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岁月中的抗战英雄
——访新四军老战士黄金永
2016-11-21孙新民
□孙新民
烽火岁月中的抗战英雄
——访新四军老战士黄金永
□孙新民
2015年盛夏时节,我采访了抗战老英雄黄金永。走进抗战老兵黄金永家,第一感受便是整洁,客厅沙发茶几上报纸叠放得整整齐齐。老人说,这是当兵时留下的习惯。88岁高龄的他,耳聪目明,行走自如,记忆力良好。“我17岁参加新四军,直到解放全中国才回到地方工作。”老人如数家珍般向我娓娓道来,五枚军功章记录他革命时期的烽火岁月。
黄金永出生在宿迁县。古城宿迁,是楚霸王项羽的故乡。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于此,赞叹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日军铁蹄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后,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目睹日寇在家乡犯下滔天暴行的黄金永,在苏北抗日同盟会的影响下,加入了地方武装抗日组织。1944年5月1日,他参加了新四军,在12纵队35旅105团当卫生员。部队司令员是曹荻秋、政委陈丕显。老人回忆说,我当兵目的就是要拿枪上战场去消灭小鬼子。到部队当了三个月兵后,有人晓得我有文化知识,向首长推荐我到淮海三团,培训我当战地卫生员。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部队的医务人员很少,六个月培训时间里,我学习了内外科、生理解剖学等,其中包括战场救护技能知识。培训结束后,我在连队当了一名战地卫生员。
当年,部队几乎是两三天就打一次仗,伤员也多,药品缺得厉害,我们常化装成老百姓进城买药,来挽救一个个急需药物抢救的伤员。每次战斗打响后,我的工作就是冲上一线,把伤员“抢”下来,紧急止血后,转移到后方治疗。黄金永难过地说,当时卫生员不足,有些伤员因流血过多,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或牺牲或留下终身残疾。
回忆第一次打鬼子的经历,战斗场景老人仍历历在目。他说,那是在宿迁,日军的据点在山上,还有暗堡。那天,日本鬼子、伪军下山“扫荡”回来,与我们淮海三团遭遇。团长一声令下,战士们迅速卧倒举枪向日本鬼子射击,日本鬼子慌乱还击,我军地势有利,消灭了不少鬼子,鬼子边打边朝山上据点撤退,我们乘胜追击。日本鬼子躲进暗堡后,用机枪疯狂向山下扫射,敌我双方展开了拉锯战。战斗打了两天一夜,我军伤亡100多人,消灭日军180多人。我一共包扎抢救27名伤员,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战士,在战斗中睾丸被子弹打穿,疼得他咬牙皱眉,忍着巨痛继续战斗,打死了好几个日本鬼子,他是个真英雄。
盐城西边勾安墩驻守日军一个中队,另外还有汉奸、伪军300多人。日本鬼子武器装备精良,我军避开敌人锋芒,设埋伏打击日寇,晚上再去偷袭他们军火库。日本鬼子气急败坏,决定剿灭这支抗日部队。团长获悉后,迅速带领大家转移,撤退到山东一带打游击。我们刚撤退不久,日军就气势汹汹地开着大卡车和三轮摩托来到勾安墩“围剿”,逐步缩小包围圈,他们原以为能全歼我们,结果却扑了个空。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将老百姓集中起来,逼问他们新四军去了哪里。老百姓宁死也不肯向日本鬼子透露一点部队去向。凶残的日军指挥官下令向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扫射,100多名同胞就这样惨死在日军枪口下。三天后,部队又回到盐城打游击。带着满腔怒火,我军同鬼子展开了殊死较量。战斗中,我带领一个担架班,在战场前沿负责抢救伤员,掩埋尸首。
黄金永清楚地记得,战斗中连长不幸中弹倒在战场上,身为卫生员的他一直在连长身边。如今已经过去几十年了,黄金永却依然没有忘记连长的嘱托。老人说,连长已经没有力气了,我见他嘴唇在动,就将耳朵凑过去说:“连长,你想说什么,我听着。”连长说:“顶着,绝对不能让小日本冲上来!”说完这些话,连长头一歪就牺牲了。
1945年,日军投降前更加疯狂,在连云港白塔布,我军同日军打了一天一夜。但中国军队士气高涨。在攻打碉堡时,进攻的战士们被敌军火力不断杀伤,营长不幸头部受伤,双目失明。我把他抢救回来,送到战地医院,有人劝他回家养伤,他愤而回答:“我虽双目失明,但心不死,日军的鬼影常常在脑子里浮动,我恨不能捉而杀之,如今日军不退,抱恨苍天,回家又能有什么作为?!”他数次离开医院摸上阵地,都被战友们找回。“有这样的英勇战士,我们一定能打败日本鬼子。”黄金永激动地说。
我问老人,您在打鬼子时受过伤吗?他说,有。在连云港白塔布战场上包扎伤员时,日本鬼子打过来的冷枪,打穿右前臂,还好没伤筋骨。我一直在忙着抢救伤员,顾不到自己受伤的事。
1947年打国民党军,黄金永在盐城负伤,到后方养伤。伤好后,他留在苏北军区医疗15队当助理军医。解放后,他在江苏省卫生干校在职干部培训班培训二年,1962年被分配到盱眙县人民医院当副院长,1978年从县卫生局离休。
带着崇敬的心情望着眼前这位老英雄,我说,当年如果没有像您这样无数的英雄儿女,就没有共和国开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今天。这位抗战老兵向我摆了摆手:“同那些在抗战中牺牲的英雄们相比,他们太伟大,而我很渺小。”
(编辑孙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