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后别做三件事
2016-11-23晓丽
现代家长 2016年10期
晓丽
宝宝注射疫苗后,由于体质不同,会有程度不同的机体反应。
轻微型:打针后宝宝哭闹、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烦躁、局部红肿疼痛等,这是正常反应。一般来说,搂抱哄劝、物理降温、吃清淡食物、仔细呵护打针处等,就可以了。
强烈型:宝宝注射后反应大,还高烧,说明机体对这种疫苗不待见,建议就此打住,不要再打了。
为让宝宝安全、顺利地度过预防接种期,医生说有三件事需要父母们配合。
1.接种后不洗澡
接种后24小时内,不要给宝宝洗澡——这是要把接种后的部位因为接触水而发生感染的苗头从源头扼杀吗?不是。医生顾虑的是,宝宝洗澡时入水出水,容易着凉,引起发热。
2.接种后少喂食
接种后,宝宝能少吃点就少吃点吧,有些宝宝已经吃辅食了,有些宝宝还在吃奶,但是不管吃哪样,宝宝接种后进食太多,会使肠胃有太大的负担。
3.“剧烈活动”要减少
估计有的爸爸妈妈会一头雾水,“这么个小不点,能有啥剧烈活动?”其实,爸爸妈妈认为的剧烈活动和我说的剧烈活动不是一回事。对这个小不点来说,举个手抬个脚,运动量就不小。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小家伙人来疯,兴奋起来,就会影响休息,而一旦休息不好,本来没啥反应的,也许会招来一些不必要的反应。
综上所述,爸爸妈妈最好能做到:接种疫苗后,让宝宝适当休息,多喝开水,避免着凉,注意营养。局部反应剧烈的,应该用小毛巾进行热敷,每天3~5次,每次10~15分钟(若针眼处化脓,就不要热敷了)。如果宝宝反应特别严重,如针眼处化脓或高热持续不退,甚至有抽搐、昏迷等症状,要赶紧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