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书评
2016-11-23陈阳
摘要:《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这本经济史著作,是第一部叙述中国商业史的编年体著作。吴秀波通过雄厚的笔力,按照时间顺序来对历史上的经济变革进行分析,通过真切的手法对我国历代经济变革的内在关系进行剖析,并以史为鉴,分析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
关键词:经济;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05-02
吴晓波,我国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中国青年领袖”。吴先生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书,通过梳理历代的经济制度变革,来对比当前中国的经济情况,是这本书的一大创新点。
吴先生贯通此书的两个观察和分析的工具是“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和“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吴先生认为发生于历史以及当下的所有中国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层和无产阶层,这四大利益集团相互斗争、博弈、妥协的结果,这一点,我比较认同。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书共分为12讲,从“管仲改革”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按照历史的脉络,以变革来分析当时的经济问题。在导论部分吴先生对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提出疑问,“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底是“中国的大势”,还是“天下的大势”?吴先生认为中国人最害怕、最讨厌、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分裂”,统一是一个宿命般的、带有终极意义的中国文化,这一点和其他他国家有很大区别,因此,研究中国历史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研究方法。吴先生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制度创新,大多围绕着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这四大制度中的很多制度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大一统”、实行威权治理的基本理念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第一讲的“管仲变法”,讲到了管仲把“士农工商”四民并列,而且管仲还发现振兴商品经济是增强国力的最佳途径,从财政、税收、价格三方面入手来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管仲创造了盐铁专营制度,他的经济思想中还有鼓励消费,甚至是奢侈消费;他的治国思想是“以商止战”,他主要是利用了国际贸易中的供求关系来进行和平称霸。管仲可以说是一位尊重市场规律的国家干预者,他治理齐国所形成的经济制度是中国古典市场经济体制的雏形。
第二讲的商鞅变法,商鞅推行的“重农抑商”制度从商品经济的角度出发,这一经济变革,与管仲变法对却属于一种倒退。他提出郡县制度、军功爵制度、土地私有制度,这些让他成为“命令型的计划经济”的创始人。
第三讲的“汉武帝变法”是本书的重点,从文景之治到贾谊和晁错的“增强中央、削弱地方”的主张,再到桑弘羊操盘的煮盐、冶铁等的国营化,“均输平准”以及货币、财政等核心经济问题,进行了史上第一次整体的体制改革。汉武帝所颁布的诸多措施都为后世所效仿。桑弘羊经济思想的最大贡献就是强调工商富国,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工商业看成是“富国之本”的人,这跟管仲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性。而桑弘羊的国营化政策却遭到群儒的反对,桑弘羊提出的“桑弘羊之问”:如果不执行国营化政策,战争的开支从哪里出?国家的财政收入从哪里得?地方割据的景象如何化解?这些这也是治国者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
第四讲的王莽变法,涉及了财政、货币和土地等方面,他的变法也是对汉武帝变法的一种效仿,但王莽的政策推出太密集,计划色彩甚至更加浓厚。在土地上王莽推行土地国有化的政策,并宣布不准卖买奴隶,很多史学家都对于王莽禁止买卖奴隶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人道主义的举措,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些是王莽为打击世族门阀而限制土地兼并与限制人口的措施。他的变法既得罪了世族和有产者,又没有无产者的支持,国家又没有增加收入,这次经济变革最终是以掉脑袋而告终。
第五讲的世民治国,讲述了大唐王朝的经济变革,科举制从制度上切断了世族繁衍的根源。当时商品经济极为发达,对于商品交易征税全免,造就了商品流通的空前繁荣,培养了国民的贸易精神,也使得政府收入完全依赖于农业税和专营收入。李世民还进行部门精简,实行“兵在藩镇”,让地方财政出钱养驻军,节省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小政府”就产生了。“小政府”开创了盛极一时的“贞观之治”。然而,节度使制度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分权的膨胀导致“枝强干弱”,最终以“安史之乱”告终。
第六讲的王安石变法,讲的是北宋的经济变革,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把兵权收归中央,化解了地方政权对中央的威胁。北宋后期的“王安石变法”,是一次整体配套体制改革,变法的实施使国库收入增加,可弊端也很快凸显出来,自由工商业者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伴随着1085年宋神宗的驾崩,哲宗的即位,新法被废除。
第七讲的“明清停滞”试图回答为什么中国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后,会陷入“高水平停滞”这一陷阱中,明清两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一次胆怯的被动行为,还是国人自信的主动决策,“男耕女织”的社会形态优势如何形成的这些问题。
第八讲的“洋务运动”,中国以东亚病夫的形象出现在国际潮流中,但我们依旧积极的变革。“中学西用”的变革理念把西方的先进技术嫁接到中国的封建政体上,虽起到了一定效果,但以北洋水师的惨败而告终。晚清的洋务运动虽然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同一时间进行,却造成了完全不同的国家结局。
第九讲的“两个民国”,时间长达38年,1911年到1927年的北洋民国和1927年到1949年的国民党民国。从孙中山和袁世凯起,中央就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力。北洋政府时期,金融业的民营化、企业家集团还控制了重要的生产资料市场,出现了军阀自治、商人自治、建设模范城市和实验公社,这一次是大自由、大混战的试验;国民党政府时期,主张发展国营经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外宣示经济主权,对内强调中央政府的干预职能,表现出一个集权型政权的基本特征,从瓦解企业家的组织体系,国债绑架,控制证券市场,利用经济危机,收编民营企业并、银行国有化等政策,通过七年的系统性整肃,政治、经济、军事的集权效应呈现。其中1935年的银行国营化政策导致国营事业效率低下,工业萧条造成失业人口大量增加,城市罢工事件猛增。国民党在政策连续失误的情形下,在土地改革上无所作为,输给了共产党。国民党在战后的五年里,在敌产国营化中失去了私营企业家的支持,在货币改革中失去了私营企业家的支持,在货币改革中失去了城市居民的支持,在土地改革中失去了农民的支持。这两次民国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在这一时期已经陷入了进退维艰的状态。
第十讲、第十一讲和第十二讲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变革史,1949年的20多年的时间,进行的是一场以消灭私人资本主义为目标的计划经济大试验,它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然而最终将中国拖进了一个停滞混乱的泥潭。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2003年,国有经济得到发展,民营集团控制的许多产品倾销海外。2008年的金融危机下,我国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竞争关系始终无法得到合理的调整,最终导致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的不合理,从而导致经济成长的畸形。吴先生总结了现在的经济形势:城市化、外贸和房地产出现疲软,通货膨胀压力巨大,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公平危机”或许更为严重,尽管我国的GDP总量为强国,可是在我国的富人却爆发了移民国外的潮流,穷人会问一句“国家富贵,与我何干”?这是当下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改革问题。
在本书的“结语”部分,吴先生写到了“回归历史基本面”,他认为尽管古往今来的政治层面有很多种意识形态,但是在经济策略上却始终围绕财政、货币、产业、土地这些词,这是一个以大一统为主题的大国游戏,背后涌动的是四大集团的利益分配和贫富均衡。吴先生认为,“统一文化”是一切自由化改革的边界,在中国历史上,除了中央集权是保证国家统一的唯一制度。吴先生提出,在今后的改革中,需要通过税制改革等在中央和地方之间重新切分“蛋糕”,才有可能在未来把蛋糕做大;政府实施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减轻企业高税,加大对医疗、教育和社保的投入,才是实现均富的基本途径。现阶段我国的改革主要是国有经济体系未来如何发展;“全民企业全民共享”,将大部分国企资本注入社保,转化为全民福利;改变央企税收在中央和地方的分配模式,同时将与地方的资金定向投入到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上去。土地改革的主题可以分为几个层面的任务:在对企业减税的情况下实施房产税,让地方政府能够从土地中持续收益而不再依赖一次性拍卖金;将土地拍卖所得金注入社会保障体系;以农用山林为突破口,逐步进行土地所有制改革试验。
这本书以历史事件为出发点,来分析和经济制度变革,是写作的一大亮点。按照历史的顺序把重要时期的经济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每个朝代经济变革失败的原因,并阐述了现阶段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处于飞速发展中,但是由于缺乏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吸收,导致盲目的崇拜、拜金等热潮,并引发了很多不健康的经济因素。因此,才有了现在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战略调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反思,以历史为借鉴,结合实际,实现全面小康,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路子。这本书也让读者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思考这个国家的问题,对于国家当前的经济症状有了更多清晰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提炼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方面的论文写作以及个人学习情况等问题的分析,查找影响自己学习的因素,以便于个人全方面的提高。此书内容丰富,观点独特,值得一读。
参考文献:
[1]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吴敬琏:《中国未来30年》[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吴晓波:《激荡三十年》[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陈阳(1993-),女,汉族,陕西商洛,学生,在读硕士,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研究方向:西藏近现代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