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千阳县奶业新技术集成应用分析

2016-11-22罗艳红陕西省千阳县DHI中心

中国乳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千阳县计步器牛场

文/罗艳红 李 军(陕西省千阳县DHI中心)

陕西省千阳县奶业新技术集成应用分析

文/罗艳红李军
(陕西省千阳县DHI中心)

陕西省千阳县从2011年开始在全县规模牛场集成推广牛场信息管理软件、DHI、TMR、计步器等奶业新技术。其在提升奶牛场单产、生鲜奶质量、繁殖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作用。

规模奶牛场;信息管理软件;DHI;TMR;计步器;效益

奶业新技术的集成推广和综合应用使牛场日常生产做到数据化、预警化、动态化、科学化管理。牛场应用技术推动发展,测定数据产生价值。奶业生产是一项技术密集型产业,养殖业对科学技术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奶业新技术的发展应用水平影响奶牛养殖水平的高低。

陕西省千阳县从2011年开始在全县规模牛场集成推广牛场信息管理软件、DHI、TMR、计步器等奶业新技术。牛场通过信息管理软件、DHI、计步器应用,指导TMR科学、有效的改进,实现牛群改良和增殖、选择和淘汰、控制和规划科学管理。奶业新技术集成应用以DHI为核心,使牛场管理软件、DHI、TMR、计步器四者有机结合、优化循环,四大技术优势互补,不断提高饲料有效性、牛只健康性、牛群繁育和管理科学性,为人民群众提供质量优、供应足的奶畜产品。

1 奶业新技术集成推广内容

千阳县依托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县建设项目,于2010年成立千阳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中心目前作为全国第二、陕西省第一个县级DHI中心,是陕西省DHI中心第二实验室,对县级开展DHI等新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了技术平台。牛场通过应用信息管理软件收集生产数据、真实记录问题,DHI测定分析及时发现问题,TMR饲喂有效解决问题,计步器有效提高奶牛发情监测率。

1.1信息管理软件

牛场将信息管理软件安装在电脑上,将其中的繁殖育种、兽医保健等相关板块分配给配种员和兽医,要求他们每天及时更新牛只配种、干奶、产犊等生产信息,便于DHI、TMR、计步器分析数据时有准确、全面的牛只生产档案数据。

1.2TMR饲喂

TMR饲喂按照牛只不同生长阶段对应日粮成分需求合理配料,配制饲料精粗比、干湿比更加合理的全混合日粮进行饲喂,使奶牛吃的每一口饲料营养全面均衡。

1.3计步器

计步器使奶牛发情揭发率提高,使更多的奶牛准确、及时地配种,提高受胎率,为牛场增加产犊数和产奶量。

1.4DHI技术

DHI是一项独特的多层次的营养检测技术,是牛只营养、繁殖、疾病预警检测的有效手段。DHI技术是提高牛群科学管理、育种水平、后裔测定的有效途径。

牛场经过5 年多的新技术应用,全县牛场新技术应用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得到推广。全县DHI参测牛场累计达到11 家,参测牛只3 000 头,参测牛场平均日产奶量24.3 kg,平均乳脂率3.95%,平均乳蛋白率3.27%,平均体细胞数29.08 万个/mL。全县12 个规模牛场安装牛场信息管理软件,使用TMR饲喂,有4 家规模牛场安装1 000 只计步器、4 套奶牛发情监测系统、104 套流量计,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已成为全县规模牛场生产管理的重要工具。

2 奶业新技术集成应用条件

2.1牛场条件

牛场配备电脑用于安装信息管理软件及DHI资料报送、数据分析应用、饲料配方调整等工作;由懂电脑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天运用管理软件预警系统,对所做工作运用软件分类,对资料进行及时真实的记录,并进行繁殖配种、饲料、兽医用药登记、分群、报告解读等工作;牛场安装流量计等DHI采样装置,配备计步器和牛只发情监测系统;牛场要有现代化开放式牛舍,方便TMR饲喂车进出投料。

2.2技术条件

2.2.1成立专业机构

依托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县建设项目成立千阳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它是陕西省DHI中心第二实验室。

2.2.2购置专业设备

投资160 万元购置了先进的Foss MilkoScan FT-120 乳成分分析仪和FossomaticTMMinor体细胞检测仪,同时购置了超声波清洗器、恒温干燥箱、药品冷藏柜、恒温水浴箱、冰箱、空调等专业辅助设备。

2.2.3配备专业人员

配备1 名硕士研究生和6 名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DHI化验室奶样测定及奶牛技术推广工作。

2.2.4组建专家小组

在县畜牧系统选聘5 名具有畜牧兽医高级职称的人员组成专家技术小组,对全县应用新技术牛场进行技术帮扶,指导牛场更好提高新技术应用效果。

3 新技术集成应用工作采取的措施

千阳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从2011年开展工作以来,逐步筛选条件成熟的新绿、绿源、八戒、千顺祥等11 家牛场推广应用DHI、计步器等奶业新技术。主要从4 个方面开展新技术推广工作。

3.1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提高技术人员水平

“请进来”是多次请省DHI中心技术人员对化验室人员从仪器操作程序、软件分析、报告解读、安装使用牛场信息管理软件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走出去”是选派单位技术员参加中国奶业协会、省畜牧总站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会,学习了解DHI等奶业发展最前沿的技术工作动态,紧扣奶业发展新技术应用,提高技术人员工作技能。

3.2通过“理念引领、技术支撑、企业带动”,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

“理念引领”是通过召开全县牛场DHI等新技术培训会,宣传讲解国外和国内北京、上海等奶业发达地区应用DHI等技术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用先进事例来引领牛场人员对DHI等新技术应用的思想认识。

“技术支撑”是成立千阳县DHI中心,从全县筛选新技术应用牛场,完善牛只档案、规范采样方法、准确解读报告,安装使用牛场信息管理软件、计步器等设备,全方位提高牛场人员操作水平,指导牛场有效开展新技术应用工作。

“企业带动”是与在本县收购生鲜乳的企业联系,制定乳品收购企业优质优价办法: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每增加0.1 个百分点,生鲜奶收购价每千克增加0.1 元;体细胞数40 万个/mL以下,每千克奶价增加0.1 元。通过价格杠杆来调动牛场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优质优价体系初步形成。

3.3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对测定中心技术人员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对外负责联系仪器维护、试剂购买,对内负责化验室奶样测定、资料收集、软件分析、报告解读等工作。在仪器操作故障预防和排除中,钻研并相互讨论,寻求最佳解决方法,同时配合仪器校准,确保测定工作顺利开展。在技术上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指导牛场开展新技术应用工作。

3.4牛场配备计步器发情监测设备

为了提高全县奶牛科学养殖水平,切实解决奶牛繁殖率、受胎率低,采样不准等在奶牛养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13年3月,千阳县畜产局采取以奖代补形式,为八戒、千顺祥等4 家规模奶牛场配备安装了阿菲金(AfiMilk)计步器1 000 只,建立了4 套奶牛发情监测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奶牛计步器(系于牛腿,同时具有牛号识别和监测活动量的功能),阿菲金牧(AfiFarm )3.076 牛群管理软件,牛只识别系统和感应器。为4 家牛场安装104 套流量计用于牛场DHI规范采样。

4 奶业新技术集成推广成效

4.1DHI技术在牛场应用解决的问题

DHI测定形成一张牛奶“化验单”,具体的报告由具有饲养管理、繁殖育种、兽医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解读,制定改进计划,采取措施坚持实施,从而提高牛只单产水平和牛奶品质。

4.1.1测奶配料

牛场DHI报告中脂蛋比值处于正常范围(1.12~1.30)内,反映牛场饲料配比、营养利用、牛只健康情况较好。而报告中脂蛋比值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反映出该牛场日粮营养不平衡,精粗料比例不合理,管理中饲料配方需进一步改进。

4.1.2测奶防病

牛乳中体细胞数反映牛只乳房健康程度,体细胞数整体较高,需采取措施,及早治疗,减少奶损失。牛群乳房炎情况较为严重,说明牛场环境、运动场卫生条件差,牛只疾病防治、饲养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

4.1.3测奶算账

牛场在细化管理中,通过报告中奶损失、经济损失、日产奶量来计算牛场经济效益情况,制定减少奶损失的措施,提高产奶量,增加养殖效益。

4.1.4测奶分群

根据DHI报告中日平均产奶量分组表,结合牛场饲养实际,对产奶量变化较大的牛只及时调整分群,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

4.1.5后裔测定

DHI技术是后裔测定的有效手段。母牛的产奶、产犊反映公牛的遗传水平,而母牛的生产性能可通过DHI测定来实现。在测定中对牛只父母号、与配公牛号、产犊信息、日产奶量等资料真实记载。测完奶样后,把测定结果、牛只档案信息及时上报省DHI中心和中国奶业协会进行分析。

4.2牛场信息管理软件作用

牛场管理软件系统的核心业务功能包括:参数设置、基本数据录入、CNDHI接口、报告分析、智能预警、精液管理、兽医保健、饲喂与营养、选种选配。牛场在及时准确地收集、加工、存储牛场的基础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牛场管理软件进行现代化管理。牛场可以将管理软件安装在几台电脑上,将其中的繁殖育种、兽医保健等相关板块分给配种员和兽医,要求他们每天及时更新上报牛只生产信息。

4.2.1生产上的应用

充分利用数据及时转换信息指导生产,通过牛场管理软件,建立迅速高效的生产信息登记、反馈系统,实现详细的、具体的、简洁的业务操作和登记规则,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现为奶牛数据存储和处理,以及集中化管理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应用该窗口能快速及时地查询本场奶牛生产中的大量生产数据,使以往需要几天才能了解的信息在当天就能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使他们能够迅速了解牛群中个体产奶、饲喂、疾病、配种、繁殖等情况。

4.2.2DHI测定上的应用

资料报送员每月将数据收集起来,应用CNDHI模块,输入当天奶量,即可生成DHI上报模板,不用再手工录入奶量、产犊、干奶、淘汰等信息,这些信息在平时填报时已经进入软件系统,可以直接导出,上报给DHI中心进行报告分析。

4.2.3牛场管理预警上的应用

当发现奶牛个体出现异常情况时,技术人员可根据预警界面反映的适配牛、妊检牛、返情牛等信息,及时对生产中的每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处理,把生产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奶牛的疾病处理在萌芽阶段,尽可能地避免减产因素,缩短减产时间,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4.2.4兽医保健上的应用

能通过软件的运行,及时进行牛只保健、疫病、免疫、安全休药期监管等信息登记、查询,为牛场牛只保障健康提供详实的资料。

4.3TMR饲喂的作用

TMR饲喂按照牛只不同生长阶段对日粮成分的需求,依据产奶量、乳脂率、体重、天数、胎次等因素,配制饲料精粗比、干湿比更加合理的全混合日粮。依据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报告的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尿素氮等测定指标,给泌乳牛饲喂配制的TMR日粮,通过次月DHI测定结果看是否充分发挥奶牛泌乳的遗传潜力和繁殖力,以便技术人员根据奶牛的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的生产性能及不同的体况指数,应用TMR制定合理的个体饲喂方案,使每一头牛吃的每一口饲料均为含有相同成分且符合牛只自身生长需求的饲料。TMR应用使牛只实现了科学化、标准化饲喂。

4.4计步器的作用

奶牛计步器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根据奶牛发情时活动量增加这一生理反应为基础,给每头参配成母牛的腿部佩戴一个计步器,负责牛号识别和活动量监测,记录奶牛行走的步伐数据,牛场育种员每日根据阿菲金(AfiFarm)牧场管理系统“今日纵览”发情泌乳牛报告和活动量曲线图检查报告提示的发情牛只,确认牛只配种时间进行适时配种,使牛只发情监测更科学、更准确。

配戴计步器的牛只挤奶经过奶厅入口安装的感应器时,牛号被收集,数据被传送到识别控制系统,系统再将采集到的奶牛活动量数据发送到计算机发情监测分析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发情牛只报告表。这样大大提高了牛只发情揭发率和牛场的受胎率,使奶牛多产犊、多挤奶、多盈利。

计步器应用有“两高两低”的特点,即牛只发情揭发率比人工监测高,准确率比人工监测高,漏情率比人工监测低,误差率比人工监测低。在当前奶业形势低迷时期,大大增强了牛场竞争力。

5 牛场集成应用新技术经济社会效益评估

牛场通过应用DHI等奶业新技术指导生产,不断优化生产管理细节,使牛场主要生产指标呈逐年改善趋势,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5.1千阳县2011~2015年DHI测定数据

2011~2015年,千阳县奶牛场参加DHI测定的情况如表1和图1所示。

5.1.1日产奶量

从表1和图1可看出,全县DHI参测牛场平均日产奶量,2015年比2011年提高了3.7 千克,3 000 头牛305 天增加奶量338.55 万千克,每千克奶按3.5 元计算,参测牛场一年可增加经济收入1 184.93 万元。

表1 千阳县2011~2015年牛场DHI参测数据统计表

图1 千阳县2011~2015年DHI参测牛场平均日产奶量对比图

图2 千阳县2011~2015年DHI牛场乳脂率、乳蛋白率对比图

图3 千阳县2011~2015年DHI牛场体细胞数对比图

图4 千阳县2011~2015年DHI牛场高峰日对比图

5.1.2乳脂率、乳蛋白率

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2015年与2011年相比,乳脂率提高了0.38 个百分点,乳蛋白率提高了0.10 个百分点。根据乳品企业优质优价办法,以国标为基准,定价3.30 元/千克,脂肪和蛋白质每增加0.1 个百分点,生鲜奶收购价每千克增加0.10 元。2015年与2011年相比,平均奶价每千克增加0.40 元, 3 000 头挤奶牛305 天可增加收入36.6 万元。

5.1.3体细胞数

从表1和图3可以看出,最初应用DHI技术的5 家参测牛场,经过2 年的测定,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牛场管理及环境卫生,及时发现、预防、治疗隐性乳房炎及临床型乳房炎,2012年比2011年体细胞数下降了9.68 万个/mL。2015年新增4 家参测牛场,其体细胞数均在40 万个/mL以上,DHI技术应用时间较短,效果尚未体现,使得2015年参测牛场平均体细胞数比2012年上升了6.77 万个/mL,但是2015年与2011年相比体细胞数下降了3.01 万个/mL,3 000 头奶牛减少奶损失912 万元。

5.1.4高峰日

2011~2015年,DHI参测牛场高峰日分别是160、120、 118、109、94 天,2015年同2011年相比,高峰日下降66 天(图4)。高峰日一般应为产后4~6 周,平均值为70 天。若大于70 天,则存在潜在奶损失,高峰日后每天产奶量下降0.07 千克。 2015年同2011年相比,泌乳牛产奶高峰日提前了66 天,使牛只泌乳持续力延长,增加了胎次产奶量。

5.2计步器应用数据分析

5.2.1牛只发情监测分析

2012年为牛场人工观察的牛只发情数据,2013~2015年为计步器监测的数据(表2)。从表2可以看出,2015年计步器发情牛只检出率比2012年人工检出率高37.1 个百分点,2015年实际监测发情牛538 头,即2015年多发现多配种牛只199 头。

5.2.2牛只配妊数据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牛场计步器使用前的2012年参配牛只数为194 头,使用计步器后的2015年参配牛只数521 头。牛场2015年牛只妊娠率较2012年计步器使用前提高了28 个百分点,2015年产犊451 头,即2015年多产犊126 头。

5.2.3牛只繁殖数据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2015年与2012年相比,产犊间隔减少30 天,泌乳天数减少131 天。牛场牛只产犊间隔、泌乳天数较安装计步器前有了明显下降,使牛只空怀率下降,牛只泌乳持续力延长,增加了胎次产奶量,牛场的繁育水平得到提升。

表2 牛场人工与计步器监测牛只发情统计表

表3 牛只配妊数据统计表

表4 牛只产犊间隔、泌乳天数统计表

5.3提高牛场管理水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牛场通过安装奶牛计步器,在提高牛只发情检出率、参配率、妊娠率,在繁殖和配种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进一步提升了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增加了奶牛养殖效益。

5.3.1提高了配种工作效率

过去一直认为不发情的牛只,现在发现发情了,并且较人为观察发情牛只准确度提高,发情时间准,特别是产后牛只和高产牛只(发情时间短,人为不易发现)。这些对缩短胎间距、减少泌乳天数有着重要作用,最终是单产提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5.3.2提升了繁育员工作积极性

牛场的繁育员实行绩效工资,计步器应用使牛场繁育员的工作强度减轻,使牛只参配数、受胎率得到大幅提高,增加了牛场繁育员工资收入,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5.3.3增加了牛场经济效益

牛场使用计步器后,2015年比2012年使用前多产犊牛126 头,按公母各50%,成活率90%计算,母牛每头5 000 元,多收入28.4 万元,公牛每头2 000 元,多收入11.3 万元;生产牛只一个泌乳期单产7.5 吨,单价4 000 元/吨,生鲜奶销售多收入378.0 万元,牛场多产犊、多产奶增加经济效益417.7 万元。

DHI、计步器等新技术应用共增加牛场经济效益2 551.23 万元。

5.4社会效益

在牛场新技术集成推广应用过程中,撰写DHI及计步器在牛场中的应用等专业技术论文20 多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荣获国家、省、市行业部门优秀论文奖项。与此同时,千阳县推广新技术的做法和效果也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通过总结撰写论文,不仅提高了全县牛场新技术应用水平,在全国范围更好地宣传了全县奶业新技术应用成果,也示范带动了更多的牛场应用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今后,随着奶业新技术在牛场的深入推广应用,其将在加强牛场规范化管理,解决牛场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导各牛场充分应用各项测定数据,最大限度地提高牛场新技术应用效果,乃至推动全县奶畜产业转型升级、健康持续发展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C

罗艳红(1977-),女,陕西省千阳县人,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2016-03-11)

猜你喜欢

千阳县计步器牛场
魔方小区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陕西宝鸡千阳县南寨镇:防病防虫保增收
千阳县文化馆传承人培训
千阳县剧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缩短进城农民的“适应期”——千阳县抓党建引领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浅谈基于单片机的计步器设计
基于MTK平台的计步器功能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