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板图的意义和运用

2017-04-22谭飞凤

地理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绘制图像教学

谭飞凤

摘要:初中板图是地理黑板略图的简称,是地理教学中教师凭借记忆和熟练技巧,将复杂的地图及地理事物和现象用简练的笔法迅速绘制成简略的黑板图,可以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于创设高效的地理课堂。

关键词:板图;意义;应用;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板图具有方便、灵活、简洁、易读等优势,在电教媒体未普及之前,板图教学受到特别重视。20世纪末以来,随着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兴起,地理板图的应用逐渐被忽略,地理教师的板图能力不断衰减,这一传统的特色基本功有失传之忧患。运用板图教学,边讲边画、虚实并举、动静互补、视听结合,对提高教师的讲授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揭示地理现象的本质规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板图的教学功能以及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地理教学板图的品质追求

相较教学挂图、电子地图,地理教学板图有其自身优势,也有其难以克服的不足。设计和绘制地理板图应基于扬长避短的原则,综合运用地图学、透视学、色彩学、心理学、教学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等理论或原理,着力追求“快、略、像、精、美”等特點,发挥板图边讲边画、友好交互、印象深刻的功用。

1.快捷

地理板图一般当堂作图,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必须快速成图,如绘制作为底图的轮廓图一般不宜超过半分钟。地理教师应该掌握一些运笔技巧,统筹规划线性轨迹,争取一笔多点和多线,不用规矩可绘方圆;对表达的内容要精选,抓典型、明特点、宜简化,通过边讲边画逐步呈现,不断形成学生的关注点。

2.简略

地理板图要做到快,则必须略。板图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用现场绘图的方法简略表达地理基本知识与规律。地理板图都是相似图,只取神似,不计细节,旨在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说明地理问题。设计板图时,必须下工夫做好原图的简略工作,应围绕主要教学内容,大胆取舍,力求线条流畅、简练、清晰。如绘制区域板图时,要仔细观察所绘板图的轮廓形状,从整体上找出其“相似形”,然后从局部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关键“点”。参考“点”不能定得过多,小弯曲基本要“略”掉,绝不计较一曲一折都与地图相符合,否则板图轮廓难以记忆,难以做到“像”与“快”。

3.神似

板图要与课本地图大致相似,才能说明问题。相似关键是抓住所绘地图的特点,力求做到神似。神似关键是对几个关键点的相对位置进行控制。如中国轮廓图,要控制新疆和黑龙江两个最北点的相对位置,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交汇点、山东和辽东半岛、长江口、雷州半岛、云南和西藏交接点、帕米尔高原的最西点等相对位置。再如,美国本土轮廓图,应控制北侧的五大湖、西部的西雅图、东部的圣劳伦斯河以及西南点、最南点和佛罗里达半岛,西侧突出旧金山,东侧突出波士顿湾等。

4.精确

板图内容的选取宜精不宜全,应直指教学目标,切忌为作图而作图。每节课板图数量不宜多,每幅板图应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一般不超过3项内容,边讲边画时要注意地理事物的前后顺序与内在联系。板图内容的表现力求做到“快而不漏,显而不乱”。若表示大陆、半岛、岛屿等则选用地图类板图;若表示某一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演化等地理过程,则选用演示图类板画;若突出教学内容主题,要表示动物、植被、矿产等,则选用符号类板画,以最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描绘对象的基本形象。

5.美观

从作品审美角度出发,地理板图要力求大小适度,比例恰当,构图均衡,色彩鲜明,线条流畅,图例形象,整体协调,使人看之悦目。切忌支离破碎,随手乱画。如板图图例设计应准确,符合国家规定的地图统一使用符号;板图尽量少写字,而用“通用符号”、“数字”、“字母”,甚至符号化的板画说明问题。又如,板图颜色要醒目,因为教室黑板多为黑色,宜多用白色、淡黄色、浅蓝色等亮度高的粉笔作图。不同地理事物,可用不同颜色表示。用色不可过多,也不可大面积面状平涂。“美国的农业带”板图,图中用红色线条表示陆地疆界,绿色线条表示海岸线,白色线条表示农业带分界,蓝色线条绘制五大湖轮廓,用形象的板画符号表示农业带名称,图像形象生动、简洁美观。

二、地理教学板图的应用

板图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地理教学的一种方法体系。有人曾说:“板图始终是支撑地理课堂教学的‘骨架”,因为板图可以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于开展互动活动。

1.边讲边画,动态启发

边画边讲是地理板图的最大优势,教者边画边讲,启发学生充分思考与分析,突出形象地表现某些地理现象的演变及形成过程,反映地理事象的相互关系和分布规律。与挂图、投影图相比,板图能够化“静态”为“动态”,且动静结合,使“静图”变“活图”,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增强学生对形象记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地理事象的过程中,新的兴奋中心不断地、连续地出现,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

2.学生作图,实践探究

“百读不如一写,百看不如一画”。地理板图简洁,易于模仿、绘制,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可以先板图示范,指导学生了解绘制略图的方法和技巧,再让学生亲自动手作图,可充分调动更多感官参与学习,并在绘图过程中,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结合,使学习的深刻性与逻辑性增强,更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为进一步增强板图教学的开放性,可结合投影等媒体展示基础图幅,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和绘制地理略图,在此过程中可观察学生是否存在理解偏差的问题,这样动态生成的板图也是师生互动的最好载体。

3.图文转换,训练思维

培养学生地理图像运用能力与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两种能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且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地理图像运用能力包括图像的判读、再现、填绘和分析,这其间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实际就是图文转换活动。可以说,图文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元素,板图是实施图文信息相互转化的重要载体。

以板图为载体的图文转换思维活动包括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用文字说明图像中的信息,即以文释图;二是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像语言,即以图释文。以文释图,是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应贯穿始终。基于板图的观察、阅读、归纳、演绎、推理、判断,能够获取图像中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以及相互关联性,进一步加析思考,可以推知这些地理信息的成因,即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以图释文,即利用板图将教材中冗长的文字描述转化为简明而直观的图像,有利于培养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以图释文是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4.结合白板,增强交互

电子白板的屏幕是一种“触摸屏”,利用感应笔可以在白板上进行批注、书写、绘图,而且电子白板还提供诸如圆规、矩形、画角、量角器等多种智能工具,书写时笔触的粗细、颜色可以随时更改,绘制错误的内容可以删除。因此,如果将其强大的功能与板图组合运用,可以根据地理教学内容需要,绘制出理想的“白板板图”,并且可以存储为图像以便调用,有利于开展教学及复习活动。电子白板的文件调取、删除复制、遮挡隐藏、分批呈现、放大缩小、视频回放等功能可大大提高板图的利用率,增强板图的交互性。如讲授“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时,可以先调出存储在白板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后用红色笔绘出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并保存和隐藏,再用棕色笔描绘南北向铁路干线,最后将两个图层叠加和复合,标注铁路枢纽的名称,从而得到完整的铁路干线分布图。

需要指出,传统地理教学板图的缺陷也很明显,因为是“黑板略图”,表达的地理位置不够精确,也不可能全面表达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内容,也不能像电子地图那样丰富多彩、缩放自如。板图运用一定要注意与印刷地图、电教媒体等结合,做到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更好教学效果。如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板图讲解整体布局、基本规律,而用课本与图册的插图读取更详细信息。又如,可以运用板图设计思路制作PPT,借助计算机绘图软件将板图绘制成电子板图,再借助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功能,将文字、图像、色彩、声音及动画融合,集成具有人性化操作界面的“多媒体地理板图”。另外,地理板图的设计、绘制及应用需要与个人教学风格相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更多适合自己的方法,以彰显地理板图教学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绘制图像教学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绘制童话
绘制世界地图
A、B两点漂流记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神秘的不速之客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