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6-11-22王立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0期
关键词:性肝双环胆碱

王立平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王立平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目的 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患者行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甲硫咪唑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具体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TBIL、GGT与ALT水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患者行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肝功能,值得推广。

肝损伤;甲状腺功能亢进;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

甲状腺功能亢进为一种全身类疾病,其受累器官较多,一旦累及肝脏,将导致肝功能受损及出现肝肿大现象,严重者引发肝硬化,称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1]。为此,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150例患者分别行不同治疗方案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8 ∶30,年龄21~68岁,平均(42.62± 4.86)岁,病程2周~3年,平均(1.52±0.08)年;观察组男女比例46∶36,年龄21~69岁,平均(42.64±4.88)岁,病程3周~3年,平均(1.53±0.10)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甲硫咪唑治疗:15毫克/次甲硫咪唑,1天1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行25 mg双环醇(由北京协和药厂生产,H20040467,25毫克/片)与228 mg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H20059010,228毫克/粒]联合治疗:均为3次/天,口服,两组持续治疗1周后评估疗效。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指标均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后均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更严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数+显效数)/总数×100%[2]。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与丙氨酸转氨酶(ALT)。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2.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与组内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行组间比较,当P<0.05时表示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显效、有效与无效分别为4 5例(54.88%)、32例(39.02%)与5例(6.10%),对照组分别为30例(44.12%)、20例(29.41%)与18例(26.47%),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93.90%(77/82)比对照组73.53%(50/68)高(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对比:治疗后TBIL、GGT与ALT水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对比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对比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

3  讨 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为临床常见病,在强化肝损伤的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临床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常用甲硫咪唑,但其易引发药疹、肝损害等,疗效不佳[3]。本研究通过分析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3.90%比对照组73.53%高,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患者行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考虑可能因为双环醇能通过对自由基的清除,降低细胞凋亡发生率,有助于保肝,其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将发挥协同作用,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4]。同时,通过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TBIL、GGT与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观察组治疗后ALT水平(35.82±10.50)U/L比对照组(58.20±16.56)U/L低,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患者行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考虑可能因为双环醇为联苯结构类衍生物,有利于使氨基转移酶水平降低,且多烯磷脂酰胆碱化学构成和内源性的磷脂相当,其入肝细胞以后能够和肝细胞膜、细胞器膜结合,恢复肝功能与酶活力[5]。

综上所述,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患者行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肝功能,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1] 任艳婷,王娟娟,付怀云,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损害176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5):583-585.

[2] 冯岩.甲巯咪唑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J].延边医学,2015,3(6):4-5.

[3] 彭勃,于晓静.抗甲状腺药物致肝损害38例随访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5):898-899.

[4] 李江雄.双环醇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疗效观察[J].首都医药,2013,5(8):46.

[5] 朱慧琪,熊伟华.双环醇和多烯磷酯酰胆碱治疗甲亢性肝损伤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5,18(8):1341-1343.

R581.1

B

1671-8194(2016)30-0103-01

猜你喜欢

性肝双环胆碱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一种包埋氯化胆碱的微胶粉制备工艺
双花保健口服液的制备及对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对拉萨裸裂尻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益肝愈瘿汤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疗效分析
模仿到底
中央型原发性肝癌行解剖性肝中叶切除的疗效
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比较
不同还原态叶酸和胆碱组合对人结肠腺癌细胞hMLH1和hMSH2转录水平的影响
双环法结合双“V”形乳腺切除法在乳房肥大整形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