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刺玫果中VC的含量测定

2016-11-21杨莹莹叶松华冯夏珍王晓燕宋高林阮文辉

农产品加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二氯光度稳定性

杨莹莹,叶松华,冯夏珍,王晓燕,宋高林,阮文辉

(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6)

黄刺玫果中VC的含量测定

杨莹莹,叶松华,冯夏珍,王晓燕,宋高林,阮文辉

(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6)

采用改进后的2,6-二氯靛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刺玫果中VC的含量。结果显示,VC质量浓度在2.03~39.27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8.82%~101.57%,RSD值为0.90%。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准确性和重复性能满足试验需求,适用于黄刺玫果中VC的含量测定。

黄刺玫果;VC;紫外分光光度法

黄刺玫果为蔷薇科蔷薇属野生落叶灌木黄刺玫(Rosa xanthina Lindl)的成熟果实,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的山区和丘陵地带[1]。黄刺玫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成分,尤其是VC含量丰富,因此有国外药典收载其用于治疗坏血病。《中药大辞典》谓黄刺玫果有健脾理气、养血调经的作用[2],现代研究表明其还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衰老等作用[3]。黄刺玫果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天然保健食品,正被日益重视和广泛应用。

目前,文献报道的VC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4]、滴定分析法[5]、荧光法[6]、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7]等。其中,滴定法步骤繁琐、滴定终点不易判断,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法相对操作较简便且成本较高,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操作繁琐、耗时长。相比之下,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干扰因素少,应用更为广泛。由于VC本身不稳定,直接紫外法测定过程中稳定性较差,且不适用于深色样品的测定。本文选用2,6-二氯靛酚-紫外分光光度法(间接紫外法),即将定量的2,6-二氯靛酚染料与还原型V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多余的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显色,经溶剂萃取后测定其吸光度,计算VC含量。试验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条件优化,改进后的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好,且不受样品本身颜色的影响,适用于黄刺玫果中VC的含量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野生黄刺玫果,采自山西省左权县;VC对照品(分析纯,99.7%),天津市申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试验用水为蒸馏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AB104.N型分析天平,上海托利-梅特勒仪器有限公司产品;YK-1000A型高速粉碎机,山东省青州市益康中药机械有限公司产品;UV3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产品。

1.2试验方法

1.2.1VC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VC对照品100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2%偏磷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质量浓度为1 mg/mL的VC标准液,备用。

1.2.22,6-二氯靛酚标准液的配制

取碳酸氢钠104 mg,溶于400 mL蒸馏水中,精确称取2,6-二氯靛酚50 mg置于250 mL容量瓶中,用适量上述溶液溶解,冷却后稀释至刻度,过滤,置于棕色瓶中,冷藏备用。每次用前用VC标准液标定,并计算滴定度。

1.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刺玫果若干,粉碎后分离可食用部分,称取10 g,加入1%柠檬酸溶液100 mL,混匀,40℃下超声提取30 min,加入白陶土10 g混匀,脱色,过滤。取续滤液5 mL,加入乙酸钠缓冲溶液(pH值4.0)5 mL,2,6-二氯靛酚2 mL,混匀,精密吸取二甲苯10 mL,振荡萃取20 s,静置分层,取二甲苯层作为供试品溶液,于500 nm处测定吸光度。由于脱色后样品仍为浅红色,为防止样品本身颜色的影响,以不加入2,6-二氯靛酚染料的样品经上述步骤处理作为空白对照,扣除空白干扰。

2 结果与分析

2.1提取条件的选择

2.1.1提取溶剂的选择

不同提取溶剂对VC含量的影响见图1。

图1 不同提取溶剂对VC含量的影响

由于VC是一种不稳定的维生素,在测定时选择适宜的提取溶剂,不但可以提高VC的稳定性,还可提高提取效率。试验比较了2%偏磷酸、2%草酸以及不同质量分数柠檬酸作为提取溶剂对VC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1%柠檬酸作为提取溶剂时VC的含量最高,故选择1%柠檬酸溶液作为提取溶剂。

2.1.2超声时间的选择

传统方法未对样品进行超声处理,本研究经预试验发现,经超声处理后VC含量有明显提高,因此对超声时间进行了考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在超声0,10,20,30,40,50,60 min时测定其吸光度。

不同超声时间对VC含量的影响见图2。

由图2可知,超声30 min时提取效率达到最高;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提取率趋于稳定但略有降低。因此,本试验选择超声时间为30 min。

2.1.3超声温度的选择

图2 不同超声时间对VC含量的影响

在超声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水浴加热,对VC的提取率也有较大影响。取供试品4份,分别在30,40,50,60℃的恒温水浴中超声提取30 min后测定吸光度。结果显示,在40℃水浴时VC的含量较高,而高于40℃时含量有所降低,可能是温度升高VC加速氧化导致。因此,试验选择40℃作为超声温度。

2.2方法学考察

2.2.1波长的选择

取适量样品按1.2.3操作后,以二甲苯为参比溶液,将2,6-二氯靛酚标准液和样品供试液于200~7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结果显示,二者在500 nm处有最大吸收值,且吸收峰相同;由于黄刺玫果中含有花色素、黄酮等成分,其提取液有较深颜色,即使经白陶土脱色后仍有颜色,为防止干扰,以相同样品经相同操作但不加2,6-二氯靛酚作为空白对照进行基线扫描,结果显示在500 nm处几乎没有吸收,故试验选择500 nm为检测波长。

2.2.2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2,6-二氯靛酚0.1,0.5,1.0,1.5,1.9 mL置于20 mL具塞试管中(相当VC质量浓度分别为40,30,20,10,2 μg/mL),用碳酸氢钠溶液补足体积至2 mL,依次加入1%的柠檬酸溶液5 mL、乙酸钠缓冲溶液(pH值4.0)5 mL,混匀,精密吸取二甲苯10 mL,振荡萃取20 s,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溶液,于500 nm处测定吸光度,同时做空白对照。以吸光度为纵坐标、2,6-二氯靛酚体积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0.292 9X-0.002 9,R2=0.999 9;相当于VC质量浓度在2.03~39.27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标准曲线见图3。

图3 标准曲线

2.2.3稳定性试验

由于VC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需考察样品测定中的稳定性。取供试品适量按1.2.3操作后分别放置0,30,60,90 min后测定吸光度。由结果可知,样品处理后在90 min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直接紫外法相比(放置2 min后VC含量明显降低),该方法稳定性好,可满足样品处理及测定过程中的稳定性要求。

2.2.4重复性试验

按照1.2.3的方法制备5份供试品溶液,测定其吸光度,考察重复性。结果表明,VC的平均含量为174.49 mg/100 g,RSD值为0.35%,说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2.5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VC含量的黄刺玫果提取液6份,每份5 mL,精密加入VC标准液适量,按1.2.3方法制备,测定吸光度,计算加样回收率。

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结果

由表1可知,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9%,RSD值为0.90%。

2.3样品测定

取5批样品,按照1.2.3方法制备后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VC含量。

样品中VC的含量见表2。

表2 样品中VC的含量

由表2可知,黄刺玫果中的VC平均含量为175.77 mg/100 g。

3 结论

通过试验条件的优化与方法学验证,建立了2,6-二氯靛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野生黄刺玫果中VC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准确度和重复性能均满足试验要求,适用于野生黄刺玫果中VC含量的测定,同时可为野生黄刺玫果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1]山西植物志编委会.山西植物志 [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5.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 269.

[3]陈帅,钟方丽,祝波.刺玫果药理学研究进展 [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28(5):31-32.

[4]肖竦.RP-HPLC法测定刺梨中的VC含量 [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 356-1 358.

[5]李瑞国,郑权.4种常见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 [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1):198-201.

[6]姜成君,殷帅,孟庆玉.荧光法测定保健食品中VC[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5(9):45-50.

[7]孙荣欣,杨灵.黄瓜中VC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 [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5):61-62.◇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C in Fruit of Rosa Xanthina Lindl

YANG Yingying,YE Songhua,FENG Xiazhen,WANG Xiaoyan,SONG Gaolin,RUAN Wenhui
(Shanxi Institute of Medicine and Life Sciences,Taiyuan,Shanxi 030006,China)

A improved 2,6-dichloro meisoindigo phenol-UV spectrophotometry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C in fruit of wild Rosa xanthina Lind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of vitamin C in the rang of 2.03~39.27 μg/mL is good,R2=0.999 9.The recovery is between 98.82%~101.57%,and RSD is 0.90%.The improved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good stability,and its accuracy and reproducibility can meet the test requirements for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C in fruit of wild Rosa xanthina Lindl.

Rosa xanthina Lindl;VC;UV spectrophotometry

O657.9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6.01.039

2015-12-01

山西省基础研究项目(2015021190);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10321081-01,20120313016-6)。

杨莹莹(1984— ),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

猜你喜欢

二氯光度稳定性
一类k-Hessian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渐近稳定性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不同遮光度对红皮云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液中的1,2-二氯丙烷
回收制备二氯二氨合钯(Ⅱ)前驱体材料的工艺研究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Interaction Study of Ferrocene Derivatives and Heme by UV-Vis Spectroscopy
黑洞的透射效应和类星体的光度
内含双二氯均三嗪基团的真丝织物抗皱剂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