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与宫腔镜下息肉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
2016-11-23何其凤
何其凤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江苏 淮安 223200)
比较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与宫腔镜下息肉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
何其凤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江苏 淮安 223200)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与宫腔镜下息肉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冷刀切除组刮匙搔刮各20例。刮匙搔刮组采取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治疗;冷刀切除组采取宫腔镜下息肉冷刀切除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月经量、复发时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冷刀切除组复发率低于刮匙搔刮组(P<0.05)。冷刀切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稍短于刮匙搔刮组,但(P>0.05)。冷刀切除组患者术后月经量、复发时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刮匙搔刮组(P<0.05)。结论 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与宫腔镜下息肉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均有一定效果,但宫腔镜下息肉冷刀切除术效果更好,可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宫腔镜下息肉冷刀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疗效
子宫内膜息肉为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以及间质局限性增生所致瘤样病变,是导致子宫异常出血、不孕主要原因。近年来,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逐年升高,在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高,且多发于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发生跟内分泌紊乱、炎症和雌激素水平过高相关[1]。本研究探讨了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与宫腔镜下息肉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冷刀切除组和刮匙搔刮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阴道异常出血现象。
刮匙搔刮组年龄30-53岁,平均年龄为(33.61±4.36)岁。息肉1-3个,平均有(2.27±0.31)个。息肉直径1-4.5cm,平均(2.81±0.34)cm。病程1-3年,平均(2.11±0.13)年。月经量为120-320ml,平均为(212.35±10.43)ml。
冷刀切除组年龄29-53岁,平均年龄为(33.19±4.09)岁。息肉1-3个,平均有(2.28±0.34)个。息肉直径1-4.4cm,平均(2.78±0.31)cm。病程1-3年,平均(92.21±0.15)年。月经量为120-321ml,平均为(212.47±10.25)ml。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行静脉全麻后,常规夹起宫颈前唇,对宫腔深度进行探查后扩张宫颈管,置入宫腔镜,直视下全面检查宫腔,明确子宫内膜息肉大小、位置和数量,刮匙搔刮组撤去宫腔镜,采取刮匙将息肉搔刮取出,并再次在宫腔镜下确认是否刮除干净;冷刀切除组采取宫腔镜下息肉冷刀切除术治疗。在宫腔镜下直接用液氮冷刀将息肉基底部切除,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月经量、复发时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和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 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月经量、复发时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冷刀切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稍短于刮匙搔刮组,但(P>0.05)。冷刀切除组患者术后月经量、复发时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刮匙搔刮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月经量、复发时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x+s)
2.2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冷刀切除组复发率低于刮匙搔刮组(P<0.05),见表2。
R711.32
B
ISSN.2095-8803.2016.09.0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