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与美术的交叉融合
2016-11-21郑丙沛
郑丙沛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
高中地理与美术的交叉融合
郑丙沛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
地理与美术之间具有密切的学科相关性,两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够有效增强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科学性、高效性和趣味性。高中地理与美术的交叉融合主要体现在美术图像、美术技能方面,即美术图像的承载功能、教育导向功能和美术技能的教学辅助功能。
地理;美术;交叉融合;教学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在地理教育和实践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美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以其独特的形体、空间、结构、色彩等形式,在创造美、表达美、传播美的过程中,对人类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美术图像和美术技能对丰富课程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地理技能具有积极作用,因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
一、美术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承载功能
美术图像是指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一般包括各种美术图形或影像。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美术图像包括景观图、示意图、摄影图、地图、素描图、统计图、遥感影像、漫画等内容。这些图像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在承载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和地理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美术图像的地理知识承载功能
现有的各版本高中地理教材普遍采用图文结合的编排体例,都设置了大量的插图。这些形式各样的美术图像不仅增强了教材的生动性、美观性和可读性,还以其各自独有的方式承载着大量的地理知识、原理或规律。以自然地理模块“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一图(见图1)为例,该图虽然构图简单,但蕴含的地理知识却极其丰富。从图上可以看出,理想状态下地球表面由于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高低纬之间分别形成了南北低纬、南北中纬、南北高纬等环流圈,以及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极地高气压带等七个气压带。在七个气压带之间又形成了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南北盛行西风带和南北极地东风带等六个风带。寓全球各气压带、风带位置与相对关系、大气运动状况和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等知识内容于图像之中,使得“气压带和风带”一节的知识学习变得非常形象、直观,教学过程简洁高效。
图1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2.美术图像的地理信息承载功能
“无图不成题”是地理试题的一大传统。纵观历年各地高考真题可以发现,每年的地理试卷中都会出现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地理图像。以2015年江苏卷单选第1题为例。该题以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见图2)为切入点,通过对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城市风貌的描绘来考察“城市区位”这一知识点。东京作为北宋都城,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势平坦开阔,是当时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陆上交通极为便利。再加上沟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古汴河段)又自东向西横穿东京,东京因此成为当时南北漕运的重要枢纽,由此可见东京的水运交通也极为便利。考生对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并不陌生,但如何能从众多的区位因素中迅速找出答案却并不简单。《清明上河图》(局部)中,繁忙的水上运输和陆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的景象,直接表明了东京的形成得益于其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因此可推出本题的答案是“水陆交通便利”一项。
图2 清明上河图(局部)
二、美术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教育导向功能
地理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还在于通过地理学习去重新认识人类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美术图像作为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地理审美教育和价值导向不可或缺的载体。
1.美术图像的审美教育功能
美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来发展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地理审美教育是指在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引导下,借助地理图像对现实或艺术中的地理事物进行审美发现、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促使学生认识美、欣赏美、体验美,进而去发现美、创造美、追求美的过程[2]。地理审美教育离不开美术图像的支撑与辅助。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候与天象景观等自然景观图像来展示的雄浑壮丽、风光旖旎、色彩斑斓、奇异多变的自然美;通过历史文化古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人文景观图像来展示饱经沧桑、独具匠心、琳琅满目、奇特迥异的人文美;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景观图像来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充分发挥美术图像的审美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去认识自然美、体验人文美、欣赏和谐美,进而达到在学习和生活在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和追求美的最终目标。
2.地理图像的价值导向功能
新课程标准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强调通过地理知识学习和相关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间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在实施价值引导的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一定载体来实现,而美术图像则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载体形式。以“人口迁移”章节的情感价值观引导为例。如在学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一知识点时,通过引入“叙利亚三岁小难民溺亡海滩”(见图3)“女记者绊倒叙难民父子”(见图4)两幅摄影图片,来向学生展示经济、社会、战争和宗教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并且通过对图片中“三岁小难民的生命没来得及展开,就已匆匆凋零”“难民父子背井离乡,无奈途中惨遭欺凌”的内容解读,来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人道主义情怀,警醒他们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定生活,珍视当下能够坐在教室里无忧无虑学习的机会,进而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价值观,形成关注人类命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生活态度。
图3 叙利亚三岁小难民溺亡海滩
图4 女记者绊倒叙难民父子
三、美术技能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辅助功能
美术技能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板”技能上。“三板”是对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板书、板图、板画的简称。板书是教师利用黑板以精练、简洁的文字、符号或图表等对地理知识内容的高度概括与凝练。板图是指用简易笔法对地图的简略描绘,因此又叫黑板略图。板画则是指以简单清晰的线条对地理事物特征、分布等进行的勾画。“三板”技能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实用技能。
1.美术技能对地理教学的辅助功能
在如今的地理课堂上,虽然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但“三板”仍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不仅要能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扎实的“三板”技能也是其必须的“标配”。以板画“水循环示意图”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中的运用为例(见图5)。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它主要包含三种形式: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三种循环形式各成体系,但又彼此相互联系,共同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一重要知识点虽然内容不多,可要让学生在课上较短时间内掌握三大循环的基本过程,迅速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却不容易。但是如果地理教师以黑板板画的形式现场绘图,通过“水循环示意图”将这一复杂的地理现象精简化、形象化,不仅能节约课堂时间,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升课堂效果,非常实用方便。而且通过合理运用板书、板图和板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地理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
图5 水循环示意图
2.美术技能对地理学习的辅助功能
“三板”不仅对教学实施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而且同样适用于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板书,可以清晰、直观的呈现课堂知识重、难点和结构框架,使学生“一目了然”;板画,可以在将复杂地理问题精简化、形象化,起到迅速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效果;板图,则可以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3]。以地理板图在“洋流”一节中运用为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特点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但如何快速准确地掌握各支洋流的名称、性质、成因和分布规律是困扰学生的一大难题。实践证明,通过地理板图的形式,对世界大陆轮廓进行几何模块化处理能够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出于简约化、科学化的考虑,可将世界各大洲大陆轮廓简化为面积与形状不一的三角形,并在简化三角形的轮廓周围进行相关洋流名称填充(见图6),同时注意强调不同海域的各洋流呈现出的数字轮廓特点(如北半球呈“8”形,南半球呈“0”形)。学生自己通过借助地理板图来学习“洋流”一节,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准确记忆各洋流的名称、位置,掌握不同洋流的成因、性质,而且还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球范围内各支洋流间的相互关系和分布规律,极为简洁、高效。
图6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
高中地理与美术间的交叉融合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其融合内容和呈现形式也见仁见智。从美术图像、美术技能视角探讨高中地理与美术间的交叉融合仅是一种研究思路,关于两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研究还有更多的方向值得去尝试。
[1]赵振宇.艺术地理研究——中国美术研究的空间面向[J].中华书画家, 2013(9):91-96.
[2]李燕.地理审美教育之我见[J].安徽教育,2007 (4): 36-38.
[3]袁苇. 地理教学中三板的应用[J]. 教育(周刊), 2015(34):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