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青少年的篮球周期训练

2016-11-22张敬恒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训练量篮球运动

张敬恒

[摘 要]篮球运动训练是一个多年训练的系统性工程,篮球竞技水平要不断地发展,就必须要遵循竞技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中国篮球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是中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重视的结果。

[关键词]篮球;周期

随着篮球运动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篮球运动体系。特别是竞技篮球运动在全球范围得到长足发展。在这样的全球大氛围下,中国篮球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篮球竞技水平要不断地发展,就必须要遵循竞技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中国篮球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是中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重视的结果。因为篮球运动训练是一个多年训练的系统性工程。但是,我国的青少年队伍的训练体系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原来的三级训练网已经严重的萎缩,且训练不规范、水平不高。在我国加入CBA联赛的球队都有自己的青少年预备队,他们多以学校为训练基点,进行系统性的训练,为CBA联赛输送人才,这也是我国训练体制发展的新动向。

青少年自身有着不同于职业运动员的身体发育特点及学习训练特点等,在各种现实条件的情况下,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大周期计划受着多种因素的干扰,如何排除这些因素,对少年选手进行多年训练计划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根据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以及形态、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少年群体有着自身的特点,不能将其等同与成人或职业化的运动训练。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要针对性的进行安排不同的内容。同时,在训练的运动负荷和训练方法的选择上要区别对待。

少年运动员训练之前要进行竞技状态诊断及目标体系的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起始状态与目标分别标志着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的起点和终点,是训练阶段的划分、训练内容的确定、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恢复措施的选用及检查评定的设计等重要内容的基本依据。”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使教练员即是掌握训练的进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等,这些都是大周期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大周期训练概念的产生与理论的形成是源于对竞技状态的理解和研究。训练的过程不是人为设计周期中的累加现象,而是一个复杂的有很多部分组成的整体。马特维耶夫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的自然基础是竞技状态的阶段性,即是获得阶段、保持阶段、消失阶段。他从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入手,依据此自然规律把训练周期分为准备期、竞赛期、恢复期(过渡期)。根据不同的比赛要求进行不同的周期类型选择。马特维耶夫的周期理论的主要思想核心是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划分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三个训练周期。影响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因素很多,需要教练员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运动医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避免盲目训练,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能让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通常认为运动训练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是通过许许多多大小周期循环往复而表现出来的。包括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的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称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而由于训练的目的不同,在制定年度周期训练计划的过程中,也划分出了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单周期、双周期及多周期三种类型。

大周期是构成年度周期的基本单位,大周期训练计划就是指根据竞赛日程的要求,在运动员竞技状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训练的时间、训练负荷变化、训练内容、训练手段以及其它因素的合理有效的安排控制文件。在大周期训练计划中要根据年度训练目标或者是竞赛的目标进行控制调整,为年度训练负责。同时,在大周期中继续进行细小的划分,制定出阶段性训练的中周期计划以及小周期计划。

我国青少年篮球比赛的赛制一般是一年一次,因此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平时训练计划应该紧紧围绕着每年一次比赛的赛制进行制定,并且根据篮球的项目特点、现有的训练条件以及运动员的身体、技术、心理等综合进行调控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是框架性质的,对运动员的成绩发展制定目标,在训练过程中进行调控。它的制定与执行对青少年运动训练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实际训练中,训练周期的目标和任务要通过训练课的训练效果和积累才能实现,训练课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运动员负荷的确定,要根据训练课和小周期的不同类型去作相应的规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好大周期准备,比赛和过渡的时间,衔接好训练大周期,将身体训练、心理训练、技战术训练、调整训练和综合训练以及测验赛,合理安排于不同训练周期之中,才能提高训练水平、丰富比赛经验、达到最高运动成绩。67%的教练员认为在整个过程中是基本上吻合周期的训练理论的,不过,高达80%多的教练员更加倾向于小周期的训练更加适合训练的进程,特别是“双子模型”的理论会更加的贴近训练的实际情况。

周期训练是教练员采用某种手段来设计训练和比赛,目的是使全年训练计划中的不同阶段具有连贯性且各阶段内具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在周期化基本模式中,周期化概念的基础是;要持续保持运动员高峰期状态或最佳成绩是不可能的。如果训练方法正确,教练员可以让运动员维持一段时间的最佳竞技状态,但最终还会过去。运动员需要休息并重新调整,周期化需要过程,以便使运动员在全年重大比赛时处于最佳状态并发挥出最好成绩。

在准备期阶段,比赛不是训练的主要目标,而只是用来作为激励运动员的手段并为教练员提供其训练结果的反馈信息。与高级和最高级阶段相反,在本阶段,如果过分强调比赛的重要性可能导致运动员早期的成功,但是随后会终结他们的进步。周期化训练的最基本指导原则是给予训练负荷和内容以特色,特别是训练负荷。训练负荷是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结合。过渡期之后,准备期随之而来,此时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较低。在准备期中,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呈逐渐增加趋势,而训练量相对开始增加较快。在准备期后半段,不能同时增加训练量和强度,因为进一步增加训练强度势必降低训练量。其基本观点,是在准备期结束前,即比赛期开始时要使训练强度达到最大值。在比赛期,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接近最大值。随着训练强度的提高,训练量要相应降低,反之亦然。伴随着每次比赛的来临,训练量降低而强度要提高。赛后,这种趋势反转。重大比赛前的显著特征是强度增加到最大值、训练量大幅降低,从而使总负荷减少。在过渡期,训练量和强度都将降到最低水平,使运动员有机会恢复前期紧张的情绪并为下个训练和比赛周期做好准备。这种不断的变化就要求训练计划制定的阶段性特征,组合在一起时周期性的整个过程。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训练量篮球运动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竞技状态的理论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