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

2016-11-24严冬梅

人间 2016年29期
关键词:历史课程课堂教学

严冬梅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新华(艺术)学校,河北 保定 072150)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

严冬梅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新华(艺术)学校,河北 保定 072150)

初中的历史课程学习内容比较广泛,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需要将各个时期的内容进行结合,帮助学生增加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初中历史课堂普遍出现低效化现象,据此,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完善我国的初中历史课堂,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历史课程;低效化;分析与对策

一、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因素

(一)考试因素。历史在初中学习中是中考的必考科目,由于考试原因,学校也十分重视这一科目的学习成绩。在历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以考试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和指导,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学生一般都是在考试之前突击历史课程,对学习内容大量背诵并没有用很多的时间去理解和发现问题,导致历史的学习缺乏平时的积累,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二)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因素。初中的历史课堂普遍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能通过听老师讲课来获取历史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历史课堂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对很多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点都不能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导致知识的学习不牢固,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历史成绩。

(三)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初中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往往缺乏兴趣,加之历史课程本身的特性和教学方式的落后,导致历史课堂过于死板,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这就造成学生不能认真对待历史课程的学习,对相关题目的答案也是生硬的背诵缺乏理解,长此以往,学生也会逐渐对历史课程产生错误的认识,缺乏对历史课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理解和预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前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以便于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好的梳理具体内容,对下一阶段的学习大有帮助。另外,在教师讲解课堂知识的时候也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实行专项复习提升学习效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多背诵,但是,一味的背诵记忆只能学到最表面的知识,不能对历史有深层次的理解。作为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和复习历史知识,通过按照时间、事件、年代、人物等类别进行专项复习,从整体上梳理知识,在总结知识的同时复习了课堂内容,对历史整体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诠释难以理解的知识。利用抢答的形式组织竞赛,增强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们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体验感。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纪念馆的参观和红色旅游胜地的观光,在观摩中,增强学生们对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话题增强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设定与课程适宜的题目进行发散性的讨论,从而锻炼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能只掌握知识,而应当完善自己的能力,包括语言的表达能力、书面文字的组织能力、自主创新思维的能力等等综合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仅是学生最大的学习内驱力,更是激发学生自主能动地进行学习的最好手段。在历史教学中融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教学,是改善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最佳形式。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间,主要是针对一些客观史实的自由分析,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更有助于学生进行思维的扩展,对历史教学及其他各门学科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教师队伍进行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索质。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特点,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及时进行更新。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发学生兴趣。随着社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我国教学中使用越来越普遍了。但是部分历史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仅仅将教材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呈现在多媒体上,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多媒体的其他功能。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在课件中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丰富有趣的插图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其次,历史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给学生观看相应的历史视频或者历史电影来引起学生兴趣,因为学生对图像或者图片的记忆比文字记忆更加深刻以及持久。

(四)引导学生掌握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规律的教学。具体来说,在世界史中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讲授的过程中,先让学生了解把握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律,即革命的背景或原因、领导阶级、革命对象或任务、革命纲领、结果或意义等要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举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个典型内容,让学生自己自学、体会,参与小组讨论,最后让同学起来归纳,教师及时指正、小结,形成正确、完全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会学习方法和小规律以后,逐渐地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从而乐于学习历史。

四、结束语

教师必须善于总结课堂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将所学的有限知识通过反思、思考和变相总结练习进行深化,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才是教育的进步和教育的正向发展动力,笔者也真心地希望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课堂的效率,营造高效课堂。

[1]乔立长. 透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低效化”[J]. 中国校外教育,2014,S3.

[2]陈雷.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5.

[3]欧雪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9.

G633.51

A

1671-864X(2016)10-0271-01

猜你喜欢

历史课程课堂教学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