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6-11-23
现代家长 2016年10期
爸爸没有我不行的。
——浙江一男子患肺癌已到晚期,妻子有病,6岁的儿子常向幼儿园请假照顾父亲。
智力中等,性情温和,知书达理,实干敬业。
——复旦大学教授严锋认为,这样的人是中国目前最需要的人。
我们的人才是“造”出来的,美国是“冒”出来后再进一步打造。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主任罗超毅谈中国体操发展。
美国的乐观主义正在消亡,美国梦的核心是相信下一代的生活胜过父辈,而现在这一点正在消失。
——美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76%的美国人认为其子女的生活不会比他们更好。
当“留守儿童”的标签成了一个招牌,谁还在乎孩子小小的心灵里有些什么?
——多年来,“留守儿童”一词几乎已经等同于“问题儿童”,一名农村教师就此发文。
孩子,你比你妈强多了!你的那些题目,为娘也不会做。
——杭州某一年级小学生不爱上学,其博士妈妈翻看孩子的数学课堂练习后如此吐槽。
年轻人回首往事是由于没有经历太多的人世沧桑,这种回首带有某种浪漫和虚荣的成分。真正尝遍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后,大约是不屑回头遥望的。
——作家迟子建评论当下扎堆上映的青春题材电影。
我从没想过当中国首富,也没想过当浙江首富,我连我们小区的首富都不想当。这个没有任何意义,钱是资源,对我们来讲钱是用来做事情的。我觉得后面我要做的工作,就是把钱花出去。
——马云谈财富。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从2004年起,济南的王军利连续十多年无偿捐献“熊猫血”,累计献血量比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