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博物馆背后的老牌书店——良友书坊
2016-11-24李翔宇
李翔宇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邮电博物馆背后的老牌书店——良友书坊
李翔宇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周末沿着长长的海岸线漫步,临近栈桥车站旁的街面上。在一座依据百年前样貌复原的德式老建筑里,紧挨着青岛邮电博物馆,发现了充满着欧式氛围的良友书坊。
带着好奇和期许推开了书店的大门,第一眼看到的内部装饰风格和老城区的建筑风格交相辉映,整个空间都延续了上世纪20年代海派《良友》画报的文化趣味和氛围。但还是能够感觉到书店的装饰与现代化元素的相结合。近这家书店就觉得很有意思,空间里充斥着让点民国时期的格调。也融入了些现代的元素比如咖啡、书、服饰、艺术品等,整体风格都是清新、朴素、淡雅。整体的经营模式与岛城大部分的书店相仿,但在细节的处理上,良友要更加的 具有人情味儿。书店的灯光运用地恰到好处,射灯的使用让人觉得温馨放松,又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明亮舒适。小碎花的桌布有一种自然而又让人亲近的感觉,浅颜色的素色桌布上,星星点点或在桌布的下摆印上一些有着柔柔的颜色的碎花,温馨的自然风格悄然而至。与硬装修的欧式细节所相称的。选择暗咖色、带有西方复古图案以及西化的造型;有着精细手雕图案的棕色实木边桌及餐桌椅错落有序额排列在书店里。不到60平米的门厅布局显得有些的紧凑,但看得出店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店主精心设计的,每一个陈列都感受的到店主的用心。尤其是靠街面的窗户的窗帘,有种民国的气息,类似旗袍上的图案,让我浮想联翩,也许是因为那个时代离我们不算太远了,没有遥远历史的神秘和高不可攀;而且那个时代的遗迹现在随处可见,所以让我们觉得很近,有追溯的想法。
书坊里面最吸引人的是在最里面的一面书墙。书墙上整齐排列的图书好像让人闻到了文艺和情怀的味道。徜徉于书架之间,目光跳跃着在一本本书脊上,偶尔停下,抽出一本,随意的翻看,但大多数都是慢慢摩挲着书面,咬着下唇踌躇一会儿,便小心翼翼将书放回。书店是能体现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地方,也是最能给人遐想的地方。因为有书,有文字,有善恶,有美丑......我甚至在想是否下一个拐角,就能邂逅一本找了很久的书;或者在某个古老的书橱里,能找到一本改变命运的魔法书;甚至遇见那个你最想遇见的人。书店的墙壁上,有很多青岛的手绘景点,标志性建筑,突然就让这座城市变得生动了许多。只有消费才能逗留,点了个卡布奇诺,木质桌子上多肉的的生态瓶摆放是我最喜欢的部分,让整体空间显得很有品位,真的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个周末去的时候没有什么人,几对情侣在角落里说着悄悄话。
在不是很显眼的地方还能够买到良友书坊出品的图书和创意独特的青岛旅游地图,咖啡自然不用说,但上次去也只是匆匆的看了看,并没有点那杯27块的卡布奇诺,个人一直觉得书店是能体现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地方,也是最能给来这里的人遐想空间的地方。因为有书,有文字,有善恶,有美丑......甚至可以想象是否在下一个拐角,就能邂逅一本期待很久的书;或者在某个古老的书橱里,能找到一本改变命运的魔法书;甚至在某个明媚慵懒的下午遇见那个你最想遇见的那个它。
不管什么天气,在我看来,书店总是最好的去处。因为一旦走进书店,只要你想,外边的世界就与你无关了,无论多累,多倦,都可以去书店里坐一坐,翻一翻色彩鲜亮的各类画册和书籍,或者读一首让人心醉的小诗,尤其惬意。有些书店,为了让爱书者更舒服一些,还专门布置出优雅的读书区,现在的独立书店基本都有,个别别具心裁的还把读书区域和咖啡区分割成不同层不同区。让读者感觉很踏实。书店的读书区和咖啡厅里的读书区是截然不同的。去咖啡厅里看书就算不需要什么,也会被服务员逼迫出一种需求感,尤其在顾客拥挤的时候,闲坐看书的你,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书店则不然,不管你坐在哪儿,都不会有人跑过来问你想看点什么,需要什么帮助。坐一上午或一下午,就算没看几页书也会有种闲适感。
其实,在早春的晴天去逛逛逛书店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比起那些去公园游玩的的人多了几分惬意和闲适。在安静的书店里看着外面世界来来往往的车,站在书架旁可以随意的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
现在逛书店又是另一种感觉,有了时间有了钱,可以尽情买书、儿时喜欢读的《读者》、《青年文摘》、那类的杂志现在读的越来越少,那会常常反复翻阅,仿佛能在书中找到了人生的支点。现在闲来无事也懒得翻阅那些杂志。其实逛书店也是要有一种好的心态,有的人来去匆匆,有的人静心翻阅。也有些人抱着不同的目的走进书店,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情领略着在这里在这一刻发生的事情。书店里一直很静,工作人员大概也是被感染出来的,连找书翻书干活的时候都近乎无声,偶尔工作人员说说话,也近乎窃窃私语。这里面的静与外面街巷的喧哗两相呼应。
今后我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气息,青岛这座依山傍海的城市不仅拥有自然美丽的风光,而且还蕴含着高贵文雅的气质,在这写名人故居间穿梭,不自觉的就想去了解那个年代的事和人。
回到我们此行的目的实体书店的调研,现如今的实体书店转型,我觉得不仅仅只是拯救一个卖书的场所,更是在试图转变一个城市的阅读习惯,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阅读是业余时间消耗的负担,转变成一种精神生活的需要。在我看来,人们对书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握着手机看书和捧着书本读书的感觉本来就是截然不同的。当然,在电子书城和豆瓣上里看下评论再去下载一本书,和在书店的书海里翻到一本书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书给人的质感是网络所不能给予的,电子书最大的开放程度,是章节试读,而导致我们是否购买这本书的原因,更多程度还是别人的评论,别人的意见。书店里的书是毫无保留的。你可以不听任何人的意见,去寻找一本你自己真正喜欢的书。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审美,去翻一翻其中中意的段落,你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一看精美的装帧,甚至,你可以凑上去闻一闻,书页间那一股泛着岁月痕迹的暗香。
我相信,那些在今天逐渐消失的实体书店,不过是去完成一次短暂的远行。也许明天,它们就会回来,以更优雅的胸怀和姿态,浸入每一座城市的血脉。
I26
A
1671-864X(2016)10-0029-01
猜你喜欢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