹(1983-),女,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I712.074
A
1004-342(2016)05-6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