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6-11-23王诚文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科任中学生中学

王诚文

中学时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而班级作为学校的关键单位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对于整个学校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中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背景下,我们却发现老师和学校往往把过多的精力和关注放在了教学的改革发展方面,而忽略了新课改理念下,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相应改进和提升,许多传统的中学班级管理弊端逐渐暴露,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相应理论知识不足。不同于专业课的老师,班主任其实是一个综合能力较强的岗位,需要掌握包括心理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然而,在目前的大部分学校当中,大多数班主任可能只是在学校时大概地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班主任培训就自动上岗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变化,班主任也会逐渐发现老一套的理论已经逐渐不适应教学的发展,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发生。

2.科任老师缺乏班级管理责任感。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自然承担着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班级管理就和科任老师无关,相反,只有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打好“配合战”,才更有利于整个班级的健康发展。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科任老师是极其排斥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对于他们而言,他们只关注如何提高单科成绩,提高课程质量,秉持着“事不关己”的心态,对班级管理事务敬而远之。

3.中学生的时代变化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难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学生越来越难管”等等,但其实客观来讲,只是部分老师尚未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对于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的概念里。事实上,当代中学生由于生活时代的变化,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和以前的学生存在着差异性,他们对于学习也不再是“唯有读书高”的极端认知了。面对这样一群学生,倘若还以老一套的观念和技巧去管理,当然会存在难度,这其实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想要提升班级管理质量,正确了解对待当下中学生的变化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4.班主任的付出和回报失衡,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相较于其他科任老师,班主任不论是在工作强度还是在工作压力上都承担的更多,但是在相应的待遇上,除了一点点的班主任补贴,其回报与付出往往不成正比,逐渐呈现一个失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一些班主任产生倦怠心理,从而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更何况,还有很多班主任的岗位是学校强制性的安排,并非完全出于班主任老师的自愿担当,这也影响着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不利于班级管理的和谐发展。

二、问题的解决策略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发掘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中学班级管理是一个极其重要却又相对复杂的工程。

1.积极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感。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想优化班级管理工作,首先得从班主任自身着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在班级管理中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班主任先得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另一方面,在其位谋其事,不论是不是自愿担任班主任这一岗位,都应该时刻谨记班主任的职责,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这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前提。

2.加强与科任老师的配合与互动。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班级作为一个整体,不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对其都负有责任。因此,班主任要学会协调和各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要让他们认识到,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改善整个班级的学习环境,促进班级学习效率的提升,从而调动科任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3.了解学生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面对当代中学生的变化和发展,班主任必须意识到,老一套的“管家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班级管理的发展了。配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班主任应该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当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优秀的班干团队,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活动中来,从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班集体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其实都是这个家庭当中的一份子。良好的班级管理秩序,离不开班主任的核心把握,也与学生、老师的积极配合息息相关。我们更期待,在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下,有效的班级管理能够帮助教学质量取得更大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古埠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科任中学生中学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同伴合作 互利共赢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