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016-11-23黄燕丽
黄燕丽
教师一方面能够传授学生知识,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就表示即使教师水平再怎么高,如果学生自己不学习,那么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该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这样才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
一、注重因材施教
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带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发展。这无疑可以加深学生的自信心,自然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有的小学生朗诵能力非常的强,有的小学生写作能力非常的强,所以前者应该重点培养其朗诵能力,后者应该培养其写作能力。为此,选择朗诵好的学生作为领读,这样其他学生也能够矫正自己不正确的发音;选择写作好的学生的作文全班传递阅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明白一篇好作文应该如何写。因为选择的都是同学,是身边的人,所以对于这些优秀的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无形的鼓励,自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其他学生,会为了追赶优秀的学生而努力,也会发挥主体性。
二、加强学生间合作交流
语文,学习的是一门语言,而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相互之间交流。很多小学生十分的害羞,具体表现为,课堂上不会举手回答问题;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非常的少。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对语文的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且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述出自己的观点,适当地进行表扬,这样的话就能够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且还能够使得其勇于回答问题。想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成小组,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之中,每一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能够相互交流,还能够提高每个学生参与的主动性。针对不同的见解进行辩论,加深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还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三、注重激励
激励的方式有很多,在这里主要介绍两种激励方式:第一种为语言激励。当学生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教师不要吝啬,应该说些鼓励的话。例如“你作文写得真棒”“你的字写得真好”等等。不是对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说同一句激励的话,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说。比如,一个学生作文写得好,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夸赞其作文写得好,那么是激励;相反,如果一个学生作文非常的糟糕,成绩经常在及格线之下,那么教师夸赞其作文写的好,在学生眼里就不是激励,而是一种讽刺了。可以说,即使是口头上的语言激励,也应该有所根据,对学生格外擅长的领域进行激励,这样才能够实现激励的效果。
第二种是引导学生成功。激励可以理解为鼓励、夸赞,教师为什么夸赞一个学生,是因为这个学生做的非常棒。但是要知道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学习成绩非常的好,各个方面都做的不错,但是也有的学生每一个方面都非常的平凡,甚至是还存在严重不足的地方,不过这些学生也需要激励,那么教师不妨引导这些学生走向成功。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加深对这些学生的了解,明白其最近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努力,可以就其取得的进步做出激励。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喜欢发言,不是因为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而是害怕自己回答错误,引起其他同学的笑话。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鼓励这些学生举手发言,当其回答的时候应该给予鼓励的眼神,即使回答错误了,也要对其回答进行点评,这样容易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励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教师应该学习激励的方式,还应该学习激励的方向。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兴趣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激励的时候,应该帮助其改正性格中具有缺陷的地方,朝着自己的兴趣努力。例如,有的学生就非常冲动,遇到什么事情不会经过深入的思考,所以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
想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应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每个学生都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注重激励的作用,鼓励学生。这三种方法都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上更加具有主体性。
(作者单位:江西省铅山县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