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鉴编纂规范执行中的困惑及对策

2016-11-22蔡志本姚立新薛静文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困惑年鉴对策

蔡志本 姚立新 薛静文

摘 要: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年鉴编纂规范化问题?笔者试从以下两点立论:1.保质量抓源头。若想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必先破解基层供稿难题,启用后备干部修史编鉴是行之有效的之法。2.正人先正己,年鉴编辑部要切实搞好自身建设。发挥编辑作用,堵住质量漏洞。

关键词:年鉴 编纂规范 困惑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050-01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年鉴的印刷越来越精美,装帧也越发地别致,但年鉴的编纂质量却没有同步跟进。年鉴编纂不规范、质量不高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年鉴工作者的不了心结。“编纂规范化”年年讲,大会小会讲,就是无法从根本上转变。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年鉴编纂规范化问题?笔者试从以下两点立论:

一、保质量抓源头,启用后备干部修史编鉴

支脉干涸,干流怎会充沛?源头不清,下游水必浑! 影响年鉴编纂质量至关重要一关是基层供稿。基层供稿质量低,是长期困扰年鉴编纂质量挥之不去的阴霾。若想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必先破解基层供稿难题。地方综合年鉴以条目为主体,《吉林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规范》第四章第二十一条规定: 所立条目应为独立主题,记载年度内发生的事件,一事一条,资料完整系统,一般应具备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结果六个要素。第二十五条: 条目编写使用第三人称,据实而书,突出新事、大事、特事、要事;内容记述至多分三层;各部类内容重复、交叉时,按主题、主体、主办方归类。第二十七条:单一性条目一般不超过500字,综合性条目一般不超过2000字。第二十九条: 年鉴语言,要求准确、规范,忌用仅在行业内通用的简称,忌用空话浮词及宣传与广告色彩的语言,对人物、事物的褒贬,应寓于事实的叙述之中。《规范》可谓之“细”。

为了提高年鉴供稿质量,各地基层地方志组织者挖空心思,年年大讲特讲:“提高認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及《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纳入一把手工程”、“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业务、有文字功底者,参加年鉴供稿工作”。

其一,站在党对后备干部培养的角度来考虑,作为日后擢用的后备干部理当需要掌握和了解本地、本单位、本部门全局工作情况。年鉴编纂工作正好在这方面提供了优势条件,为后备干部培养补上了这重要一课。除此之外,年鉴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撰写工作对后备干部的组织协调、社交应变、逻辑思维、科学求实、总结写作等能力的锻炼、提高都大有裨益。此项工作,各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应该认真思考,深入酝酿,积极向各级党委汇报、建言、献策,以期引起党委足够重视。

其二,党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和要求是严格的,后备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都是积极要求进步的,是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骨干、力量中坚,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大抵也是不错的。他(她)决不会向我们讲价钱、提条件:“给啥好处啊”、“给多少稿费呀”;也不会出现约人约不到的情况,他(她)会主动找你,虚心请教,认真修改完善,稳妥完成工作。

其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党对后备干部的需求是连绵不断的;作为党的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的年鉴编纂是逐年、连续出版的。以我市为例(举个反面例子),2010年,公主岭市共有24个乡镇或涉农街道办事处;针对《年鉴编纂行文规范》,市地方志办公室年鉴编辑部原本计划“第一年扫盲、第二年巩固、第三年提高”,年初,认真组织举办了培训会议,特意聘请省年鉴业务指导处同志到会授课。

二、正人先正己,年鉴编辑部要切实搞好自身建设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为了提高全省年鉴编纂质量,规范地方综合年鉴编纂,于2012年2月在全省制定印发了《吉林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规范》,从年鉴编辑和出版的诸多方面对年鉴编纂业务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做为基层政府地方志工作的组织者,年鉴编辑必须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应反复认真学习《吉林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规范》,以求扎实记忆、深刻领悟,这是对年鉴编辑最基本的要求。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指导到位,才能不贻误事业及他人,才能在年鉴编纂工作中游刃有余、运用自如,并在编鉴工作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确立新观点,完善《年鉴编纂规范》。综合年鉴编纂质量上档次、上台阶,年鉴编辑职责神圣。名鉴佳志万分之一的差错率并不是高不可及,应反思:凡事最怕认真二字。其次、科学设计编鉴框架,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采用分类编排法,力保覆盖、分类、层次、结构、领属得当,体现本地特色。在保持主体结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根据年度实际进行精确调整,体现年度特点。第三、选用人才,行家修鉴。地方综合年鉴是记录本行政区域年度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的“百科全书”。业内一般主张专家或“杂家”修史编鉴,主笔则更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通五经贯六艺”。一部名鉴佳志,必凝主笔异香。第四、为确保年鉴编纂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年鉴编纂中,要建立主笔负责制,认真执行“三审三校一通读”制度。“三审”, 即责任编辑负责初审、主笔负责复审、主编负责终审。“三校”,即自校(一校)、互校(二校)、协校(三校),校正事实、文字和差错。“一通读”,主笔通读年鉴全文,并负总责。初审:责任编辑精心编辑稿件,完成初审。对不符合要求和需补充资料的稿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退回撰稿单位重新撰写或者修改补充,并做好跟踪指导工作,确保初稿修改和资料补充到位。复审:主笔对责任编辑初编后的稿件进行总纂,完成复审。认真审读年鉴全部内容,通过规范文字、调整结构、补充删并内容等方法使年鉴达到记述完整、消除重复、特色突出的要求。终审:主编对年鉴总纂合成的稿件进行终审。自校:责任编辑对印刷厂发排的清样稿进行自校,重点校正文字是否通顺、资料是否齐全、事实是否真实。互校:各责任编辑分工进行互校,重点审查稿件体例是否符合要求,文字、数据、图表是否规范,交叉内容处理是否得当,消除错别字、标点错误等硬伤。协校:各责任编辑分工进行协校,继续检查硬伤,重点校正目录、标题、书眉、字体、字号、版面、规范及图片文字配合差错。通读:主笔在对协校稿、出版社反馈意见稿、“印前捉差错”稿、送审稿进行汇校的基础上,对所编稿件内容进行通读,杜绝出现原则性差错。在通读中,贯通文气,统一标准;发现问题,纠正谬误。年鉴编辑(包括主笔、主编)职责神圣,是保证年鉴质量的一道道关卡、防线,切不可疏心大意。

总之,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年鉴编纂质量被动的不利局面,切中要害抓源头、编辑部建设是症候的关键。

猜你喜欢

困惑年鉴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对策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