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2016-11-21丁帅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民族性国际化人才培养

丁帅

摘 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教育领域实践多年的内容。培养具有本国特色的全球公民、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就应当在传承本国民族性特色精髓、依托本国民族传统文化理念的指引下开展大学生国际交流、竞争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人才培养;国际化;民族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大学国际化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得人才者得天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人才的争夺。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之中的中国,要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胜利,依赖于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打造与培养。高校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已经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并且形成了共识:在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国际化与民族性为不可分割的两个维度,大学教育应当“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浪潮将世界各国教育卷入国际化进程中,教育思想、教育模式随之发生着巨大变革。然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水平上的时间差和不等势,直接导致发展中国家教育的民族性和国际化之间的互动始终处于发达国家的强辐射效应之下。世界多元文化以始料未及的速度侵入中国社会各个层面,青年学生既有对发达国家生活方式与文明形态的强烈渴望,又有对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弊端及短板的不满与失落。受到异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强烈冲击,使他们对中国社会认同感的降低、对中国民族文化定力的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信心的减弱,从而导致教育本土性与民族性的保持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近些年,中国教育制度逐渐被“脸谱化”。迅速兴起的微媒体与自媒体以其及时性、便捷性的特点占据了普通民众的主要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舆论导向中关于教育与文化的讨论出现如下倾向:“中澳大学教育差异大比拼”“从中美本科教育对比,看我们大学教育的差距”“没有标准答案的英国大学教育”,在这些对比中,一边倒地将中国教育制度定义为“缺乏创新、千篇一律、前途渺茫、遭人诟病”的代名词。与此同时,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不但受制于国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实,汉语的国际地位也使得该传播缺乏世界性的平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译文目录索引的统计,被翻译作品原作语言为汉语的仅排第28位,这些现实条件的制约均加深了国际化的不平衡性。

民族性与国际化的关系和实现路径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是对本国民情、伦理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基本承载,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赋予一些新的特质与涵义。如果只强调民族性、固步自封,将阻碍中华文化民族特色的发展;同样,单纯的国际化则必然会随波逐流,最终淹没于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成为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化跟随者。国际化与民族性应该是“和而不同”基础上的“美美与共”。选择、吸收多元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坚持民族传统价值体系,深化本民族文化特质,以“全球本土化(Glocal)”为发展战略,重塑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真正意义所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上强调,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纲要》及系列文件讲话精神传递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号:国际化是高校提高自己国际竞争力的行为选择,现代大学最重要的使命与根本乃是培养人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高尚价值追求的人。

作为大学国际化的后来者,我们应通晓国际游戏规则,将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建立在自身特色教育体系基础之上,使大学教育制度下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与国际沟通能力;构建能够掌握自己话语权的国际化交流平台,不断推进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等方面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北京建筑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教育部直属高校国际化水平排行显示:中国的工程教育、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等已经得到世界认可,直面追赶与参与引领必然成为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学校依托传统优势学科特色,为落实“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和配合学校“卓越工程”的开展与内涵建设的需求,进行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1.瞄准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目标,支持师生以更广阔的维度参与国际合作。面向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特殊人才培养战略需求,积极参与多国古建筑保护项目与工程,与“驻场北建大”学者联手,着力扩大学校在亚洲周边和非洲地区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在东方传统建筑文化、历史遗产保护、工程建造等方面以特色与专业取胜,逐步将学校发展成为亚洲建筑类教育基地,引领行业教育模式,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中外师生相互沟通交流的校园环境、学术和文化环境。

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学生国际视野拓展计划。通过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奥本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法国HEI工程师集团等海外院校的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进行交流项目、外培计划、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联合培养项目和参赛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建筑类人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成果表达能力,使参加交流项目的优秀学生成为闪耀海外的建大星光。

3.发挥传统建筑学科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美国南加州大学、意大利马尔凯工业大学等学校进行联合设计工作营活动,多国学生同堂切磋、共同考察研究与设计,互相激发创作灵感。通过“建行记”等假期海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建筑、感知建筑、欣赏建筑,丰富自己的设计想象。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筹建海外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北京建工集团国际工程公司,在国内首创学生海外毕业实践项目,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深造、企业猎才发展三方共赢,为国际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提供了保障,拓宽了学生的就业信息渠道,明确了学生职业发展方向。

4. 增强亚洲自信,围绕“一带一路”实施特色品牌战略。通过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高校的多渠道、全方位合作,传播传统中华文化,参与引领行业教育模式,展示我国科技文化理论成果与学术水平。借助教育部与北京市教委交流平台,推出“建筑学”“土木工程”“ISS建筑类国际暑期学校”等品牌专业与课程,将优质海外生源吸引到学校学习深造,实现中外师生同堂砥砺、相互交流,营造校园多元文化氛围。

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走到今日,各界人士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国际化只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多元的文化社会环境中受益,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去呈现自己的知识和观点,讲好中国语言、传递中华文化之声、展现中国文化之美、彰显中国科技之强,是我们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符文忠.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 ,2006(5):74-78 .

[2] 卢艳兰.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无墙文化”理念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19):89-91 .

[3] 王杰.关于大学精神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5):12-14.

[4] 徐瑾.推动在校大学生国际交流活动的策略探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3(10):87-90.

[5] 丁三青.现代性与传统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文化学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  2004(2)9-12.

[6] 扈海鹂.关于全球性与民族性关系的文化解读[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2(1):175-182.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民族性国际化人才培养
既有民族性 又有世界性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