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民族乐器 奏响丝路传奇
——记《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

2016-11-21汪菁

新疆艺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族特色乐器新疆

□ 汪菁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文化传播交流,新疆艺术研究所2015年申报立项的国家艺术基金推广交流项目《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于2016年4月6日至5月12日在乌鲁木齐市、西宁市、兰州市、银川市、西安市和郑州市如期举办,展示新疆十三个世居民族的传统乐器,同时举办《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文艺演出和《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学术讲堂等活动。

横贯欧亚、融汇四大文明的丝绸之路,是经济贸易之路,也是音乐文化之路。《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带着新疆各民族传统乐器重走丝绸之路,带来的是新疆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缩影,带来的是新疆各民族性格审美的体现,更是带来了新疆人民热情包容渴望交流的情怀。

一、《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记实

新疆艺术研究所领导班子自2015年年初接到《关于申报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通知》之后,结合单位优势确立了申报内容,安排专人负责调研、撰写、网上填报《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申报表》。经过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初评、复评和项目申报人答辩等环节,2015年10月确定我所申报的《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获批立项。获得立项后,新疆艺术研究所领导班子第一时间安排专业研究人员开始撰写乐器介绍,参考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新疆卷)》《中国新疆民族乐器制作图鉴》《哈萨克民族乐器》《中亚乐器考》等大量资料,历时5个月完成乐器名牌初稿,之后邀请段蔷研究员、迪力夏提·帕尔哈提研究员作为学术顾问进行了多次修订。最终呈献给大家每一种乐器的应用民族、材质、音色、音域、演奏技法、演出场合等相关知识,并用国际音标标示此乐器在使用民族当中的发音,使记音更加准确。

自治区文化厅领导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观摩展览

2016年1月18日—21日、2月24日—26日,新疆艺术研究所李庆明所长两次带队赴地州征集乐器、甄选节目。国家艺术基金推广交流项目属于部分资助项目,所拨付的款项只能用于场地租赁、交流人员的食宿交通、展品运输三大类。李所长向征集乐器和节目的单位说明情况后,大家都非常理解和支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哈密地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喀什地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伊宁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新源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歌舞团、乌恰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莎车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化馆、伊宁市文化馆、和静县东归文化馆给予《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全力支持,协助我们征集到乐器和节目,并无偿提供给我们进行展示、展演。

2016年2月,新疆艺术研究所起草了《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工作方案》,确立了展览主题、主协办单位、展示展演内容,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秘书组、学术组、宣传组、展览组、展演组、后勤组、安保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申报立项到执行完毕,所领导班子共召开了14次论证会,确定分工监督进度,随时汇报工作的困难,随时讨论解决的方案。

2016年3月,完成了《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乐器包装与运输的招标会,请专业运输公司为乐器量身定做包装箱,请专业师傅运输、搬运展品,以确保展品在运输搬运过程的安全。

2016年3月10日,地州征集乐器到位后,所领导安排专业摄影师专门搭建拍摄场地拍摄乐器细节图,并编辑入档,为开展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016年4月7日—4月8日《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七纺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当代艺术馆首展,并在七纺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水磨剧场举行了四场《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文艺演出》。4月7日上午,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任华,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杨和平,新疆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塔来提·吐尔地,自治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努斯来提·瓦吉丁,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欢,自治区音协秘书长、副主席佟吉生,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支部书记郭刚,新疆管弦乐团团长王晓亮、副团长肖开来提·克里木,新疆民族乐团团长拜合提亚尔·阿布都瓦依提,新疆歌舞团团长艾尼瓦尔·赛买提,新疆歌剧团团长吐尔洪·依明,新疆话剧团党组书记李勇,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党委书记乔思明,自治区图书馆党委书记艾尔肯·买买提,新疆文化艺术学校党委副书记刘鹏,自治区博物馆党组书记史俊,自治区文化馆副馆长张萍等文化厅及文化厅各直属单位的同仁应邀出席了《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开幕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杨和平在开幕式上的致辞,肯定了《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活态化巡展,是坚持文化先行建设“一带一路”的积极响应,对增强疆内外群众对新疆历史文化的了解,感受新疆的发展变化,扩大新疆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新疆文化艺术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在2016年4月12日—4月16日西宁市、2016年4月18日—4月22日兰州市、2016年4月24日—4月28日银川市、2016年4月30日—5月4日西安市、2016年5月6日—5月11日郑州市依次开展。所到之处,参观乐器展并观看演出的观众都大加赞扬,感慨新疆民间乐器的丰富多样,感慨新疆歌舞的热情奔放,感慨乐器展所带给他们的震撼。

西宁70岁的王武老人看了演出说:“看过各种各样的民间乐器,不由得感慨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和青海是好邻居、好朋友。新疆人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创造出这么多精彩的乐器,歌颂他们美好的生活!这么多乐器让人感到大饱眼福,真是美哉、壮哉、爽哉!”

在兰州我们遇到了驱车900公里来兰州看展览的老者;遇到了兰州职业技术学校、兰州财经大学、兰州城市学院掌声与欢呼声持续不断的学生;遇到了从开展到撤展一直在展览现场欣赏、学习、拍照,四场文艺演出场场不落的自由音乐人李志,让我们收获了太多的感动。

维吾尔族乐器合奏及歌舞展示

哈萨克族乐器合奏

蒙古族托布秀尔演奏及歌舞展示

宁夏站的展示展演在与宁夏大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沟通下,我们特别增加了一场音乐交流活动,让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和宁夏民族特色乐器用音乐语汇,在舞台上交流、合作。宁夏非遗中心推荐的国家级项目回族口弦传承人安宇歌和新疆柯尔克孜族孜娜提·依不拉音、哈萨克族阿扎马提·马曼别克口弦交流;宁夏花儿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撒丽娜和新疆花儿州级非遗传承人张占宝的“花儿”交流;宁夏中华回乡文化园阿依莎民间艺术团乐手杨平才用自制的泥哇呜和新疆柯尔克孜族加尔肯拜克·巴合提沙依尔乔尔交流;银川艺术剧院魏杰用笛子和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阿布力米提·于森的乃依、巴拉曼、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哈里里·马克什的斯布孜额交流;丁炜娜拉奏二胡和喀什地区莎车县伊力哈木·热依木艾捷克进行交流;邸璐用唢呐和喀什地区莎车县阿布力米提·于森的苏乃依交流;向冀用古筝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乌兰·沙力太、巴格达尔·加尔肯冬不拉交流;仇莎弹奏了琵琶和喀什地区莎车县吐尔孙·卡吾力弹布尔交流;交流会最后在宁夏大学音乐学院老师们演奏的口弦、泥哇呜、手碟、中东鼓、非洲鼓、吉他和《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艺术家们演奏的阿拉伯鼓、萨满鼓、达普、阿萨巴萨、去开等乐器合奏中愉快结束。观众看得热情高涨,舞台上的艺术家们也觉得意犹未尽,大家都在音乐交流中为自己民族音乐而感到骄傲,同时也了解和接受了对方民族的音乐文化。

在西安音乐学院我们除了乐器展和文艺演出,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由新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迪力夏提·帕尔哈提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为选题,介绍木卡姆现象以及在新疆流传的木卡姆的分布情况、历史沿革、基本特征、艺术特点、结构特点;新疆艺术学院教授阿布都赛米博士,以博士期间研究成果为基础,为大家讲解了《十四世纪波斯的乐器志里可看到的维吾尔乐器》,通过十四世纪波斯的乐器志史料记载与现存维吾尔族民间乐器的比对,考量乐器在传承过程中形制、演奏技法、定音定弦的继承与流变。两位老师讲座结束后,西安音乐学院的师生积极提问,与两位老师探讨自己学术中的问题。

郑州站是我们《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最后一站,因为展览的场地选定了河南省少儿图书馆,因此我们的展览遇到了很多小朋友,家长和孩子的热情程度超乎我们想象。还有一些热爱新疆歌舞的大伯大妈自称是“老新疆的河南人”,他们想尽办法争取文艺演出门票,把我们的演出看了一遍又一遍,他们感慨: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不愧是歌舞之乡,新疆艺术研究所给中原人民带来了一份厚重的礼物。还有专程从福建到河南看展览的策展人,邀请《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去福建展览……

二、《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拾珍

1、征集乐器突出时代性。本次展览从三个层次征集乐器:一是征集了部分传统的古旧乐器,制作(收藏)时间都在100年以上,其中和静县东归文化馆提供的三弦有120年的历史,伊宁市亚历山大乐器博物馆提供的萨玛拉已经有184年的历史。二是征集了部分形制古朴、使用流传时间较长的乐器,这些乐器至少有50年的历史,包括曼多玲、巴拉来卡、七弦吉他、都它尔、热瓦甫、达普、热布甫、冬不拉等。三是征集了部分改革成功的、广泛运用于民间和专业院团的乐器,包括艾捷克、胡希塔尔、东布尔、特克纳等。从本次展览征集的乐器涵盖的三个时间维度,可以看到新疆音乐文化的历史悠久,并通过地域分布来印证音乐的地域性,以及文化的流变、交融过程。对于认识新疆音乐史、民族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策展的科学性与学术性。本次展览收集了新疆世居民族流传与使用的160件传统乐器,使用音乐学界较为认可的萨克斯分类法将征集的乐器分为弦鸣、膜鸣、体鸣、气鸣四个类别进行展示,让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新疆各民族文化、音乐、乐器之间的流变与融合,对于专业学者来说更是研究文化融合的例证。活态性展示是此次《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的一大特色,本次展览立足于传统乐器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这一观点,注重民间艺人的技能和知识的活态展示,从新疆各地州征集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回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的民间表演艺术家为大家呈现了17个节目、约90分钟的文艺演出。同时我们考虑到,新疆很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都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为保持其完整性,我们把这些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完整地搬到观众面前,亦歌亦舞,亦唱亦奏。让观众对新疆各民族传统乐器的形制、奏唱方式、音色音律、表演场合产生全方位的认识。

3、展览内容的丰富性。《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在展览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与所在地的专家学者沟通,一方面在思考总结申报时的缺漏,结合当地的情况,在宁夏增加了音乐交流会,在西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静态展示、活态展演、即兴交流、学术研讨展示新疆传统音乐文化。在西安音乐学院由新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迪力夏提·帕尔哈提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为题,新疆艺术学院教授、博士阿布都赛米以《十四世纪波斯的乐器志里可看到的维吾尔乐器》为题介绍了新疆传统乐器的产生、流变、传承及发展。两位老师讲座结束后,西安音乐学院的师生积极提问,与两位老师探讨自己学术的困惑。

4、展览布局的科学性。本次展览选择国内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城市开展,以乐器为媒管窥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目的是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文化交流。在展览场馆的选择上科学合理,西宁市、郑州市选择与位于市区中心的文化馆、少儿图书馆合作,旨在让更多的内地群众增加对新疆文化的了解;兰州市选择在兰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本次参展的160件乐器中有10件代表性传承人制作的标准化精品乐器,通过产业园的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和对外推介,为新疆民族乐器的生产销售、交流展示提供机会;银川市、西安市选择进高校,主要面向高校学生进行新疆文化的宣传,配套学术讲座,提高整个展览的层次和水平。

5、艺术评论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中谈到,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特邀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讲师孙会宾撰写了《天山琴韵·丝路乐语—“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述评》;著名的吉他演奏家、音乐制作人何力撰写了《新疆有史以来最牛的乐器展观后感》;新疆旅游经济设计院陈剑文院长撰写《天山琴韵·丝路乐语》,他们既肯定了乐器展是新疆乐器沿古老丝绸之路的一次集体巡礼,是一次激荡历史回响的音乐盛宴,又对乐器展今后的工作做了展望,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三、《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补遗

《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一经展出社会反响很好,收到了当地政府和观众的热情欢迎。虽然我们已经完成了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时的计划,但是接下来新疆艺术研究所计划借助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平台,购买、征集乐器建立《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长期展厅;并把《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文艺演出》作为一个品牌,利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剩余经费承接各类社会邀请,继续进行公益性或商业性演出;出版《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相关书籍;解决《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遗存的问题:

1、乐器名牌介绍缺少演奏方式的图片展示。

2、在乐器展现场应该增加可以出售的新疆器乐音像制品。

3、在乐器展现场应该增加可以出售的新疆乐器出版物。

4、在乐器展现场应该增加可以出售的新疆传统乐器。

5、每个地方的展示展演为两天,观众评价展期略显不足。

本项目得以推广交流,我们要感谢国家艺术基金提供了资金支援;感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给予支持和理解;感谢兄弟省市文化部门积极协调;感谢新疆各地州文化部门提供乐器和传承人;感谢用生命在歌唱的传承人;感谢每一位关注着新疆,喜爱着新疆,努力宣传着新疆的观众……希望《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可以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架起一座音乐文化交流、亲情友情互通的桥梁,这是时代赋予丝绸之路全新的阐释,这是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文化之旅。

(本文图片由汪菁提供)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乐器新疆
学乐器
乐器
新疆多怪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