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农家书屋发展现状探索

2016-11-21许井同

剧影月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苏北书屋农家

■许井同



苏北农家书屋发展现状探索

■许井同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实施的一项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我省于2006年启动建设,到201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家书屋在行政村的全覆盖,累计建成农家书屋17158个。农家书屋作为我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型平台,正逐渐成为农民读书学习、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和科技致富、学法普法的重要阵地,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但我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财政投入的增长与文化需求之间的差距,不少基层乡村特别是苏北农村,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苏北而论,据我了解,苏北地区绝大部分的行政村农家书屋未得到合理利用而成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形象工程”,成为“农家书库”或“图书坟墓”。

一、当下苏北农家书屋的现状

究其原因:1.分析现时农家书屋的图书所面对的阅读群体。基本没有2-6周岁的幼儿阅读的书籍;7-19周岁从小学到高中段的学生因为本身的学习压力和目前的教学需求根本无暇顾及农家书屋;有点文化的青壮年疲于应对繁重的经济压力大多出门打工,根本没有时间光顾农家书屋;60岁以上的老人大量处于空巢状态,文化不高,还要照顾自己隔代的孙子、孙女上下学及生活起居,更抽不出时间到农家书屋。

2.农家书屋,藏书种类多,但可读性少,大量农民读者不愿看,看不懂的政治、经济、医学类的书籍,看似内容丰富,实际上却与农民的生活和文化需求脱节。

3.农家书屋条件过于简陋,仅仅是依附于村部的30平方米左右。除了几个书橱,余下的空间仅能放下几张桌子或几张凳子,缺少必要的阅读空间。

4.农家书屋管理员多属于兼职(村干部),本来村干部工资就低,再加上自身业务,根本顾不上开门,即使偶然有村副职干部或离任村干部参与农家书屋的管理,最后也因没有薪酬而人浮于事。在一些乡村,一些村民表示从来没有去过书屋,书屋大多数时候都锁着门。有的甚至还不知道村里有书屋。

5.时代的发展、传媒的发达,互联网分流了许多年轻读者。

6.地方政府工作对农家书屋缺少推介,缺乏互动,最终使其成为摆设。

二、农家书屋正常运营的对策

今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对上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仅仅12个字,却沉甸甸地压在我们的心头。如何把现有的农家书屋这些存量资源用好,怎么做才能让农家书屋为人们接受,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课题。

“阅读是一项公民的权利保障每个公民平等获得阅读资源开展阅读行为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部门加紧推动《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新闻出来后,更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这不代表说,今后不读书就是违法了,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人们除却浮躁,静下心来,走进书香天地。

中国是农业大国,八亿农民是主体。“有了知识会种田,掌握技术能赚钱”,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要让农民成为知识型的农民,除了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办好职业教育外,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个好办法。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为此,要积极引导全社会各方面关心农民阅读,努力培养农民阅读习惯,积极满足农民阅读需要。

时代的变革呼唤“全民阅读”积累知识力量,文化的传承需要全民阅读汲取书籍的营养,民族的复兴亟待全民阅读构筑精神的高地。只有政府社会和公民都积极参与倡导阅读,书香社会才能建成,才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和精神力量。

推动全民阅读的核心就是明确政府所应承担的责任,充分发挥现在阅读设施的效能。推动全民阅读需要全社会从各个层面共同配合。现在的学生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缺少想象力与创造力,机械的上下课、进辅导班、应付考试升学,他们希望通过读书能改变命运。应该为他们减负,让他们活泼起来,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读书、读好书。

要使农家书屋保持活力,长期发挥效益,应逐步使农家书屋与区镇图书馆互动,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并定期补充“新鲜血液”,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注重内容建设和相关的阅读服务,保证村民随时有新书阅读。同时,要积极引导、指导农民朋友用好书、读好书,建好农家书屋,更重要的是利用和管理好农家书屋,这样才能使农家书屋的效益最大化。

网络阅读作为微阅读的一种方式,不能替代纸质阅读。王蒙曾说:“网络阅读和纸质图书并不存在想象中的尖锐矛盾,也不能互相代替。一个爱读书的人不会因为有网络就不去买书,不去读书,同样一个爱浏览网络的人,如果他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认识的基础,他也照样会去买书。”推动全民阅读向深度和广度进行还需要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回归自然,因为读书是获取真知灼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修身养性的主要途径。农家书屋工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理应被广大农民朋友从心理上去接受,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农家书屋管理员购买宣传文化公益性岗位是激发责任心的好举措。把对农家书屋的管理纳入政府年度考核的范畴,加强农家书屋与政府各项工作的结合。例如:普法与农家书屋,党建与农家书屋,农民致富与农家书屋,计生与农家书屋等,促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农家书屋长远发展的思考

因地区财力所造成的公共文化不均衡,对群众是很不公平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实现公共文化建设标准化,把农家书屋建成农村留守儿童的乐园和第二课堂,变成农民读书学习和勤劳致富的“加油站”,并以此撬动地方财政投入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涉及国家社会各界,全体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是关系到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信在《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制定颁布后,政府必将加大农家书屋的持续均衡投入,促进阅读群体的改善,通过进一步完善科学有效管理体制、拓展服务范围等多途径保证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助力实现“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目的!

猜你喜欢

苏北书屋农家
好消息!第二所“钱学森书屋”建成啦
西江月·农家早春
大树里的小书屋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杨岳赴苏北调研农村基督教工作
农家望晴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农家书屋推荐书目