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特色教育教学探究

2016-11-22余广平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特色教育初中阶段信息技术

余广平

[摘 要]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现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时代的潮流,为了适应这一局势,学校给予信息技术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已将信息技术纳入初中教学的基础科目,而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因此探究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特色教育;探究

随着初中教学对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该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这对授课老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在以往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并没有受到其应有的重视,因此学生们对该科目存在懈怠心理,从而导致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该科目的学习中。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网络能力的重要课程,应该充分意识到当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总结最佳的教育方式。

一、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的传授不够重视,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教育工作者对这门学科的教育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的课时安排以及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另外授课教师的专业与教授科目不一致,致使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不能有效的讲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者我国初中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能满足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学生们缺少系统的训练,操作技术欠缺;最后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体系包含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他们往往过度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上机操作练习,仅仅是“纸上谈兵”,导致理论水平高于实践能力,降低了信息技术实际的知识水平。

2.教学模式过于古板,课堂氛围枯燥乏味

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还没有给予信息技术课程足够的重视,因此他们在课前没有充分完成备课工作,教授知识时没有形成系统的网络,从而导致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古板,过度依赖于课本,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培训;教育工作者没有积极地对该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教学研究,往往执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只知道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老师和学生间没有过多的互动而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死板、枯燥;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学生在课余时间不能主动学习,长此以往学生也会丧失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产生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要的惯性思维,这对初中生的整体知识结构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不利,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多方向发展。

3.学校计算机设备不足,缺少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

考试是检验一个学生近段时间学习成果最有效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每学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两次考察,而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应用能力,学校现阶段计算机设备并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这严重限制了对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的考查。

二、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特色教育的教学建议

1.提高师生对课程的重视,优化现有的教学方式

对于学生和老师对信息技术学习重视度低的现象,学校可以定期请相关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宣传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师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在目前新课改的推行下,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标准更加注重的是优质教学、提高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老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上就要更加注重优质的教学方法,并合理地开展分层式教学,主要方法如下:首先根据学生各不相同的学习水平分为阶梯状,将成绩不同的学生分开教学,实现针对性的差异性教学;其次根据学生之间良荞不齐的状况从而为他们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练习题,在操作练习过程中密切关注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并耐心地指导他们完成操作;最后划分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练习探讨和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操作水平和学习能力。因此,只有优化初中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开展分层次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学习。

2.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研究表明创新是一切伟大发明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己知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思维,使其产生新颖独特、体现个人价值的创新思维。目前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只强调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想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活跃,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推动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提高学生们互相帮助的意识。在进行操作的时团队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合作,一方面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课题任务,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更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此外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对理论知识的质疑,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课堂氛围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切创新的动力源泉。老师可以通过奖罚政策来活跃课堂气氛,即赠予那些表现好的同学小礼物以调动他们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对那些表现差的同学可以采取惩罚的措施,如在全班同学面前唱歌等。

三、讨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且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进一步提高,这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需要培育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信息技术必须得到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并制定该科目特色教育教学模式。我校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针对我校师生对该科目不重视度的现象,我校通过定期请相关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宣传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师生对该课程的认识来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上也更加注重优质的教学方法,并合理地开展分层式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我校开展了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我校加大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投入,购进了一大批电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刘进样.探究新时期初中阶段信息技术优质教学[J].读与写杂志,2015,12(1):160.

猜你喜欢

特色教育初中阶段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中医学专业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