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安徽高等教育
2016-11-22梁家贵
梁家贵
(阜阳师范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安徽高等教育
梁家贵*
(阜阳师范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抗日战争时期的安徽高等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尽管这一时期的安徽高等学校存在规模小、办学条件极为简陋、办学方式不甚规范和专业设置以师范类专业为主等诸多不足,但仍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有力地支援了抗战。抗日战争时期的安徽高等教育推动了安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安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安徽;高等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不仅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而且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以独特的方式支持了抗战。安徽地处中国中东部地区,被称为抗战时期“前方的大后方、后方的大前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然而,据笔者目力所及,该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不揣浅陋,拟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安徽高等教育发展及其特点进行梳理,并就其历史作用做一简要评判,敬请方家指正。
一
安徽近代普通高等教育肇始于清末。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奏准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促成了安徽教育的变革。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推行新政,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安徽敬敷书院停办,与求是学堂合并,改称安徽大学堂,1904年改名为安徽高等学堂,由此开安徽高等教育之先河。至20世纪二十年代,安徽境内先后成立了安徽省立优级师范学堂、安徽省立存古学堂、安徽省官办政法学堂、安徽省公办政法学堂(法政讲习所)、安徽私立法政学堂、安徽私立高等农业学堂和安徽高等巡警学堂,以及安徽私立高等学堂、安徽江淮大学等(1)。这些高等学堂,成立时间较早,办学规模、水平居全国平均水平,为安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辛亥革命后,由于军阀独裁,加上战乱不已、自然灾害不断,至1926年夏,“安徽境内的高等学堂先后关闭,安徽教育事业陷入了没有高等教育设施、体制残缺不全的局面”[1]456。
“五四运动”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安徽创办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呼声愈来愈高。自1921年始,安徽大学经过多年筹划,几经反复,直到1928年4月才正式成立。1938年6月,日军占领安庆,安徽大学被迫西迁,并于1939年9月宣布解散。
可以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安徽省境内已无一所高等学校。为解决高中毕业生升学和培养人才之需,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要采取了如下三种措施:
(一)送适龄青年到外地就学。民国28年(1939年)起,安徽省教育厅为解决高中毕业生升学和培养人才之需,依照国民政府教育部《游击区各省市保送高中毕业生升学内地专科以上学校办法》及《战区专科以上学校肄业生登记保送分发借读办法》的规定,连续6年保送、选送符合条件的学生到后方大学就读,大致人数为:民国28年51人,民国29年68人,民国30年75人,民国31年85人,民国32年141人,民国33年135人。同时,为资助皖籍清寒优秀学生上大学,安徽省教育厅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还特设助学贷金,原规定300名,以修业理、工、农、医等科为限,后扩大到400名,以广资助。这些办法,虽然解决了少量高中毕业生的升学问题,但毕竟是杯水车薪,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仍得不到深造的机会。此外,1942年,安徽曾和江苏合办苏皖技艺专科学校,校址在福建三元,安徽年支经费34万元,后因交通不便,安徽学生难于前去就读,该校遂于次年改由苏闽合办[1]456-457。
(二)设立高等学校。抗战时期的安徽尽管地处中国中东部,但有三块较为稳定的统治区域:一是以屯溪县为中心的皖南区域,二是以立煌县为中心的皖西地区,三是以阜阳为中心的皖西北地区,因此被称为“前方的大后方”。这就为设立高等学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安徽各界人士吁请恢复高等学校的呼声日高。国民党安徽省政府遵照国民政府教育部《游击区及接近前线各省市设立临时政治学院办法》,于1941年2月,在立煌县(今金寨县)古碑冲设立了安徽临时政治学院。这所学院虽然算不上正规大学,但它的建立,标志着安徽高等教育事业的复苏。1942年9月,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安徽临时政治学院改为安徽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培养中等学校教师。1943年9月,该校批准改为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并于次年1月,在休宁县万安镇创设安徽学院皖南分院,以便皖南地区高中毕业生就读[1]456。
(三)外地高校迁入。抗战期间,由于安徽拥有三块较为稳定的统治区域,因而吸引了大批的外地人口,以及国民党地方军政机关、企业、文化教育等机构、团体迁入,公私立中小学,乃至高等院校也纷纷迁入或成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安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的安徽高等学校一览表(2)
此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淮北(位于豫皖苏鲁四省交界地区,由豫皖苏、皖东北、邳睢铜三块根据地组成)、淮南(前身为皖东抗日根据地,含安徽东部和江苏西部地区)和皖中(位于安徽中南部沿长江两岸地区)抗日根据地也尝试举办高等教育,如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江淮大学、行政学院、卫生学院和建设学院等,为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批的可用人才[2]29。
抗战时期安徽省大部沦陷,但由于经费紧张,以及浓重的奴化教育色彩,原有校舍或被占作军营,或拆建工事,校具、教具大部被毁坏,师生流散,学校关闭。因此,这一时期安徽沦陷区的教育出现严重倒退,仅有小学近200所,中学30多所,师范、职业学校各4所,社会教育也徒具形式,而高等教育为空白状况[1]863。
二
抗日战争时期的安徽高等教育是在极其残酷的战争背景下进行的,各高校均是仓促创建,如有的高校名称就冠以“临时”一词。例如,抗战中后期,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在阜阳县西南柴集、三塔及其附近的村庄建立流亡政府。为解决跟随流亡的山东学生的上学问题,国民党山东省流亡政府在柴集东的三王寨设立山东省立临时政治学院,在阜阳城内设立分部。至1946年秋、1947年春,山东省立临时政治学院校本部、分部先后迁往山东济南[3]631。徽州地区在“战争结束后,外来各界返回故地,居民人口锐减,到1949年初变得已不足二万人”[4]5。同时,由于安徽地处中国中东部,又被称为“后方的大前方”。因此,这一时期各高校还要随时面临日军的进攻以及日机的轰炸。例如,抗战期间的屯溪,日本侵华飞机经常来袭,震耳的飞机声和剧烈的爆炸声与连续不断的机枪扫射声响彻天空。紧急防空警报声使市民十分恐慌,有的人吓得往桌底、床底下钻,多数人则躲进“观音山”防空洞,四处还可看到“防空壕”。因此,抗战时期的安徽高等教育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较小
安徽省临时政治学院成立时全校教职员61人,学生300人;次年改为安徽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时全校教职工84人,学生344人;到1943年时,全校也仅有教职员113人,学生550人。山东省临时政治学院仅设立文组、理组两个专科,最初仅招收山东学生,后在国民党阜阳县政府、阜阳教育界人士的极力争取下,才于抗战后期招收了100余名安徽学生。
(二)教学条件极其简陋
抗战时期安徽的高等学校在校园的的设计和建设,以及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均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规划;同时,由于处于战争期间,缺乏充裕的经费,导致教学条件极为简陋。例如,山东省立临时政治学院校本部在三王寨借用民房作校舍,附设的初中班在柴集东边的三神庙上课;分部校舍设在阜阳城内的三神庙,学生食宿都是自己解决,大都是三两人结伙租赁街上的民房,在饭店包饭,也有自己起小伙的[3]631。类似情况在这一时期安徽其他高校也存在。再如安徽学院,即原安徽省立临时政治学院,民国30年(1941年)在金寨镇的郑家湾办学,后迁古碑冲黄集,“学校设备简陋”[5]597。
(三)办学行为不甚规范
校址选定方面未能经过科学的论证。抗战时期安徽的高等学校或者为了躲避战争的破坏,如从外迁入安徽的高校,或者临时解决适龄青年上学问题,如山东省临时政治学院、安徽省临时政治学院等。显然,这些校址的选定均为仓促行为。
办学定位方面存在多变性。抗战时期的安徽高等学校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频繁改变办学定位。1941年,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在立煌县设立临时政治学院,设教务、训导、事务三个处,最初设置文、法两科,分文史、教育、财经、法律四个系,修业四年。鉴于当时中学师资紧张,1942年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呈请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将临时政治学院改为安徽省立师范专科学校,设中文、英文、数学、教育、史地五个科,修业三年,原临时政治学院学生绝大部分转入各对口专业二年级就读。1943年7月,该校又改为省立安徽学院,设中文、史地、政治、教育四个系和银行、艺术、师范三个专修科;后又增设英文、数学两个系,把教育系并入师范专修科,内设教育、艺术、理化三个专业;同时,增设大学先修班一班[6]569。该校历时九年,三易校名,三迁校址。
教材征订方面无法做到优中选优。抗战时期安徽高等学校因条件限制,学生所使用的教材无法到外地挑选、采购,也无法组织教师编印,大都是教师自己选编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材的质量[3]631。
师资结构方面较为单一。抗战时期安徽高等学校均处于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地区,之前未曾设立高校,因此这一时期的安徽高校师资极为紧张,并且结构单一。安徽学院有不少教师是从上海聘请的,如赵景琛、胡嘉、文启昌等教师。山东省临时政治学院除理组班的数学教师赵祥生是当地人外,其余的教师都是山东人[3]631。
(四)专业设置以师范类专业为主
抗战时期安徽三个未沦陷的地区吸引了大批的逃难人口,中小学随之获得较大的发展,但师资紧张乃至奇缺问题日益暴露出来。这一时期安徽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是满足当时的师资需要而设的,如安徽省临时政治学院直接改名为安徽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山东省临时政治学院文组开设国文、历史、地理、英语、教育概论和心理学等课程;理组开设数学、物理、化学、教育概论、英语和心理学等课程,实际上就是临时设立的规模很小的高等师范学校,肩负着收容流亡失学青年和培养中学师资人才的双重任务[3]631。
三
综前所述,可以得出,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抗战时期的安徽高等教育不仅高等学校的数量超过了抗战前,而且高等学校的分布也比抗战前更为合理,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其一,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有力地支援了抗战。抗战时期的安徽高等学校尽管有规模小、教学条件简陋、办学行为不甚规范等诸多缺陷,但相比于抗战前毕竟有了较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适龄青年的上学问题,培养了大批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有力地推动了所在地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从而稳定了抗战大后方,促进了大后方经济社会的繁荣,有力地支持了抗战。有研究成果显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徽州地区的婺源县中小学教育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综合徽州地区六县的情况,可以看到抗日战争时期徽州地区的小学教育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其中,祁门、夥县的发展速度最快,不论是小学的数量还是在校学生的数量均达到了战争爆发前的数倍有余”;“抗日战争时期徽州各地中学教育的发展摆脱了民国前期的步履维艰的困局。其中,款县、休宁县和绩溪县等县中学教育发展非常快速,祁门县和黟县也有了中等教育学校”[2]21、26。其他如皖西地区、皖西北地区的中小学较抗战前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例如,皖西北地区的界首三镇在抗战前仅有两所小学和一些私塾,抗战爆发后,三镇教育事业从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渐发到起来,不仅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儿童教养院、小学、中学,还建立了两所简易师范学校。可以肯定地说,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安徽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7]583-587。
其二,推动了安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安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抗战时期安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安徽很多地区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这些地区今后发展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时期建立的安徽学院不断发展,抗战胜利后随省府迁往合肥,在临河集李氏仓房临时教学,同年秋,迁至芜湖赭山,成为今安徽师范大学重要前身之一。此外,在抗战期间安徽各界人士不断呼吁之下,在举办高等教育的经验之上,1946年春,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安徽大学在安庆原址复校,并改为国立,于当年秋季正式开学,在校学生1079人,教职员300人,其中教员180人。截至安徽全省解放,国立安徽大学办学4年,毕业三届本科学生共729人。
当然,与国内其它省份相比,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的高等教育还是较为落后的。据国民政府教育部民国37年(1948年)编印的《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载: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最高年份民国36年,全国高等学校为207所,在校学生为155 038人;而这一年,安徽高等学校仅3所(3),在校学生为2 024人,分别占全国的1.45%和1.3%,远远低于全国的省均水平,也不及辛亥革命前夕的安徽省实际水平[1]457。这种状况对今后安徽省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注释:
(1)有关抗战爆发前的安徽高等学校名称及数量,学术界尚有一定的分歧。此处根据《安徽省志•综述》(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274页)、《安徽省志•教育志》(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第453页)、杨克贵《光明甫等创办安徽江淮大学》(方兆本主编《安徽文史资料丛书•安庆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第508页)等资料综合而成。
(2)本表根据《安徽省志•教育志》《六安地区志》《安庆市志》《安徽文史资料丛书》等相关资料制成。
(3)另一所高校为成立于1947年的安徽省立淮南工业专科学校。该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于1947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准备案。当年在校学生425人,教职员68人。
[1]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教育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2]陈保中.抗日战争时期的徽州近代教育[D].合肥:安徽大学,2015.
[3]吕晓孔,等.在阜南县的山东省立临时政治学院[G]//方兆本.安徽文史资料丛书:阜阳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4]王勉之.忆抗战时期的老屯溪“小上海”[N].江淮时报,2015-08-04(A4).
[5]金寨县地方志编委会编.金寨县志[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6]六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六安市地区志[Z].合肥:黄山书社,1997.
[7]贾离.抗战时期的界首教育[G]//方兆本.安徽文史资料丛书:阜阳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Anhui during the Period ofAnti-Japanese War
LIANG Jia-gui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Fuyang Normal University,Fuyang 236041,Anhui)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Anhui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Anti Japanese war has gained rapid development.Although the Anhui higher institutions of that period suffered from many problems such as small scale,simple school conditions,not normative way of running school and mainly teacher-training-centered and so on,but still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useful talent,who offered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the higher institutions in Anhui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Anhui,which became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Anhui.
Period ofAnti Japanese War;Anhui Province;Higher Education
G646
A
1004-4310(2016)05-0015-04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5.04
2016-07-06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分类发展视域下地方大学文化建设研究”(SK2015ZD21)。
梁家贵(1968-),男,山东茌平人,阜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